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年,李世民率军东征。一路势如破竹胜利在即,只听敌军大叫:窦建德来了。李世民一惊:大事不妙。

秋萧浅读 2023-08-28 19:28:23

621年,李世民率军东征,讨伐王世充。一路势如破竹胜利在即,只听对方大叫:窦建德来了。李世民一惊:大事不妙。

窦建德是何许人物?能让骁勇善战的李世民闻风丧胆。

他是贝州樟南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从小就特别讲义气,十里八村的人都认识他,时常被人所称赞。

在年纪尚幼时,一天他去田里耕种。他拉着爬犁干得正起劲时,听见不远处有人在“嘤嘤”地小声哭泣。

窦建德比较好奇,他放下爬犁飞奔过去,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的婆婆,坐在地上掩面痛哭。

婆婆身旁躺着一名年轻的小伙,他面色苍白,已经奄奄一息了。

窦建德上前一问才知,婆婆儿子生了重病,没钱医治,也没有钱料理后事。看着可怜的婆婆,窦建德也红了眼,他拍着胸脯说:“婆婆别难过,我来帮你!”

他飞奔回家拿了银两,就开始操办起后事。乡亲见他小小年纪,跑前跑后,忙得不可开交,纷纷伸出了援手。

他年龄小,有些事不懂得,乡亲们也都乐意帮忙。大家看他为别人的事尽心尽力,都纷纷为他竖起了大拇指。

打这以后,窦建德渐渐地有了些名气,乡里乡亲只要认识不认识的,如果谁有难处,他都会尽力而为。

在他壮年时,朝廷招募壮士前往讨伐高丽,他因英勇善战被选为两百人长。他的一个同乡也被选中了。

可是,同乡死活不想去,多次向县令求情:“我家被大水冲走了,妻子又被活活饿死,能不能缓缓再去。”

县令死活不依,他昂着脸说:“你家重要,还是朝廷的事重要?别废话,小心要了你的脑袋。”

同乡一听,气红了眼,使出蛮力,一刀下去砍了县令的脑袋,然后一溜烟逃走了。

出了事后,官兵拿着画像到处抓人。同乡没有办法,只得找窦建德。

窦建德见他走投无路,赶紧找了个隐蔽的地方把他藏匿了起来。可是官兵查的紧,一天要来搜几次,迟早要被找到,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于是窦建德对同乡说:“我知道有个地方叫高鸡泊,那里地势隐秘,你不如带一些人到那去,静观其变,或者还能为百姓做点事。”

同乡点了点头,按照他说的去做了。

窦建德万万没想到,他有一天也被迫离家出走,投奔了同乡,去了高鸡泊。

那时,因为暴政苛民,加上大闹饥荒,民不聊生,强盗横行。

这种情况下,每家每户几乎每天都要被搜刮好几遍,别说粮食了,家家户户被偷得连根鸡毛都看不见。

可是窦建德家例外,他家从来没被偷过。大家十分好奇,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是因为他人够义气,在江湖上颇有威望,连强盗也要绕道而行。

然而,窦建德却因此事,弄得家破人亡。

这件事一传开,官府犯嘀咕:为何家家都被光顾了十几次了,而窦建德家完好无损?是不是他与强盗暗中勾结?

于是官府一怒之下,把他家烧了个精光,他的妻子和孩子一个也没能躲掉。

窦建德气愤难平,没想到自己侠肝义胆却落得家破人亡。一气之下,他召集了一些弟兄,也前往了高鸡泊。

一路上,由于他骁勇善战,会领兵打仗,他的队伍逐渐壮大。他待人亲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的部下。

等拿下了乐寿,他占地为王,自封长乐王。

621年,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攻打洛阳,他带着士兵一路搏杀,眼看就要拿下城池,胜利在望之际,突然对方大叫:援军到了,窦建德来了。

李世民心中大感不妙,窦建德的威名在外,他可不好对付。

大臣听到消息后,建议李世民撤退,大家纷纷说到:“窦建德来势汹汹,我们不如暂避风头。”

但是李世民不是轻易放弃之人,他想好了计谋。来到窦建德营帐外,引他们出来。又让人偷偷的潜入敌营后方,来了个前后夹击。

窦建德因轻视了唐军,一时疏忽大意被俘虏。

李世民生气地说:“我讨伐王世充,干你什么事呢?”

窦建德轻笑一声,“我现在不来,等你打败王世充后,一样会来找我。”

结果窦建德被杀,但他深得民心,民众自发建庙为他供奉,香火不断。

0 阅读:22

秋萧浅读

简介:读史明智,用独特的视角带你看百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