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百姓的生活逻辑:在城中村租房打工的那些往事

数码人是个路人 2024-05-01 10:08:40

有时候,我很想写一写关于底层老百姓真实生活的文章,因为我本来也是底层老百姓的一员,却一直不知写什么素材好。这几天我突然就想到:以前那些租房打工的日子不正是底层人民的生活缩影吗?

那么就让我带你们一起回到二十多年前,手拿一部小灵通,脚踏一辆自行车就闯荡城市的日子……

【背景】

二十多年前,正值二十来岁的我孤身来到家乡的地级市打工,只因挣钱机会比老家县城多,工资要高些。

初次来到市上,人生地不熟,只有先找一处住处租房落脚。当时图省钱,于是找到城中村里租住。那时的城中村很多,楼层最高也就是两三层楼。一般是五六十元一个月租金,大概有十个平方的单间,适合外来打工人员。城中村很乱,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行各业底层的人都集中在那里。

我租房的房东姓尹,是一个六十多岁的大爷,他们一大家子七八口人都住在一起。他家就是这种两层楼的有十多个单间,除去他们家自己住,就把多余的房间租出去。环境是一个小院子,一个共用卫生间(上厕所得排队,夏天可以提桶水冲凉)、一个共用压水自来水龙头。煮饭就用电饭煲和电炒锅。在夏天,房间里很热,热的是电风扇都无法降温的那种热,只有地上铺凉席,晚上起来几次洗冷水脸,毛巾打湿凉席,后半夜才能睡着。没想到我这一住就是八年。

这里没什么写我的。我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单位上班,从员工干到主管,后升中层管理人员。再后来我买了房搬出了城中村。

下面我就写一写与我同是租房的朋友,他们的故事要有意思得多。

【陈哥一家】

陈哥比我租房还早两年,他们一家三口就挤在十来平方的单间里。他们夫妻是搞墙面粉刷的,也就是刷大白的,所以小小的单间以及过道都堆着工具,显得更加拥挤不堪。陈哥经常笑着对我说:比不了拿笔杆子的人。

陈哥与我年龄相近,比我大两三岁,个矮,肤黑,性格老成。也许职业的原因,显得年龄要大得多。他老婆较胖,嗓门大,常常唠叨得陈哥还不了嘴。可他们儿子调皮聪明,整个院子里的人都喜欢逗他。

以前我劝他们也可买一套房或买公房住,不用在农村老家修洋房。后来他们真的在老家修了洋房,可惜很少回去住。

听说现在他们还是租房住,常换房东,还是在这个城市干粉刷墙面工作,有工就加班干,无工就休息,收入时好时差。就是夫妻俩不能喝酒了,有各种病。

【母保安】

母姓很少,当时我搞了半天才明白这个姓。母保安比我少两岁,退伍回来没安排工作,只拿了点退伍费(那时退伍费少),于是自己在附近的大商场应聘当保安,常上夜班。

后来,在这个商场里找了个收银员当女朋友,他女朋友是文静的女孩,不爱说话,声音细声细气的。他们常吵架,一吵架就听到女孩哭。尹大爷有时上来劝两句,陈哥老婆也来安慰。

后来,我和老婆在逛商场碰到正在上班的她,她已经升为收银主管。聊天知道,他们在附近买了一套商品房。按揭慢慢还,现在估计还完了。前年,那商场倒闭了,不知道他们如何?又在哪里上班?

【邓三轮】

老邓是踩人力三轮车的,五大三粗,嘴特碎,爱开玩笑,说荤段子。他也是从农村里来的,挣点钱就拿回家。农忙时回家忙一段时间,农忙完又回来踩三轮。老婆在家忙农活并照顾老人。

那三轮车应该是老邓的最宝贵的东西了,是他花大价钱买的三轮车户头,车不值钱但户头值钱,那时三轮车管理比较严,车登记有户头,是个生计。最高时人力三轮车户头能炒到一万左右。所以他平时很爱护这三轮车,打整的很干净。有一次,房东家的猫跳到三轮车上磨爪子,把座垫抓坏了。老邓气得将猫摔死了。于是他赔了尹大爷猫钱,否则让他搬出去住。

老邓踩三轮很讲原则,说多少钱就多少钱,钱多了不要,钱少了骂人。上车时谈好的价钱,到了目的地就不能更改。吹风下雨上坡再累,只要谈好了价,他不会多收顾客一分钱。所以他生意很好,知道他性格的喜欢坐他的车。有几学生家长长期包他的车送孩子上下学,很放心。

有几次,我到街上办事,碰到他在踏三轮,他拉我上车,到目的地时我给他钱,他瞪着我:怎么?看不起我了?你搬住楼房了就不认识我了?!我很感动。

后来,听说他得肝病走了。也许是跟他职业有关,长期在日晒雨淋,辛苦劳累落下的病。

【覃鞋匠】

覃鞋匠年纪比较大,看不出具体年龄,估计得六十岁以上。他左脚有残疾,走路一跛一跛的。他是这个院子里租房最久的,我租时,听说他已经租住了十来年了。覃鞋匠是哪里人,家里什么情况,怎么到这里生活的,不得而知。只是听他口音应该是川东地区的。

覃鞋匠不光修鞋,还擦皮鞋,平时就在城中村路口边上摆摊。他修鞋和擦皮鞋都很好,主要是仔细认真负责,经常有城里人(指当地有钱人)找他擦皮鞋。说他生意好,也挣不了几个钱,主要是收费便宜,修鞋基本在5元以下,擦一双皮鞋1~2元(当时物价低)。更何况有城中村的二混子去他那里擦皮鞋不给钱,我都看到几次,没办法又惹不起。我问他说:不收钱长期也不是办法呀?他说:没多少钱,他们还给我烟了。说完他从兜里拿出一包劣质烟,他咧着嘴,可以看到嘴里发黑的黄牙,给我散烟。我连忙拒绝:我不会吸烟。本身我也从不抽烟。

他烟瘾和酒瘾都大。我估计他挣的钱基本花在这两项上。后来,那个城中村拆了,也再也没有看到他了。

【最后】

城中村的每个租客都有自己的故事,说不完的是人生的酸甜苦辣,和不同的人生经历。每个人都是时间的过客,我们只是从这个世界路过而已。

最后,那个城中村已拆迁了,原地修起了电梯高层住宅,再也找不到当年痕迹了。

0 阅读:47

数码人是个路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