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情分、格局:父母的三重秘密,培养出有责任心的孩子

爆点掌门人 2024-01-05 15:32:20

有一位商人,肩负着驮货的责任,带着两匹马踏上了漫长的旅途。

这两匹马各有千秋,一匹勤奋卖力,一匹却慢悠悠,诡计多端。

这个故事,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慢马定律的缩影——长大后有出息的孩子,是父母三种教育方式的结晶。

慢马定律的启示

商人为了效率,将货物从慢马身上转移到了卖力的马背上。

结果,慢马自以为诡计得逞,却最终沦为屠宰场的牺牲品。

这启示我们,作为家庭的主人,父母的教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未来命运。

主动担责任的父母:培养“人品”

人品,源自责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责任感直接塑造了孩子的品格。

陶侃的母亲湛氏,为了解决朋友留宿的问题,不惜卖掉头发,削去木柱。

这种责任心,深深植根于陶侃心灵,使他在日后为官时顶天立地,兢兢业业。

责任,是自由的源泉。

孩子的责任意识不仅仅来自法律规定,还包括对他人的承诺、对事情不逃避的态度。

湿育的父母,不回避困难,是为孩子树立了积极的榜样。

舍去护短,压力中更显韧性。

父母习惯性的护短,总是以为“孩子还小,不懂事”。

正是这样的护短,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使其逐渐失去对责任的认知。

舍去护短的行为,让父母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即便压力增大,困难增多,却是塑造孩子韧性的最佳途径。

为别人分担的父母:培养“情分”

情分,是合作的桥梁。

商人带着两匹马,它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为商人创造了价值。

这正如俗语所说:“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为别人分担的父母,培养出孩子的合作意识,使他们懂得在团队中共同努力。

留下情分,得到帮助。

苏轼的家族是情分的典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为每个人的成功铺就了道路。

父亲苏洵被母亲湛氏激励读书,苏轼陷入困境时,苏辙甘愿牺牲个人利益,保全苏轼的命。

这种家族中的情分,使他们得到亲戚朋友的帮助,也让后来的人为之点赞。

舍去小家,建立大家。

父母要懂得,舍去护短的同时,把责任推向更广泛的范围,建立起大家庭的情感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兄弟分家,却仍是一家。

这种思维方式,让父母明白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社交关系,让他们在大家庭中找到归属感。

有危机意识的父母:培养“格局”

格局,决定结局。

商人的慢马输得一塌糊涂,因为其格局狭隘,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却不懂得“祸福相依”的道理。

格局太小,结局太惨。

父母的危机意识,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提前规划,迎接未来的挑战。

思考结果,预防失败。

从事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结果,并且是成功、失败两种结果都有应对措施。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引导他们思考后果,从而培养出对未来的危机意识。

谋划未来,趋利避害。

孩子考试成绩一般般,不是责备的时候,而是思考如何提升成绩,将下一次考试变成机遇。

孩子考上大学后,父母应该引导他们及时在恋爱、就业方面着手,以便毕业时已经快人一步。

这种父母引导孩子提前谋划未来的方式,能够使孩子趋利避害,不被生活的风浪所淹没。

走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人生的阶段就像是走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既需要勇往直前,又需要合作共事,更需要高瞻远瞩。

这正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方式,也是孩子最好的成长方式。

教育是搭建桥梁,引导过桥。

为了让孩子在“千军万马”中过好独木桥,父母的引导至关重要。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搭建桥梁,使孩子能够勇往直前、合作共事,同时保持高瞻远瞩的眼光。

反思那些不懂教育的父母。

不懂教育的父母,往往培养出一匹被淘汰的“慢马”。

投机取巧的父母,可能培养出喜欢不当得利的孩子。

坑害别人的父母,可能培养出斤斤计较、自私自利的孩子。

动不动就要离婚的父母,可能培养出婚姻观很糟糕的孩子。

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和人生观,需要深刻反思。

父爱如山,母爱如水。

最后,让我们回归父爱和母爱。

山水相依,风景优美,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茁壮成长。

父母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引导者,他们的教育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的走向。

正如慢马定律所教导的,父母要具备主动担责任、为别人分担、有危机意识的品质,才能培养出有格局、懂情分、有人品的优秀孩子。

山水相依,人生风景优美。

在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中,父母的角色举足轻重。

责任、情分、格局,是培养孩子的三把教育密码。

父母如山,母爱如水,相互相依,共同创造出孩子美好的人生风景。

在这片山水之间,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更多有责任心、合作意识、高瞻远瞩的下一代,为社会的进步添砖加瓦。

0 阅读:21

爆点掌门人

简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沟通和经营各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