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担任教育部副部长,1966年被派到北大,解决聂元梓造成的问题

悟空谈历史 2024-05-10 07:30:32

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爆发,在这之后,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成立,作为一个抗日救国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致力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曾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他的名字叫张承先。新中国成立后,张承先长期从事文教方面的工作,担任了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那么,张承先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后来又过得如何呢?

张承先出生于1915年,山东省青州府高苑县人,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早年时期,张承先主要在家乡的县城读书,1930年,他考入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前往济南读书。也是在济南读书期间,张承先广泛阅读进步书籍,逐渐觉醒了爱国主义思想,并开始参加各种爱国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张承先参加了各种抗日救亡运动,他也因此受到反动派的迫害,被迫离开济南,前往北平继续求学。1933年,张承先考入北京师大附中,期间,他继续参加各种爱国运动,并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6年2月,张承先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3月,他加入了共青团,5月,张承先转为正式党员。

也是张承先入党的这一年,他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并在清华大学从事地下工作,秘密发展党员,壮大组织力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承先返回山东,活跃在鲁西北一带,坚持敌后抗战。那段时期,张承先团结群众,以游击战的方式活跃在平原地区,不断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张承先担任了冀鲁豫二地委书记等职务,继续在鲁西北一带从事革命斗争,在支前参战、动员有志青年参军参战以及土地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张承先担任了平原省委宣传部部长、华北局宣传部副部长等职务,致力于新生政权的巩固。1966年,“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北大的聂元梓在食堂张贴了全国第一张大字报,批判教育系统的干部。这张大字报张贴之后,经过宣传媒介的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国各地也纷纷效仿,“十年特殊时期”逐渐走向了高潮。

6月4日,北京市委派出了以张承先为首的工作组前往北大,解决聂元梓造成的问题。不过,张承先到北大后,形势的变化很快就超出了他本人的预料,在这之后,张承先也受到了批斗,身心受到极大的迫害。

虽然身处逆境,但张承先坚贞不屈,勇敢地与造反派作斗争。粉碎“四人帮”后,张承先重新复出,担任了河北省委常委、省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那段时期,张承先努力消除“四人帮”在河北的影响,配合省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层面,为后续河北省的改革开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9年之后,张承先陆续担任了国家科委副主任以及教育部副部长等职务,投身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建设,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晚年的张承先主要生活在北京,于2011年因病去世,享年96岁。

0 阅读:79

悟空谈历史

简介:带你看沧海桑田、如梦似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