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城区蛇山下有条老街:幽深的巷子不见人,拆迁痕迹随处是

喵星人日记 2023-12-12 07:54:44

城市的老街充满烟火气,生活过的瞬间,无一不是被朴素的滤镜所覆盖。和繁忙的商业街比较,老街的颜值不是最时尚,它的节奏更慢、里程更短、颜值单一,往往呈现出更加迟滞的节奏与氛围。像在湖北武汉城区蛇山下就有一条九龙井正街,它的状态十分陈旧,连绵的建筑烘托出幽深的巷子,前后不见人,还有随处可见的拆迁痕迹,点缀出破败的意境。路过其中,看到街面的布局,似乎还保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砖一瓦里透露着古朴。

走过武汉城区街头,近蛇山南北两端,建筑风貌差异较大。九龙井正街在山之南侧,自驾的话,可以导航目的地阅马场或者黄鹤楼公园,找到公共停车场,之后沿武珞路-红楼沿线,穿过红楼广场到湖北剧院的东门处即是正街的东段终点。也可以乘坐地铁5号线,在彭刘杨站下,顺着黄鹤楼南路东边的口子处,便是九龙井正街的西侧起点。最近一段时间,由于黄鹤楼南路正在进行施工,所以步行往来需要走靠近同仁医院的一侧方向,避免穿越马路。

走近九龙井正街,看到的街面风景布局,是浓厚的老城区风格。比如街道的宽度,不如想象中那么畅通,规模更是被刻意缩小。对比之下,整个黄鹤楼南路沿线的街道和巷子都是这样的风格,老城区的状态看着并不顺畅,一座座旧建筑,看似毫不起眼,但动辄几十年的房龄,看着也确实是老房子无疑。一面对着正在动工的马路,一面与近在咫尺的黄鹤楼与蛇山对应,烘托出的氛围十分古朴。想到很多年前也在此路过,那时候看到的九龙井正街就是如此,对比现在没有丝毫改变。

迈步进到九龙井正街里,老房子和拆迁的痕迹慢慢浓厚。主要是先有老房子,其次才有拆迁,拆迁与老房子紧密相连,譬如路口的梧桐树下,一栋大房子,已经被拆得七零八落。大房子地基还在,周围挡板封闭的面积扩大,挡板下的杂草长势疯狂,看得出拆迁的时间跨度不小。由于拆迁的存在,这里已经看不到街道的面貌,变成一条狭窄的巷子。站在地势高处,那栋老房子的主体还在,顶层往下,砖墙坍塌,边上停着挖掘机,只要再加力发掘,很快就能推倒成废墟。

拐过这个口子,九龙井正街前面出现一个“x”型的岔口,同样有面临拆迁的区域。临街的是一栋小洋房,砖瓦结构,有步梯通到外面,喷涂有水泥和石灰,成色老旧。洋房的主体只剩下一层,上面长着杂草,还盖了雨棚;有几只狗趴在上面晒太阳,见到路人也懒得搭理。从房子的步梯上去,中间区域刷了一层标语,上面写着“创建和谐居住小区”;底下丢着一只水桶,油漆味道很浓。

走到前面去,拆迁的范围更大了。平地上的数栋一层小房子,全部被推倒,上面长满了杂草,还丢着垃圾,中间留出一条明显的过道,也是之前的巷子。巷子的路面是黑色的,拆迁的范围是白色的,水泥渣子与砖头堆积,不知道会做什么处理。在冬日光线下,照着泛白的区域,炙烤出难闻的味道;几棵行道树的叶子已经泛黄,保留着它们,可以大概猜出原来的巷子走向以及生活区的范围。随着大型作业机械的入场,改造的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有意思的是,再向东边走去,九龙井正街拆迁的面貌戛然而止,巷子正常拓展。可以窥到,巷子很窄,只有两三米,勉强有一辆机动车,车子擦着左右住户的门窗而过。能开到这里面的司机,不是住户就是租户,且居住的年代不短;他们搬着生活用品向前走,不知道要怎样离开。车子走后,巷子又空荡荡的,没有居民也没有小动物,恢复到了该有的安静。

和西段的拆迁环境比,九龙井正街的东段,其实是在改造。有一栋裙楼已经被施工的围挡包围,外墙在装饰,而楼栋通道正常开放,居住的人出入自如,好像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从一边的老旧裙楼看去,老房子的装修,还是木质的窗台与大门,抽油烟机的污渍、复杂的电线和电线杆,成为标志性的老旧元素。经过改造,这条九龙井正街的面貌一定会更加和谐美好。(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

1 阅读:1016
评论列表
  • 2023-12-17 02:43

    老武昌的历史都被拆没了~

  • 2023-12-29 11:00

    附近还有个名叫“梳妆台”的老巷子。

  • 2023-12-29 13:38

    拆了好。新的不来旧的不去。城市发展就得大刀阔斧吗。

喵星人日记

简介:专注旅游随笔文字,记录美好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