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犯错时,我们该如何自处?

星河豆彩 2024-05-15 11:11:56

同事犯错,我们一般人会有三种心态:

第一种:你犯了错,那是你的事,关我什么事?

第二种:你犯了错,吓我一跳,我也差点,我得想想该怎么避免自己犯错。

第三种:你犯了错,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帮助你一把,接下来我会(不会)将其付之行动。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果是第一种心态:你犯了错,那是你的事,关我什么事?

那就是一种独善其身的想法,各扫门前雪,别管他人瓦上霜。

这种心态并非不对,而是不好,因为这是一种冷漠、消极、不友好的态度,如果不在一个集体团队中,这样的心态作冷眼旁观倒也无可厚非,但是在一个集体团队中,这种做法就值得商榷了。

由此心态,可能还会引申出另外的心态,比如“麻烦死了,怎么会有这种同事,拖后腿”,“吓老子一跳,活该,你个傻子,这点事都干不好”等等。

一般人,是驾驭不好这种独善其身的心态的,而且几乎必然会滑向其他的更恶劣的心态,所以这种心态对于职场菜鸟来说是最不可取的,但是对于职场老鸟来说,却是一种近乎本能的选择,不想惹事,你的错就是你的错,课题分离,明明白白!

又是课题分离……

被自己各种拎不清伤过的人,是真的需要迫切知道这个心理学手段到底是怎么用的!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果是第二种心态:你犯了错,吓我一跳,我也差点,我得想想该怎么避免自己犯错

这就是一种积极应对的心态了,大多数的菜鸟新手,只要不傻,还愿意积累经验,就不会放弃这个用别人的教训教育自己的机会。

我未必能够帮得了别人,但是我可以帮助我自己啊!避免错误,就是我自己帮助我自己,只有傻子才会不把这个放在眼里,看着别人吃亏,自己要还是不知道该咋办,那可就太不够聪明了!

这种心态,是一种聪明人的选择,用别人的教训教育自己,降低试错成本,实乃是混职场的不二法门,怎么把事做对可能我不是很在行,但是学会不要去做错事必须要有方法。

大多数的工作其实并不一定要求你有多么强大的创新创造力,而是需要你稳定的做对的事情,所以别人错了,自己赶紧学到点什么,绝对错不了。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如果是第三种心态:你犯了错,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帮助你一把,接下来我会(不会)将其付之行动。

与第一种心态,一样,一般人是驾驭不好的,因为你这是在干涉他人的命运啊!

这个世界上最麻烦的事情就是干涉别人的命运,因为那会让你把别人的命运一起抗在自己的肩膀上,但是你是否能够扛起两个人的命运就很难说了,多少人因为帮了同事,最后却没有落好,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解决如何不干涉别人的命运,但还能够帮助别人的。

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非请勿入,所谓的非请勿入,就是没有别人的帮助邀请,自己绝对不要主动去帮忙,因为你无法确定对方是不是需要你的帮助,如果对方不需要你的帮助,你递出的橄榄枝可能会被误以为是打过去的棒球棒。

只有在别人请求你的帮忙了,或者说你真的就是想要帮忙,只有在你表达了帮助意愿,对方也开口求助了,你才可以开始行动。

具体的行动方式可能有很多种,就说一些比较常见的吧:

1. 选择合适的时机:找一个相对安静、没有干扰的时间,确保双方都有足够的精力来交流。

2. 保持客观和友善:以平和的态度指出错误,避免指责和批评,强调共同改进的目标。

3. 具体指出问题:明确说明错误的具体表现,让同事清楚了解问题所在。

4. 提供建议和帮助:分享一些可能的改进方法或提供资源,帮助同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5. 鼓励和支持:表达对同事的信任和信心,鼓励他积极面对并改正错误。

6. 倾听对方的想法:给同事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尊重他的感受和意见。

7. 跟进和反馈:在一段时间后,关注同事的改进情况,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进一步的建议。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写在最后

大多数人,能够做到第二种心态就很不错了,第三种心态和第一种心态一样,都不是很好的选择,都需要有强大的阅历和能力来驾驭,大多数人是不行的。

笔者曾经就在第三种心态上不断地踩坑,得罪了太多的人,搞得大家对我都有一种天然的排斥,为此痛苦了很久。

但是笔者的错误并没有就此停止,又在第一种心态上反复踩坑,又得罪了很多人,最终发现不是我的想法不够好,而是我的能力不够高。

现如今,我很小心的使用第二种心态来面对大多数的人,这个世界上需要我踩坑的人并不多,家人和朋友是我心甘情愿踩坑的选择,但是别人就算了。

把这些写出来,一是希望大家不要随便踩坑,二是如果需要踩坑,那么希望我的建议还是有点点用处,让你可以减少一丢丢的损失。

0 阅读: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