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唐僧没替老鼋问前途,你看他在灵山受封时,如来对他说了什么

念桃说历史 2024-05-07 17:31:13

明清时期所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行动,但却因为减少了必要的出海行动有了更多休养生息的时间,除了每日的必要工作之外,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从事创作,许多中外驰名的作品在这一时期产生,四大名著就是巅峰。

从内容方面看,这四部小说各有特色,其中《西游记》是唯一一部以现实世界为蓝本的神魔系列作品,它以玄奘东渡取经的故事为基调,对他路上所经历的困难进行了富含想象力的刻画,妖怪神仙等交相辉映,原本的故事变得更加有趣。

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上遇到了许多妖怪,不仅有想吃唐僧肉的,还有想和唐僧成亲的,还有求唐僧办事的,通天河之中的老鼋就曾拜托唐僧帮忙询问自己还需要修炼多少时间,但唐僧后来却没有询问,这是为什么呢?且看看如来说了什么。

作者对通天河的感情与归宿

众所周知,小说是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就以西游记来说,其中所出现的每一个地点和每一处场景几乎都可以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到踪迹,有些地方甚至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而出现在小说之中的重要程度,则是根据作者对此处的情境深度来决定的。

在学术界对于西游记的作者问题其实是存在很大争议的,因为在历史上总共出现了三部西游记,分别是在宋朝末年和明朝末年,再加上后来的吴承恩。

之所以会出现争议,是因为近代的鲁迅和胡适等学者在进行作者考究的时候将第二个作者“华阳洞主”认定为就是后来的吴承恩,但紧接着又有人认为华阳洞主另有其人,是一个叫李春芳的。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个认定,是因为华阳洞附近的景色以及许多地点都和西游记中所描写的十分类似,而如此多的重合之处,就说明它绝对不是巧合,而是作者亲眼所见,通天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

许多学者在经过考察后认为,西游记的最初创作源头就和通天河存在很大的关系,在此地游览,就好像是对西游记世界的不断重现,而将这些场景整理入书籍的,应该是宋朝时期的丘处机。

他作为当时全真教的长春子道士,曾亲身来到通天河旁,将周边景色和自己的亲身感悟全都整理在书籍之中,尤其是这通天河最为重要,所谓通天,结合书中含义就是脱胎换骨之场所,这是作者观念的转变点,也是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变化点。

通天河一难与老鼋的请求

师徒四人一路西行来到通天河附近,并没有着急渡河,而是先到了通天河旁的陈家庄之中,此处也是个大户人家,几人也是在此地打斋休息,此时孙悟空突然发现不同寻常的地方,他们家中竟然给尚未身亡的两个孩子做超生道场。

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此地有个灵感大王,虽然能保证此地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但每年必须用童男童女作为贡品前去祭祀,不仅需要每家每户轮流进行,还要亲生孩子不可作假,否则便会招来灾祸。

敏锐的孙悟空一听便知道这并不是什么灵感大王,而是有妖怪在此兴风作浪,于是便提出由自己和猪八戒变化为小孩子前去祭祀,那灵感大王不知眼前二人乃是变化而来,正要欢心享受贡品的时候被两人显出的原形吓到。

因为事发突然,那妖怪只能选择逃跑,但即使如此还是被猪八戒打下了两片鳞,妖怪在气恼的同时,也得知是唐僧到达此地,便准备将其捉来,同时还要避免和孙悟空发生正面冲突。

所以这条鲤鱼精施展法术控制当地时令,将通天河完全冻住,孙悟空本就对这大河结冰的事情十分疑惑,认为是妖怪的陷阱,但唐僧全然不在意,坚称这是上天显灵,要帮助自己过河,歪打正着之下走上了通天河的冰面。

果不其然唐僧再一次被妖怪抓住,这下孙悟空不得不变动计划,要想救出师父继续取经之路,就必须将眼前的妖怪除掉,但他在水下作战时必须一手施展避水诀,如此战斗力便会大大减弱,所以只能让猪八戒和沙僧前去将妖怪引出来。

