世上仅剩的两块殖民地:说什么都不愿独立,“逼疯”美国和法国

陋室文史 2024-05-07 17:24:12

一说到殖民这个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它深恶痛绝。

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以前那些深受殖民统治迫害的国家,包括我们中国,这个词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资源的掠夺,更多的屈辱的历史。

所以很多被殖民的国家,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借助外部势力让自己独立,脱离这种可怕的殖民统治。

然而有两个国家,他们非但不脱离殖民帝国的统治,而且主国“美、法”曾经多次求它们独立,它们也不答应。

这两个国家为什么如此喜欢被殖民呢?他们又是怎么一步步“逼疯”美国和法国的?

别着急,我们慢慢来看。

一、波多黎各

这个国家位于加勒比海深处,是一个四面环海,景色优美的“岛国”。

关于这个国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509年。

当时西班牙不停地对外扩张,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这个小岛。

对于这座小岛而言,西班牙人并不是它的主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印第安人才是这片丛林的主宰。

奈何印第安人的发展相对落后,长枪长矛根本敌不过大炮火铳,这导致他们最终沦为了西班牙人的奴隶,而他们的家园也变成了西班牙人的殖民地,并且把这座小岛起名为“波多黎各”。

伴随这波多黎各这个名字的出现,它成为了西班牙人的海上重要交通站,也成为了印第安人的噩梦。

由于西班牙人需要不断地进行资源和资本的输出,所以他们在不给印第安人提供食物补给的情况下,不停压榨他们的劳动力直到他们死去。

这期间也有不少印第安人进行反抗,但历史的结果告诉我们,他们的反抗无疑是以卵击石,引来的只有更残忍的屠杀。

后来,美西战争爆发,西班牙不敌美国,干脆就在条约上签字把波多黎各这个殖民地割让给了美国。

不同于西班牙对这个国家的无底线压迫,美国采取的是“怀柔政策”。

不单纯压榨当地人民,而是对这个国家进行一番整顿,大兴土木,修建公路、铁路、学校和医院等基础设施。

虽然这些设施主要针对的对象还是美国本国国民,但这一举措也多多少少地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一些方便。

美国对波多黎各提供的资金帮助,让这个国家快速发展起来,各项设施也得到相应的改善。

而后,美国又向波多黎各伸出“橄榄枝”,希望波多黎各成为美国的州,但是遭到了波多黎各的拒绝。

当时的美国之所以这么做,完全就是想把波多黎各的居民变成自己的公民,然后再把他们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去。

波多黎各明白美国的“小算盘”,所以这才明确拒绝了美国。

可现实却狠狠扇了波多黎各一巴掌。

美国在得到波多黎各的明确拒绝以后就撤资,撤回了所有对波多黎各的经济支持,这导致波多黎各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降到了谷底。

认清现实的波多黎各,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来源于美国以后,为了继续背靠这棵大树,自愿向美国递交申请,希望成为美国的一个州。

然而,那时二战早已结束,美国不需要波多黎各人替他们打仗了;且美国发现波多黎各人非常“摆烂”,几乎不怎么劳动,全靠着他们的接济过日子。

所以美国多次拒绝了波多黎各成为他们的大洲,并且主动要求他们独立。

波多黎各自然不同意独立,他们一旦独立,就意味着要彻底失去美国的所有扶持。

直到今天为止,两方依旧在“要不要独立”中相互拉扯,波多黎各就像个“狗皮膏药”一样,彻底赖上了美国。

二、法属的圭亚那

圭亚那分为英属圭亚那、荷兰殖民的圭亚那和法属圭亚那。

这三个地区,曾经都统一叫做“圭亚那地遁”,位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湿润且经济作物非常多,矿产资源也很丰富。

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后,欧洲各国就开始航海之旅,满世界地寻找黄金和宝藏。

英国、法国和荷兰等国家在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法国人认为这地方地势险要,可以在此伏击过往的其他国家船只;英国人认为这里植被丰富,经济作物多,可以把它当作自己的一个“资源输出站”;荷兰人则想在这里建立一个全球贸易站。

可“圭亚那地遁”就是这么一个一亩三分地,各个国家都想占领它,怎么办呢?只能靠武力解决,三个国家通过几年的斗争,终于确定了自己殖民的地盘。

“圭亚那地遁”也从这个时候开始一分为三,成为法属圭亚那、英属圭亚那和荷兰殖民下的圭亚那。

在英国和荷兰的殖民统治下,这两个圭亚那建立了非常严格的剥削制度,这让当地居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当地人民数次发起的独立战争,导致英国和荷兰在当地的发展停滞不前。

再加上国际局势的变化,英国和荷兰也无力顾及远在千里之外的圭亚那,于是这英国和荷兰不得不放弃对圭亚那的殖民统治。

相对于这两个圭亚那走向独立,法属圭亚那则希望自己被继续殖民。因为法国对于该地区的殖民统治不同于英国与荷兰。

法国并不阻拦圭亚那的发展,相反,法国为了帮助圭亚那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支持,这让落后的圭亚那在法国的带领下逐步发展起来。

法国为了大量开采圭亚那的矿产,于是它在圭亚那建立了大量的工厂、学校、医院等设施,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让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不仅如此,法国还给圭亚那地区的居民国籍,并且还让他们享受一切法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待遇也和法国本国公民一样好。

不过,法国渐渐的也感觉到了“不对劲”,殖民这个地区,对他们来说完全是“吃力不讨好”,对本国好像没有任何好处。

于是法国政府多次请求法属圭亚那独立出去,并承诺愿意给它们一些经济上的帮扶。

然而,“一顿饱”还是“顿顿饱”?法属圭亚那自然是分得清的。

他们果断拒绝了法国的“独立请求”,坚决要永远将“被殖民”落实到底。

三、结语

这两个国家因为自身发展受到限制,所以不愿意独立出去。

可有句话说得好,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依靠别的国家对自己进行援助,倒不如潜心发展自己的本国国力才是最靠谱的。

4 阅读:3984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