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王朝:考古又一重大发现,夏朝果然只是第二王朝

诸史 2024-03-14 23:15:47

以尚书看,全书共分为四篇,分别为虞书(其中包括尧典、舜典)、夏书、商书、周书,因此中国第一王朝是虞朝,距今4100年以上,而不是史记中的禹夏。

除了尚书,先秦之际多有“虞夏商周”的表述,即将虞朝与夏商周并列论述,比如《国语》记载“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等。

如此种种,无不表明虞朝才是中国第一王朝!但问题是,史记不谈虞朝,近代以来西方更是否定夏朝,否定尚书对虞夏记载的可信度等,那么虞朝到底存不存在呢?对此,近些年的考古取得重大发现,印证了又一历史。

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上世纪80年代左右,在山西临汾襄汾,考古发现“陶寺遗址”,距今4300—3900年。该遗址普遍被称为“尧都平阳”、“最早的中国”等,是一个没有争议的、礼乐制度相当完备的王权都城。但近年来新的考古发现,比如以下三点,让人可以看到一个比夏朝更早的王朝。

首先,在山西临汾、襄汾、侯马、曲沃、翼城、绛县等,发现陶寺类型的遗址75处,规模多在1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陶寺遗址已达300万平方米,是毋庸置疑的都城。因此,陶寺王权统治范围很广,且下辖多个城邑!

其次,位于临汾侯马市到陶寺遗址的途中,考古发现只有千平的“周庄遗址”。该遗址非常奇特,就是不具备生产功能,但垃圾坑里出土的做饭器具却特别多!学者何驽推测应是“驿站”,负责迎来送往,流动人口很多,常住人口很少。

因此,周庄遗址应是中国迄今考古发现的第一驿站,背后说明陶寺王权不仅已有中央与地方关系,而且说明当时中央与地方往来频繁。

第三,前几年调查发现,以陶寺遗址为中心,汾河以东、塔儿山以西的10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南北存在两大遗址群对陶寺遗址形成了拱卫之势,其中周家庄遗址聚落主体近300万平方米。更重要的是,遗址群中的超大型遗址(犹如如今省城),并非逐渐壮大的,而是一出现就是超大型的中心聚落。

因此,陶寺王权的京畿地区力量非常强大,且有着明确的规划。周礼记载“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等,陶寺王权印证了这一记载。那么,如此强大的一个中心王权,外围焉能没有大量臣服或依附的部落或诸侯国?

陶寺已有中国概念

更为重要的是,陶寺遗址还出土了一把圭尺,可以证明当时已有“中央之国”——中国的概念,结合上述考古发现,陶寺王权自然就是统御多个诸侯或部落的王朝。

2002年,在陶寺遗址王族墓地中,出土了一把“木胎漆绘圭尺”,其中第11格刻度非常突出,从头端到此刻度39.9厘米。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何驽指出:按照一尺25厘米计算,39.9厘米的长度,说明第11格刻度的长度近乎1.6尺。

巧的是,中国古代对“地中”的标准,是以夏至正午日影长度衡量,周礼记载是“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周髀算经记载是“夏至之日日晷一尺六寸”,清华简中有上甲微“测影追中”,将之定在了一尺五寸的嵩山。可见,商族先公上甲微之前,地中标准是“一尺六寸”,而这恰好符合陶寺遗址的影长。

因此,陶寺出土的这把圭尺,上面特别的第11格刻度,不是无缘无故的突出,背后代表陶寺王权认为自己身处“地之中央”。由于陶寺早已进入国家阶段,而当“地中”与“国家”结合,就必然产生“中国”——“中央之国”的概念!

既然陶寺王权已是“中国”,那么以上述考古发现来看,必然不可能只控制陶寺遗址与周围两座遗址群,势力或影响力必然还会向外扩展,由此就会形成一个以陶寺王权为核心的持续数百年的王朝。以史书记载来看,极有可能就是虞朝。

余论

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三点值得一谈:

