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三十年河东,三十河西,莫欺少年穷”,到底是什么意思?

小张嘚嘚嘚 2022-11-20 09:35:33

我们在网文小说或者影视剧中经常看到主角在受到各种排挤,各种的不平等对待后常说这样一句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以表达自己不会不会屈居他人麾下,是会后来者居上的豪言壮志。

这句话其实跟“风水轮流转”的意思差不到哪去,“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这句话中的“河东”“河西”在哪里呢,这河又指的是哪条河呢?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这句话的出处。我国古代有位著名的文学家吴敬梓,他写了一本讽刺当时官场环境黑暗的小说《儒林外史》,在书中第四十六回有这样一句话:

“大先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就像三十年前,你二位府上何等气势,我是亲眼看见的。而今彭府上,方府上,都一年胜似一年。”

这句俗语也就由此流传开来了,《儒林外传》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属于含金量非常高的著作,吴敬梓能说出这番话,背后肯定有着一定的道理。

我们现在说说这“河东”、“河西”和这条河。据了解这条河其实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而河东、河西就没有太具体的地方,这就不得不说说黄河的几次改道。

在我国的历史上,黄河有过多次的改道,其中有6次改道是从春秋直到清咸丰年间的。而黄河的每一次改道对于当时的朝廷和人民而言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人们修建堤坝防洪的速度根本赶不上黄河乱跑的速度。前三十年你还在黄河的东边居住,因黄河改道的原因,三十年之后你就有可能住在黄河的西边了。因此也就造成了河东、河西无法去准确的定位。

距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河东属于是兖州一带,就是我们现在的山东以及河南河北的一部分地区,而河西呢则是雍州一带,就是我们现在的山西和陕西一部分地区。

关于这河东、河西呢也是有一则小故事的,话说唐朝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之后,唐王给予了很高的赏赐,并赐予他能萌及子孙的荣华富贵。郭子仪的孙子从小娇生惯养,不懂得什么叫珍惜和节俭,在郭子仪死后没多少钱,家产就被他挥霍一空了。只能沿街乞讨。

在他乞讨到河西的时候,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乳母好像就在这边居住,于是就挨家挨户地去乞讨,去打听,也许是老天见他可怜吧,没过几天就找到了一户人家,经过询问发现是男主人是乳母家的儿子,而乳母已经过世了,心中不免有些感叹。而乳母家的儿子看到母亲之间的主家落到了如此地步,也是感叹世事无常啊,赶紧将他请到家中住下。

在居住的过程中他发现,乳母的家里家底是非常殷实的,不仅粮囤座座,鸡鸭牛羊也是成群的,而乳母的儿子却还是天天起早贪黑的做工。他不由的疑惑道:“你家里都这么有钱了,为啥还要这么辛苦的劳作呢?”乳母的儿子回答道:“家母在世的时候曾经告诫我们,不论家产有多大,都必须要劳作,勤俭持家,不然的话多大的家产都会被吃空的”。郭孙听完后满脸的羞愧。

在居住了几天后,郭孙向主人家告别,准备继续乞讨,乳母的儿子再三挽留无果后,只能给了他足够的盘缠,让他离开了,望着郭孙远去的背影,乳母家的儿子再次感叹道:“这真是三十年河东荣华富贵,三十年河西寄人篱下啊”。

其中啊这个故事放在任何一个败落的豪门子弟身上都不为过的,所以我们才有我们常说的富不过三代,如果我们不能以变化的目光去长远的看待世间的发展,那么真的风水很有可能真的会轮流转的,你呢也将会失去自己的优势,慢慢的真就成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了。

对此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0 阅读:232

小张嘚嘚嘚

简介: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