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若中国允许印度移民,我保证过亿印度女性会马上来中国

和洽说过去 2023-09-02 01:13:0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罗思义教授是一位英国的经济学家,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研究员,最近他坦言印度女性非常愿意来中国生活。

中国和印度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国家,经济水平也都名列世界前茅,这样看来,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太大的差距,那么罗思义教授为何会发表这样的言论呢?

实际上细细分析印度与中国在各方面的差距就可以得知,罗思义教授的言论并非毫无来由。

印度天差地别的贫富生活

印度的经济虽然总体名列前茅,可是与中国却有着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仅仅是指总量上的差距,更是人均值的差距。

中国着力追求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而反观印度,全国有一半的钱掌握在1%的富人手里,过大的贫富差距导致大多数普通印度人民过着与富人们天差地别的生活。

说起印度的贫富差距就不得不提到万恶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将印度人民分为不同等级,各阶层负责的工作不同,并且极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关系在封建制度的规定下世代不得改变。

在上世纪中叶,甘地带领印度人民摆脱殖民统治,甘地想要印度成为自由健康的国度,也想要将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底层印度人民解救出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种姓制度终于得以废除。

可令甘地没想到的是,这项制度虽然在形式上废除了,可生长在人们心里的却至今没有废除。

印度宗教极力向印度人民灌输一种思想:“你们的等级是生来就固定的,如果想要打破,那就是跟神做对,不会有好下场的。相反,如果这一世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等级的事,来世就可以重新投胎到高阶层。”

印度人民笃信宗教,对此类言论深信不疑,即便受尽苦难,也乐于安分守己,做好自己分内的事,祈求来世得好报,于是这项制度以一种离谱又稳定的状态一直存在着。

时至今日,印度人民在找工作时仍然会受到种族制度的限制,大多数普通民众只能找最底层的工作,教育、精神需求通通无法满足,国家的优质资源都被少数富人阶层占据,甚至连婚配都不得跨阶级,资源流动性极小,贫富差距便越来越大。

德里是印度的首都,那里有一扇门,门的这边是干净整洁、充满现代化设施的情景,那边是一片贫民窟,人们在拥挤狭小的巷子里艰难的生存着,这扇门隔开的不仅是他们的生活环境,更是大部分人向好发展的可能。

近年来印度人口不断增长,逐渐赶超中国,可是这巨大的人口对于印度来讲真的是红利吗?

答案是否定的,印度本身就常常面临着严重的饥饿问题和交通问题,加强不平衡的发展模式,人口的激增不仅不会实现劳动力的有效使用,反而会不断加大印度的社会压力,使印度的一端不堪重负,大部分平民生活更加困难。

从这点来讲,印度人想要来中国是很正常的事,中国没有不公平的发展模式,印度人来到这里可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这不仅仅是针对印度女性而言。

印度的女性地位

难以想象,在印度“生女儿”竟然被人视为一种恶毒的诅咒,印度的流产婴儿中,几乎都是女孩。

生在印度的女孩从一出生便要面对着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在那里女孩要有一笔不菲的嫁妆才可以嫁给男方,还要负担结婚的各种费用,因此许多家庭都视女孩为累赘。

除此之外,女孩还不被允许嫁给等级低的男人,否则会被处以严厉的惩罚,在这一点上,女孩宛如一个家庭向上攀的工具。

记得在印度的一档访谈节目上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名叫阿米莎的印度女性,在与丈夫结婚的八年间“被打胎”六次,并且她次次都不知情。

每次在她怀孕初期,家人会带着她去做检查,而在检查的过程中,医生会通过种种形式的暗示婆家孩子的性别,一旦发现是女婴,婆家的人就会悄悄告诉医生把她打掉,医生与家人串通一气,在阿米莎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为她打麻药,当她醒来的时候,这个孩子便已经不在了。

如此这般,年复一年,六个孩子死在了阿米莎的腹中,死在了家人的默许下。阿米莎冷静地讲述着这一切,她向镜头绝望的控诉:“为什么要杀我的孩子?”

