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到党校讲课,课堂上突然有人高喊:我要给主席提个意见!

历史海大富 2024-03-21 12:52:00

1937年1月,延安中共中央党校里,学员和干部们端正地坐在凳子上。他们有的拿着一个小本子记录要点,有的凝眉作思考状,还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的教员,满眼都是尊敬和崇拜。

台上,毛主席正讲到激动之处。他双手叉腰,身体随着说话的韵律前后摆动,兴奋地在台上走来走去,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亲切和随性。

一节课讲完,大家受益匪浅,纷纷鼓掌欢呼。毛主席站在台上,被欢快的气氛感染,笑得见牙不见眼。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声音突兀地响起:“我要给主席提个意见!”

毛主席一听,乐了,还有人给他提意见呢?那他可要竖起耳朵好好儿听了。

那么,这个想给主席提意见的人是谁?他又提了什么意见呢?

毛主席的“讲课情结”

我们都知道,毛主席有一个亲切的尊称:教员。这个称呼,其实来源于毛主席对自我的定位。

早在青年时期,毛主席就觉得,自己是最适合当教员的。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学的是师范教育,在成为一名共产主义者之前,他就在长沙教书。

和毛主席交好的美国记者斯诺都说:“毛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教员。”

不过呢,这个“历来的教员”和“现在的教员”可不是一个概念。如果说,接触共产主义之前的毛主席就是一名优秀的普通教师,那么投身革命之后,他扮演的,就是引领革命进程,传播革命精神的伟大导师角色。

从1926年开始,毛主席就有意识地在革命群体中讲课。他学识渊博,思维敏捷,讲课的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主题也多种多样。

农民运动的相关问题、辩证法和唯物论、苏维埃运动史,甚至是国家地理,毛主席都信手拈来,讲得非常吸引人。更难得的是,他平易近人,为人谦虚,没有那么多规矩,还会虚心听取学员们的建议,改进上课方式。

延安时期,毛主席经常去红军大学讲课。每次去之前,他都会了解一下学员干部平时的表现和思想情况,再确定讲什么,怎么讲。

写好讲义后,他便让人在讲课的前一天晚上,在红军窑洞附近的树上挂一个马灯。意思是,毛主席要来讲课啦,大家伙儿安排好时间,都来学习学习。

和我们在学校上课时一样,上毛主席的课,也是有课间休息的。课间休息时间是20分钟,期间,毛主席会随机找一些学员交谈,问问他们来延安之前的情况,以及对课堂有没有什么建议,讲课方式和讲课内容需不需要调整改进之类的问题。

一开始,大家还比较拘束,扭扭捏捏地不肯说,但后来,干部们见毛主席实在亲切,胆子就大了起来,畅所欲言。

也正是因为毛主席的这个习惯,让课堂上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给毛主席提意见的老革命

1937年1月,延安中共中央党校突然来了很多人。

他们风尘仆仆,带着各自的马夫和警卫员进入党校大门。长途跋涉并没有让他们感到疲惫,相反地,每个人脸上都是期待兴奋的表情。

这群人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他们千里迢迢赶到延安,就是为了听毛主席讲课。

众所周知,听教员讲一堂课,胜读十年书。现在是抗战的关键时期,全党上下必须加强思想建设,拧成一股绳,才能起到“领头羊”作用。所以,他们一听到毛主席要在党校讲课的消息,就马不停蹄地赶来了。

听课当天,不大的教室里挤满了人。当毛主席走进来时,大家都站起来鼓掌,巴掌声大得足以掀翻房顶。

毛主席微笑着摆摆手,让学员们坐下。他粗略地扫了一眼台下的人,心中有了打算。

毛主席讲课的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就连遣词造句,也是根据学员的身份随时调整。

听他讲课的人,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不仅有高级知识分子,还有大字儿不识一个的农民和工人。为了照顾所有人,他讲课通常不会用高深的专业术语,而是深入浅出,能做到“文化水平低的感到通俗易懂,文化水平高的也不觉得粗浅”这个程度。

这次的讲课也不例外。一整节课下来,毛主席妙语连珠,讲话幽默风趣又入木三分,引人入胜。讲完后,大家还意犹未尽,纷纷站起身来,准备送一下主席。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声音打断了毛主席往外走的步伐。

“我要给主席提个意见!”

