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商城3000年前谜团:商代神秘‘兆域’遗迹,探索背后的故事

船长卡戎 2024-05-20 07:16:37

在古老的河南大地上,关于商文化和那些古老商人的核心部族的故事,一直是个让人津津乐道又充满谜团的话题。就像是一场寻宝游戏,各路人马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出发,每个方向都有它的拥趸和支持的证据。

前段时间,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开了个热闹的发布会。就像讲故事一样,给大家讲了几个“考古中国”的重大发现,其中就有郑州商都书院街下面藏着的商代大墓。就是以前介绍过那个有神奇金覆面的地方。

在古老的郑州,地下藏着许多商代的秘密。这些古迹通常安静地躺在大约4到6米的地下深处。而白家庄期的那些遗迹,因为是后来的,所以它们就像是睡在最上面的孩子,被埋在最浅的地方。

在发掘区的西边,因为之前修建地铁挖了一个大坑,后来又填上了许多建筑垃圾。所以那一块地方就比周围的地方高出了一截,成了一个小高台。就像是我们小时候堆沙堆一样,只不过这个“沙堆”下埋的是几千年的历史。

说来也挺悬,发现的这座墓差点就被埋没在现代的喧嚣之下。当时工人们正清理那些建筑垃圾,没想到一铲子下去挖出了个铜爵。这可不得了,因为这意味着墓口已经被破坏到了放置随葬品的那一层。如果挖掘的机器再往下挖那么半米,这个宝贵的墓葬可能就永远消失了。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墓葬区的两边各有两条沟渠。它们像两条长龙,东西向平行地蜿蜒着。这些沟渠可不是随便挖挖的,它们是围绕着墓地的,像是在保护这个安静的安息之地。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能穿越回那个时候。可能就能看见一座宏伟的城,城墙高耸,守卫森严。而在这个城的南边,有一片神秘的土地,那就是新发现的墓葬区。这地方可不小,足足有一万多平方米,就像是好几个足球场放在一起那么大。考古学家推测原本这两条沟壕是相连闭合的,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兆域”。

所谓“兆域”是什么意思呢?

在古老的《周礼》这本书里,有一段记载说的是古时候管墓葬的官员,叫作“冢人”。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管理公共墓地。他们会仔细分辨每块墓地的界限,并且把它们画在图上。就像是我们现在的房地产规划师一样,只不过他们规划的是给往生者的居所。

孙诒让这位大学问家后来解释了这句话。他认为的“兆域”,其实就是指那围绕墓地四周的界线。就像我们用篱笆或者围墙围起来的院子一样。这四边的界限要划得清清楚楚,不能含糊。毕竟那时候是等级社会,固有的地盘是分得明明白白的。

在郑州挖出来的这个大墓地,就像个精心设计的小型王国。墓地四周围起来的壕沟,一圈一圈。形状像极了一个放大版的核桃壳,不过是个扁扁的椭圆形。东西边长大约 240 米,南北宽度也有 130 米那么多,这是正宗商代白家庄时期的产物距今已有3600多年。

他们还发现有三条进出墓地的道路。南边那条通道Ⅰ呀,就像是村口的大路,平平坦坦直接就能走过去;而北边呢,还有两条通道Ⅱ和Ⅲ,就像搭在水上的栈桥一样,特别巧妙。这些通道两边,还能看到以前盖房子留下的柱洞遗迹。说明当时这里不光有通道,还有不少配套的房子。

考古专家们一共发现了6组商代的结实的夯土建筑。它们的形状像极了我们现在住的排屋和四合院。专家们推测,这些房子可能是为了守护那些沉睡的灵魂而建。或许那时候的人们相信,生前的居所和死后的住所需要相互照应。

顾万发这位考古专家更是认为:国内目前最早的贵族墓地“兆域”。就好比找到了一个超级古老的“王家陵园蓝图”,对于咱们理解殷墟王陵为什么是东西并排的方形布局,给出了实实在在的证据。

总共挖出了将近30件精美的青铜器,每一件都是不一样的搭配,简直就像打开了“中商青铜时代”的万花筒。根据专家们最新的发现,商人和他们的文化,应该是受到了西北那边文化潮流的强烈影响。而这次的新发现,可能会给我们揭示更多这方面的秘密。

本来还以为郑州的考古故事快讲完了,结果发现:好戏才刚刚开始!

0 阅读:37

船长卡戎

简介:上班带娃看书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