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祸国殃民,却能重夺帝位,就因为他是嫡出,景泰帝是庶出

狐狸晨曦说历史 2023-02-13 12:06:03

明朝开国不过八十年,爆发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做了瓦剌军俘虏,幸有其弟景泰帝朱祁钰临危受命,支持贤臣于谦力挽天倾,北京保卫战大破瓦剌军,拯救了大明。

然而,在太上皇朱祁镇归国后,在朱祁镇之庶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作为朱祁钰即位的交换条件下,朱祁钰想要巩固自己皇位,甚至排斥朱祁镇父子,将帝位传给自己子孙,面临着诸多恶劣局面,非现代人可以轻易想象:

明朝是个极端注重理学、宗法和嫡庶的朝代。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六年(1373年)发布《皇明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毋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

所以,大明太宗(成祖)文皇帝,永乐大帝朱棣,明明是在靖难之役,凭麾下兵将和手中刀剑打下来的江山,还得始终强调自己是:「孝慈高皇后所生」「太祖高皇帝在世的最年长嫡子」,按继承顺序接班的,顺便把建文四年改成洪武三十五年,正是恢复大明正统。

朱棣之后,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都是嫡长子即位。汉王朱高煦输给这对嫡长子、嫡长孙,是输得没有任何脾气。

朱祁镇是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的嫡长子,生下来3个月,就被封皇太子。为皇太子七年,御极天下十五年。其母后是明宣宗的皇后孙氏,是在后宫掌握实权的皇太后。朱祁镇的年号【正统】就是彰显着:他皇位的正中之正,无可争议。

朱祁钰只是庶次子。其母妃吴贤妃,是朱瞻基平定汉王朱高煦后,收入宫中的罪奴,因为生子才被特别赦免,不用和宣德帝的其他妃子一样去殉葬。朱祁钰还被朱瞻基从小养在宫外,临死前才被接回和封王。

整个朝堂文官集团,都是在永乐年间、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绝对信条,拥戴朱高炽击败汉王朱高煦集团的那群大臣的学生后辈。

所以,

如果不是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丧师二十万,信任宦官王振,坑死文武重臣无数,这种弥天大祸;

如果不是瓦剌大军即将兵临城下,三大营尽丧京城兵力空虚,眼看就要南北朝局面;

如果不是明朝以强烈民族主义立国,面临天子沦尘叩关这种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

如果不是朱见深只是朱祁镇的庶长子,非钱皇后所出,朱祁镇在出征前都根本没打算立他为皇太子,年龄又只有两岁;

皇位和朱祁钰这个庶出亲王是不会有任何关系的。

当朱祁钰临危受命,继承皇位,孙太后和大臣们为了保证朱祁镇这一支的“帝系正统”,才让朱见深成为明朝第一个被立为皇太子的庶长子。

假设,朱见深是钱皇后所生嫡长子,那么他在朱祁镇北征前,肯定会被立皇太子。储位既定,那么之后哪怕情势再危急,也没人敢提议立朱祁钰的。——可能只有于谦,但马上就会被其他大臣一致否决,然后于谦直接被免职赶回老家,北京保卫战换人指挥吧。

同样,如果朱见深还是庶长子,朱祁钰是孙太后所生的嫡次子,那么他可以在土木堡之变后,轻易获得勋贵、藩王、百官的大量支持,根本无需以立朱见深为太子做即位前提。等丧师辱国的朱祁镇回来后,也基本没有翻身可能了。

正因为朱祁钰并非皇储,皇位也并非得自其父明宣宗,而是国难当头,嫡母孙太后立朱祁钰为帝,嫡兄朱祁镇同意传位于他,所以,朱祁钰在君臣名分上,也就永远是上圣皇太后孙氏、太上皇帝朱祁镇的臣子。

所以,当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孙太后要废朱祁钰帝位,朱祁镇想要复辟,从“程序正义”的角度,夺门之变甚至是合法的。

所以,除了朱祁钰的少数死忠大臣(内阁首辅王文等人),即使是大多数根本没参与政变的大臣,包括于谦在内,他们心目中的正统皇位继承人,也只有前太子沂王朱见深,太上皇朱祁镇的长子。

所以,就算朱祁钰垂死病中惊坐起,成功镇压了夺门之变,都不可能把孙太后和朱祁镇母子明正典刑,废为庶人,只能让他们“被病死”,还得给予正式的庙号谥号,按制礼葬。——这就是维系封建社会法统的【君臣大义】。

道理很简单,如果皇帝自己都不讲君臣大义了,其他公侯百官,三军万姓,又凭什么要听你一个二十多岁无拳无勇的年轻人,去生杀予夺?

所以,当朱祁镇夺门之变成功,重新登基为皇帝,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想当皇后,孙太后是积极支持的,让朱见深从庶长子变成嫡长子,可以大大加强他的继承合法性。

朱祁镇直接否决,与其说是怜悯钱皇后,不如说他心知肚明,自己发动政变,其实是抢了本属于这个庶长子的皇位。所以,他让皇次子德王,认钱皇后当养母,以此增强德王的政治资本,更对此后一直阻止自己换太子的孙太后“深恨之”。

六年后,孙太后一死,钱皇后就告知朱祁镇,孙太后不是他生母,而是“阴夺宫人子”,他生母早死了。

然后朱祁镇给被明宣宗废掉的胡皇后恢复尊号,“恭让皇后”,诏书称其为“母后”,迫不及待提高德王待遇,令文武百官赴德王府朝见,又给宗室领袖、皇叔襄王 朱瞻墡写信,表示自己对德王的爱重。然后还特别向内阁首辅李贤试探,是否应该废掉太子朱见深,易储德王。

只是孙太后死后短短一年,来不及进一步动作,朱祁镇也死了,真让他多活几年,朱见深还能不能顺利即位,于谦还能不能被平反昭雪,朱祁钰还能否被追复帝号,怕是真都不好说了……

0 阅读:9

狐狸晨曦说历史

简介:分享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