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章子怡《攀登者》: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中国新高度

夏与至 2019-09-30 08:49:32

第一时间去看了《攀登者》的点映,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

电影剧情挺精彩的,一波三折,险象环生,特效也非常震撼,惊心动魄,让人看得很揪心。

电影里有不少泪点,主题鲜明,以攀登者的故事为主的主旋律爱国电影,涉及国家,个人,集体,荣誉,生命,信念和爱情,可以说,当年那些勇攀珠穆朗玛峰的人都是无所畏惧、值得歌颂的英雄。

他们都有着坚定的信念以及强大的爱国精神,电影里很多画面都让我感动落泪,不只是我,点映场很多观众都看哭了。

结尾彩蛋成龙的客串和历史上真实纪录片也相当感人。演员方面,吴京和张译的演技真的精彩,可以说是影帝般的演技了,章子怡、胡歌、井柏然的演技相当出彩,其他配角也没拖后腿,特效方面,电影有2000多个特效镜头,展示了风雪交加的寒意和珠峰的陡峭惊险,2D画面非常逼真,他们登山的过程看得我都替他们紧张,有极强的代入感。

但我预感上映后,电影的口碑可能会两极分化。

电影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李国梁和西藏女孩的感情戏有些拖沓,章子怡的配音嘴型有些对不上,细节似乎有点问题,故事没有更深度地展开,有些配角形象不够丰满……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

国庆看这部电影,你真的会很感动的,尤其是最后国旗飘扬的画面,壮观又美好,很是震撼。

我不敢说所有人都会喜欢这部电影,但在我眼里,《攀登者》还是一部质量不错、值得一看的电影,历史上的攀登者,都是值得铭记的英雄。

这部电影还是国内首部户外攀登题材的电影,它根据真实历史故事改编,其中蕴含的意义更是值得深思。

1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意义

众所周知,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同时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它长年积雪,地形险峻,有着无数的冰川、高达数十米的冰陡崖、步步陷阱的明暗冰裂隙,还有险象环生的冰崩雪崩区。

珠峰一带气温极低,天气恶劣且异常多变,峰顶温度长年在零下34度以下,最低气温可达-50℃,最大风速可达90米/秒,由于气候极度寒冷,它又被称为世界第三极。

攀登珠峰从来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哪怕到了现在,依旧有许多人丧生其中,可何况是我国的60年代?

那为什么非要大费周章、消耗财力物力去攀登珠穆朗玛峰呢?这是有真实历史背景的。

当时中国百废俱兴,实力不够强大,和邻国尼泊尔就领土归属权问题无法达成共识。

尼泊尔不肯承认珠穆朗玛峰是中国的国土,几次谈判无果,他们有人甚至在谈判时嘲讽中国人,觉得没登过珠峰的中国人没资格占领珠峰。

为了夺回主权,周总理下令组建中国登山队,誓要登上珠峰,维护我国领土。

可攀登珠峰哪有那么简单?尼泊尔可以从他们国家的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而我们国家只能从北坡上去,这条登山路异常艰辛,千百年来无人成功登顶,被称为是“死亡之路”。

更何况当时我们国家经济落后,各方面条件都不够好,当年的登山队员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我们中国人从来不畏任何艰辛,就算世界第一高峰也无法阻止我们前进的脚步,就像电影里所说的,我们就算付出一切代价,也要登上珠峰,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珠峰上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2 1960年中国就已登顶珠峰,却不被世界承认

电影里的主角方五洲、曲松林一行人虽然成功登顶珠峰,却因为丢失了摄像机,而没跑到珠峰顶上的画面,所以西方国家拒绝承认中国人登顶。

在那些西方国家眼里,中国人不可能登顶。

方五洲、曲松林他们倍感无奈,却又无能为力,曲松林甚至为此憎恨方五洲——因为方五洲是为了救他而放弃了摄像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局面,在曲松林眼中,国家大于一切,包括他自己的生命,他不想成为苟活的幸存者,而想成为一名为国争光的英雄。

多年之后,国家决定重建中国登山队,方五洲与曲松林重聚,曲松林对他仍抱有怨恨,于是问如果遭遇意外,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方五洲表示没有后悔舍弃摄像机救了曲松林,但换作是他,他宁愿牺牲也要保护摄像机——这样的觉悟和高度,怕是普通人用尽一生也无法企及。