不过那妖怪也知道孙悟空水性不好,吃了一次亏就龟缩在水底不肯露面,就在双方陷入焦灼的时候,藏在水底的老鼋出现了,他趁妖怪不注意来到了唐僧身边,一番交谈得知他的大徒弟就是当年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这时候老鼋十分高兴,属于自己的希望到来了,只要有了孙悟空在此,自己不仅可以夺回属于自己的水府,还能求师徒几人到西天给自己答疑解惑。

于是老鼋便想办法卖人情,也好在后来提出自己的请求,他先告知孙悟空这个妖怪的来历,后又在悟空请来观音菩萨降妖之时带着唐僧离开,仅是这一点,就足够唐僧对他感恩戴德了,但这些还不够,他还要在孙悟空面前表现。

在妖怪被观音菩萨收走后,老鼋主动提出要送师徒四人去河对岸,要知道凭借几个徒弟的本领把唐僧背过去并不是什么难事,老鼋之所以自告奋勇就是因为有求于人,他需要几人到达灵山帮忙询问佛祖,他还需要修炼多久才可以摆脱壳子的束缚,真正化身成人。

此时已经老鼋背上的几人自然是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所以便答应到了灵山见到佛祖自会帮忙询问,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唐僧一行人到达西天只顾着取经,还因为取到假经文的事情来回折腾,完全没有提及老鼋修炼的事情。

就这样几人在返回时面对老鼋的询问哑口无言,只说是忘了问了,但这个理由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如果几人真心想帮助询问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从通天河到灵山的距离,原本对于孙悟空来说就是可以轻易到达的问题。

况且现在师徒四人已经全都成佛,返回灵山基本就是一瞬间的事情,所以坚持说忘了问,倒不如说是几人故意没有提及这件事情,而这样做也是有原因的。

原因之所在

第一个原因就是潜在的“人事”问题,虽然是西天如来之所在,但从来没有白传的经,老鼋尚且知道要在师徒几人欠下人情之后提出这个不情之请,如来就更加如此,先前他就曾说“经不可轻传”,并因此索取师徒几人化斋用的紫金钵盂。

而修炼时常则属于窥伺天机之类的问题,佛祖又怎能轻易告知,现在几人经过十几年的风霜雨雪已经身无长物,失去了紫金钵盂之后实在是没有“人事”来换取这个没有什么价值的消息,所以在最后并未询问许多就选择直接离开。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个问题自身价值的关系,我们需要清楚的是,夏天大雷音寺和凌霄宝殿是西游记中两大至高无上的存在,两者联合就是佛道两家的顶峰,取经计划就是由他们共同制定的。

师徒几人该遇到什么劫难,遭遇什么样的苦楚全都是有定数的,也就是说,通天河一难也是提前预设完成的,否则观音菩萨也不会及时出现救出唐僧,而老鼋对自己修炼时长的追问在佛祖眼中属于窥伺天机的行为。

在师徒几人看来,即使当时问了也不会得到回答,所以就干脆没有开口,另外从西游记的设定来看,如来佛掌管大千世界几乎所有物种的修炼和正果,手下罗汉和神仙不计其数,就连玉帝也要对自己礼让三分。

如果师徒四人前来询问完全世界中一只乌龟的修炼时间,难免会被他人瞧不起和耻笑,如来为了自己的面子也不会在诸位菩萨和周天罗汉面前去查询一只乌龟的修炼时间。

如果开了这个先例,那岂不是所有物种都前来灵山询问自己的修炼时间?唐僧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发问。

最后一点就是唐僧的身份问题,如来是说这是他的二徒弟金蝉子传世,因为当年不听讲被贬下凡间,如今取得真经算是赎罪完成,要是在如来讲话的时候贸然询问老鼋的修炼时间问题,不仅显得自己突兀,也会让如来看出自己的不专心。

当年就是因为不专心才引来了七世轮回,好不容易回归正位还得到加封,唐僧应该感恩且小心翼翼,再让如来发现自己三心二意,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惩罚。

况且自己现在还带着送往东土大唐的真经,根本经不起折腾,所以始终没有能问出口。

从剧情发展来看,不做询问也是环环相扣的一部分,师徒四人前后只经历了八十难,而这代表九九归真的最后一难,则是由老鼋来完成。

几人在返回途中被生气的老鼋丢进了通天河中。

0 阅读:38

念桃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