阿米莎反抗过,她因为不忍心找了借口回了自己的家,把孩子生下来之后才回到丈夫身边,不料对方却无情地将她赶出了家门,阿米莎最后与丈夫离了婚,选择自己带这个孩子。

还有触动整个印度的公交车轮奸案。2012年,印度一位女大学生与男友误上了一辆私人公交车,刚上车男友就被公交车的男子控制住,六位男子轮流对这位女生进行强奸,这位女生最后也在强奸下失去了生命。

印度对此类事件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后来该案件在印度人民不断游行示威和印度媒体大量报道的压力之下才得到公正的处理,四名罪犯最终被处以死刑。

而这样的事情在印度这个国度屡见不鲜,不管是在这件事之前,还是在这件事之后,印度的强奸案时有发生,并且性质恶劣的不在少数。

印度女性曾抗争过,在那次公交车轮奸案过后,她们意识到了女性的处境,一直在抗争,可收获的效果确实微乎其微,在整个社会都是男性当家做主的环境下,哪怕她们终其一生去为女性权利而努力争取,也不知何时才能换来平等的对待?

试问,在这样不平等、不安全的社会环境中,哪个印度女性不想早点逃离呢?

中国女性环境

有一位我们熟悉的女英雄,在二十世纪初便向女性不公平的地位发起了呼吁,这位英雄就是秋瑾。

她不仅是以为革命英雄,也是带领女性反抗不平等社会的英雄,她创建的第一个中国女性刊物唤起了许多优秀女性的共鸣,大家轰轰烈烈的掀起了一阵解放运动,可这只是女性意识的第一声。

自建国以来几十年里,女性意识的崛起和女性权利的争取仍然在不断努力。1954年的宪法第一次在法律中规定了男女地位相等,在各个方面权利平等,1950年的《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封建社会男子三妻四妾的时代彻底宣告终结。

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法律不断赋予女性更多应有的权利,女性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妇女能顶半边天”便是那个时代对女性的认可。除此之外,国家也在各个方面努力保障女性的权利,教育、医疗、就业等等方面均会涉及。

女性想要获得平等地位任重道远,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直到现在的新时代,越来越多女性意识觉醒,大家深挖女性歧视的思想深沟,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地重塑社会认知。

对于“三八”妇女节的含义重新解释,大家越来越认可“妇女”这个词的意义,而不是一味地用其他词汇来代替。

以及越来越多女性题材文艺作品的崛起,女性朋友们纷纷呼吁生活要靠自己,不依赖于他人,和以前的“女怕嫁错郎”的观点也大相径庭,这些观点的变化都见证者中国女性意识的不断发展。

我国逐渐走向开放化、平权化的环境对女性越来越利好,和如今印度封建的环境形成对比,罗思义教授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可谓不透彻。

而在这条任重道远的路上,我国依然要继续努力,还有很多潜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封建王朝刚刚推翻百年,即便经历过辛亥革命和新中国建设对女性权利的改革,可上千年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地生长在人们心中,有时甚至我们自己都无法注意到,追求平权,是一条漫长的路。

在家庭中,女性会面临家庭暴力的恐惧,会面临生育养育孩子的单方面负担;在职场上,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岗位的歧视;而在争取女性权利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把握不好分寸和偏离主题的现象,也要时时提防,否则便会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

对于未来,不管是印度,还是中国,亦或是其他国家,女性与男性是一样的,都是社会的一部分,各自用各自的长处在这个社会生存,为这个社会做贡献,男女平等是必然要求,而争取女性权利仍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要完善法律,法律是一个国家的底线,有了法律的保护,女性才可以有信心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益。

其次要加强培养女性的能力,尤其是偏远地区,她们的困境会比其他地区更大,对于社会资源,不能偏向于男性,要平等对待,让女性也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最后就是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女性权利的争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个国家的国情也不一样,要学着化用别人的方法,但又不能照搬,也要加强宣传,让男女平等的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取代曾经那些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

和洽说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