1975年,曲松林担任登山队总指挥,方五洲率领中国登山队成员向珠峰进发,他们彼此都很明白,这一次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后一次登顶珠峰的机会,如果失败,很难重来。

他们甘愿付出一切代价攀上珠峰,有对过去的不甘心,有洗去耻辱的渴望,有对已牺牲的队长的缅怀,有对挑战极限的信心,更有着坚定的信念与浓厚的爱国情怀。

他们拼尽一切,哪怕付出生命代价,也站在珠峰顶上,为国争光,测量珠峰的新高度,并让全世界人看到。

3 爱国情怀、生命意义,国家二字,重于泰山

看《攀登者》,我数次落泪,为攀登者们强大的爱国精神和坚定信念而感动。

方五洲一行人登顶过程异常艰辛,珠峰北坡有两个台阶,第二台阶陡峭险峻,他们第一次登顶时,冒险采用了“人梯”,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万丈深渊,曲松林为了成功登顶,不惜光脚攀登,因此冻伤了腿部,落下了终身残疾。

而1975年的登顶,依旧困难重重,他们途中经历了雪崩、风暴的袭击,在严酷恶劣的环境之下,人类是多么渺小脆弱,甚至不堪一击。

但登山队友们不肯放弃,一往无前,胡歌饰演的杨光想要登上珠峰,向死去的父亲证明自己活着的意义,但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虽然存活了下来,却永远地失去了一条腿。

井柏然饰演的李国梁前期很不理解曲松林的行为,觉得他是在故意为难自己,直到曲松林告诉他真相:他是登山队的摄影师,任务极其重大,曲松林不想他像过去的自己那样,完不成任务,一生抱憾,所以对他极其苛刻的目的,是想让他更加变得强大。

李国梁意识到这点后,逐渐成长起来,在方五洲带队第一次登山失败后,他主动扛起责任,提出要进行第二次攀登,身为新队长的他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在遭遇危险时,毅然选择留下了摄像机,而牺牲了自己。

在他心中,个人的荣誉、生命固然可贵,但更重要的是集体乃至整个国家的荣誉,国家二字,沉重如山,是责任,是使命,也是信仰。

4 徐缨与方五洲的爱情令人动容

章子怡饰演的气象学家徐缨与方五洲的爱情也令人感动,方五洲曾经许诺要在登珠峰归来后告诉徐缨一句话,可等他归来后,没能成为真正的英雄,他们也因种种原因而错过彼此。

直到徐缨从苏联学成归国,成为气象学专家,奉命前往珠峰援助登山队时,他们才再度重逢。

起初,徐缨一副看淡过往的模样,只想与方五洲好好合作,可在登山过程中,他们互相理解并体谅了对方,于是冰释前嫌,方五洲答应徐缨,要在成功登顶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可没想到徐缨却为了帮助他登顶,不顾生命安危冒险探测风力……

在最后,方五洲终于还是对徐缨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我爱你,我想娶你。”

徐缨与方五洲心里的那座大山,彻底消失了。

他们的爱情是纯粹的,热烈的,至死不渝的,虽然无法长久,但却刻骨铭心,让人为之动容。

电影其实还有很多打动我的地方,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电影结尾,方五洲一行人终于成功登顶,将五星红旗插在珠峰的那一幕,国旗在天空下飘扬,无比壮美。

在现实中,1975年的这次登珠峰的确意义非凡,它首次在珠峰设置3.5米的觇标,通过6000米以上的6个测绘点,测定珠峰高程为8848.13米。

这一高度是中国的新高度,被全世界公认!

电影结束后放出的历史真实记录片,更是看得人激动万分,爱国感与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对于那些冒着生命危险勇于攀登珠峰的中国登山队员,我心里始终抱着佩服与敬仰之情。

《攀登者》监制徐克曾说:“珠峰精神就是中国精神,现在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傲立世界,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像登顶队员这样强大的灵魂支撑。”

而这也正是《攀登者》展示给我们的核心精神,致敬历史上的中国登山队,也愿攀登者的精神能够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突破极限,不畏挑战,一往无前,敢于攀登生活的高峰。

0 阅读:0

夏与至

简介:成长,励志,情感,向上,年轻人的成长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