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之间交换了不等价玩具,娃很满意,大人觉得亏了要换回来吗

悦木Ivy陪娃成长 2024-04-07 16:31:13

有网友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他家娃用价值200块的玩具和邻居家娃换了20块的玩具。俩娃都很满意,可是孩子的妈妈觉得吃亏了,觉得应当换回来。网友很苦恼,不知该如何处理。

巧了,这是我儿子刚换回来的宝贝,也是和一个楼的邻居换的,一个这么大的弹力球球:

换走的是个西西弗的DIY八音盒,拼好了之后长这样,价格是85元:

然后这个球球他宝贝的不行,一个小长假都随身带着,坐电梯的时候、游玩排队的时候、以及。。。写作业的时候,没事儿就得拿出来盘一盘。

我家和楼下关系非常好,她家儿子周末经常赖在我家和我娃一起睡觉;我家动不动就溜到她家吃饭了。玩具方面娃们分得非常清楚,但是一旦决定交换或者赠送,就会非常郑重地进行官宣,我们家长选择完全不干涉。。。。

“孩子的物品,所有权是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这样老生常谈的道理就不讲了,我想换个角度,讲一讲礼貌和分寸的微妙拿捏问题。

大人和孩子,本就不是一国的。礼貌程度和分寸感的拿捏,不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

实际上孩子本身,真的是毫不务虚的。就像我儿子在小区里玩的时候,其他孩子给大家分零食,分到他那他觉得少了,还会大喊“不公平”;就像我儿子同学跑到我这来要甜甜圈吃,“阿姨我还想吃”,“阿姨我还想吃”,一会的功夫能把我一盒甜甜圈炫光。

在孩子看来,你既然说了要“分享”或者“交换”或者“赠送”,那我撸起袖子沉浸式参与就完了,他们是没有任何“拿多了不礼貌”、“价值不对等的不合适”之类的杂念的。拿成人世界的“礼貌”和“分寸”标准往孩子身上套,是不公平的。

这个时候家长如果在场,大部分都会出面礼貌干涉一下,并且趁机告诉孩子礼貌的功课,以及谁的东西,谁有分配权的道理。这个干涉是极为软性的,一方面给对方家长做个友好礼貌的姿态;另一方面将客气、分寸感的拿捏传递给孩子。实际上只要孩子们并未感觉到不适,这样的干涉不过是个成长过程中的熏陶、预备课程而已,不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果家长不干涉,也有很多可能。比如两个家长之间已经非常熟了不在意这些;比如家长的教育理念就是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看着办;再比如,家长本身就没什么分寸。

题主说了,前设是两个孩子都很满意,所以实际上家长要处理的,不过是大人之间的关系,甚至是自己的“心魔”而已。

如果家长之间也不在意,会达成一种心照不宣;如果自觉“占了便宜”的家长过意不去,找机会补偿回来,那么自觉“吃了亏”的家长心理就会获得平衡;如果自觉“吃亏”的一方很介意,另一方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却总不作为,那么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

所以孩子交换了不等价玩具,家长觉得“吃亏”了,办法也很简单,要么忍着;干涉和阻断孩子的交换甚至交往行为;要么找对方家长交涉;或者更彻底的,拒绝和这种“不同频”的家庭交往。

无论如何,这是你的功课,不是孩子的。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 2024-04-08 14:20

    小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不太一样!我儿子小时候也这样过!为防止他同学的妈妈觉得我儿子找了她儿子的便宜!我就以我儿子的名义请他们去吃了一个肯德基!结果挺好的!

悦木Ivy陪娃成长

简介:俩小学生妈妈,日常分享教育规划、学习资料、育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