首先,陶寺遗址展现的王朝,到底是不是史书中的虞朝,还不能武断的下结论,但可以看到的是,夏朝不是中国第一个王朝。

其次,陶寺遗址中晚期出现重大变故,政权被外来势力颠覆,而这一段时期,恰好是帝舜与夏禹交替时代,政局处于动荡之中。

第三,尽管陶寺遗址还存在诸多谜团,但却又暗合尚书等对这一时期的记载,因此西方否定尚书与尧舜禹夏历史显然过于武断。

参考资料:《何努——在陶寺遗址中寻找尧舜》、《周礼》等

72 阅读:34310
评论列表
  • Amani 36
    2024-03-15 22:07

    “史记不谈虞朝,近代以来西方更是否定夏朝”。想想多么可笑!中国人的历史要欧美白人承认和肯定 。

    心若琉璃 回复:
    白皮的全是伪史,文明也是从唐宋后偷中国的,到了明未才开智,所以为了抬高自己打压中国,伪造了希腊,埃及历史,什么古巴比伦,亚历山大,亚里士多德更是扯谈,全是偷中国科技文化安在某一人头上造出一个所谓的历史人物
    血手人屠 回复:
    其实就是有万年历史怎么样? 还是看现在和未来才是有用 文化断了 也就是断了 就算我曾曾曾祖父是皇上和我现在挣三四千 有关系吗?
  • 2024-03-16 02:38

    史记怎么没有唐虞记载,在史记,十二本纪,殷本纪里有原话,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这个契,是殷契,是殷商始祖,也是黄帝轩辕的曾孙。虽然对于唐和虞没有专门记载,但是个人从这段记载推测,虞朝很可能就是黄帝轩辕这一门,

  • 2024-03-15 11:25

    唐虞唐虞,那么在虞之前应该还有个唐朝的呀!继续挖…

    小龙虾 回复:
    神话-唐尧-虞舜-夏禹-殷商
    夏天行 回复:
    有一定道理[点赞]
  • 2024-03-16 05:58

    陶寺遗址的发掘,说明中国在夏之前已经进入了国家政权文明时代了

  • 2024-03-16 06:35

    如果另一个字是命,结合起来就是文命。大禹,姒姓,夏氏,名禹,字文命。也仅仅是夏代初期的遗址吧!

  • 2024-04-24 20:22

    大型人员聚集地,必须有人种植,古代符合条件的只能是长江,如汪芒氏,治水不如说救灾。第一个朝代帝都应该在安徽或者江苏。[得瑟]

    用户17xxx77 回复:
    你就不看西方历史。根据西方历史,你第一句话就是错的
  • 2024-03-18 19:48

    是一个时代,而不是朝代,商朝的国土面积也不大,一直到周朝才有改观

  • 2024-04-07 20:53

    唐尧开始,但那时候应该算是松散部落联盟。至春秋才有王侯,始皇称帝。

  • 2024-03-18 13:03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

  • 2024-04-19 15:29

    炎黄子孙!华夏大地!解出这两句就完全了我们的祖峰。[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就像周易就是各自看解。专家看法平民看法又不一样

  • 2024-03-19 10:01

    西方不想中国处处第一

  • 2024-03-27 16:40

    陶寺遗址的硬伤是没有青铜器,就这一条就让遗址性质拉了一个档次

    用户17xxx77 回复:
    西方历史直接从空手跨越到铁器,都被西方证明了
    用户66xxx52 回复:
    你厉害,我也明确告诉你,青铜爵是一个时间段,且正好处于夏晚和商早期。挖出来的时间不能确定为生产时间。
  • 2024-04-17 11:32

    尧舜禹之前还应该有女娲。传说终究会实证。

  • 2024-04-26 09:53

    每个朝代失败后都往南跑。炎黄之争炎帝落败往南跑,保留至今的证据是南方管河流叫江,炎帝陵在湖南炎陵县;舜帝落败后往南跑,葬于湖南永州九疑山;大禹失败后往南跑,葬于浙江绍兴。

  • 2024-06-01 14:27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 2024-03-22 18:28

    最早的中国指洛阳。别恬不知耻的碰瓷了

  • 2024-04-08 20:58

    说白了都是黄帝的子孙 不管哪一朝都是一家人

  • 2024-03-20 08:55

    洛阳人说都是他们的[呲牙笑]历朝历代都是在洛阳建都的[思考]

  • 2024-03-29 15:29

    唐虞夏商周,夏老二都算不上!

  • 2024-04-06 06:45

    等哪天又会啪啪打这些专家的脸

  • 2024-04-01 07:36

    虞朝是存在于夏之前

  • 2024-03-17 09:37

    为什么中国的事要看西方人的眼色?

  • 2024-05-10 13:13

    夏在哪

  • 2024-05-19 09:22

    你们拿出证据不是打西方专家的脸,他们仅靠口头传说都能将人类文明向前推进几十万年

  • 2024-03-17 09:14

    唐叔虞

  • 2024-03-18 06:18

    唐尧虞舜夏商周!

诸史

简介:从历史百家的角度,捕捉人生的精彩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