毛主席顿住脚步,饶有兴致地朝发声处看去。学员们也瞪大眼睛,想看看是谁这么“胆大包天”,众目睽睽之下,敢向毛主席提意见。

说出这句话的人,正是中央党校的学员:吴瑞林。

吴瑞林是个老革命了。他出生于四川巴中县的一个贫苦家庭,十三岁的时候就加入了青年团,协助我党做地下情报工作。

当时,大革命失败,革命工作者都笼罩在“白色恐怖”的阴影中,人人自危。在这种情况下,吴瑞林义无反顾地走上革命道路,足以可见他的勇气。

吴瑞林不仅有勇,还有谋。他年纪不大,脑瓜子却非常灵活,且胆大心细。凭着这份聪慧和机敏,他游走于南充、通江和巴中一带,在川军的眼皮子底下进行情报工作。

短短几年间,吴瑞林就发展起了100余名党员和400余名团员,革命队伍得到了壮大,革命火种也得到了传播。

红四方面军进入巴中时,总指挥徐向前表扬了巴中情报工作者的功绩,还亲自过问吴瑞林的入党问题:“你入团多久了,怎么不转党呢?”

被大领导问话了!吴瑞林强压兴奋,镇定地将自己入团后做的工作简单汇报了一下。徐向前连连点头,他身旁的陈昌浩政委说:“现在就该转党了吧!就从你们迎到红军那天算起!”

就这样,机关同志为吴瑞林办好了手续,十七岁的吴瑞林正式成为了党员。

入党后的吴瑞林,重心偏向部队的政治工作。所以,他非常注重自己的思想建设,一有空就学习。

1937年1月,吴瑞林成为中共中央党校学员,听说毛主席要讲课,他立马就赶过来了。

进入课堂的时候,吴瑞林看到附近蹲着很多警卫员和马夫。他知道,有很多干部都是从外地赶过来的,身边带点人并不奇怪。因条件有限,警卫员和马夫不能进去听课,只好在外面等着。

吴瑞林皱了皱眉头,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他们运气好,能在党校学习,聆听主席的教诲,但这些人就只能站在外面干等,在无所事事中消磨时间。

吴瑞林觉得,人都是平等的,孔老夫子还说“有教无类”呢!既然他们可以听课,警卫员和马夫为什么不可以呢?

他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便想趁这次上课的机会,给毛主席提个意见。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毛主席还是第一次遇到在课堂上给自己提意见的。他双眼含笑地看着吴瑞林,表示有什么意见尽管说,不要怕。

吴瑞林在毛主席的鼓励下,忐忑的心也安定了。他挺了挺身板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建议,在给党员干部讲课的时候,也可以组织马夫、警卫员等后勤人员来学习。他们大多都参加过长征,是有革命基础的,只要好好教导,未来可能大有所为。

当然,也不是说非要毛主席给他们授课,只要正儿八经地让他们学习一些用得上的知识就行了,毕竟技多不压身,知识永远都不嫌多。

毛主席听了眼前一亮。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小伙子还有这样的胸怀和观察力。他颇为赞赏地点点头,说这个建议非常好。

是啊,警卫员和马夫也是红军的一员,自然拥有学习的权利。知识面前,人人平等嘛!

毛主席把这事儿放在了心上,打算找人商量个具体章程出来。教员人选、上课内容、上课时间和学习任务这些细节,都要好好商讨一下。

吴瑞林没想到,毛主席竟然真的采纳了他的意见,这可让他高兴坏了。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此时的吴瑞林还不知道,他提出的这个建议真的被实施了,我军后勤人员也得到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他们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党全军的思想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不得不说,吴瑞林是真的聪明、有远见,毛主席也是真的谦逊温和。如果不是毛主席给了吴瑞林这个机会,如果不是毛主席采纳了吴瑞林的建议,就不会有后来的进步。

深谋远虑,虚怀若谷,这大概就是伟人的魅力吧。

信息参考: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毛泽东讲党课

江苏党史-毛泽东讲党课:“教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讲课”

人民政协网-吴瑞林将军的桑梓情

39 阅读:10037
评论列表
  • 2024-03-23 12:48

    吴瑞林,是不是第40军,还是42军的军长?第一批抗美援朝的将军

    用户99xxx18 回复:
    正是此人。

历史海大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