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大博弈,周恩来取得了他外交生涯中登峰造极的成就

史说新域 2023-12-03 11:39:25

作为中国首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无疑是新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外交家。而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是周恩来外交生涯中登峰造极的成就。

历史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边界领土的争端,中国和苏联、印度等周边国家的关系都弄僵了。美国依然是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头号敌人,中国安全受到的威胁与日俱增。

周恩来曾对外国记者说:“假设一下,苏联军队直接开到黄河北岸,美国人开到长江南岸,日本占领山东省的青岛,而印度也参加进来占领西藏!”如果假设成为现实,那将是灭顶之灾。

60年代末,周恩来和毛泽东不谋而合,都迫切期盼尽早解除国家所受到的铁桶似的包围。要解除国家安全所受到的威胁,关键还得从中、美、苏这个世界大三角上做文章,在三方大博弈中寻求至少与美、苏两国中的一个达成关系的缓和。

苏联是中国最大的邻国也是最大的心腹之患,它可以在30分钟内突袭并摧毁中国的核力量,同时它在中苏边境布置的兵力多达四十多个师。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中国执行比赫鲁晓夫更强硬的敌对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与苏联缓和关系显然很难。

美国呢?美国在和苏联的军备竞赛中,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在封锁和孤立中国的过程中,没有把中国拖垮,越南战争又无取胜把握。

为了打破被动局面,美国总统尼克松从切身的利益出发,想把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当作他竞选连任总统的重要筹码。

于是,美国向中国频送秋波。先是美国驻波兰大使向中国驻波兰使馆表示恢复两国大使级会谈的意向,后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在1970年秋约见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时说:“如果说我在死以前有什么事情可做的话,那就是到中国去……”这年11月,尼克松还通过当时巴基斯坦总理捎口信,表示要与中国友好。

在三方大博弈的世界局势下,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周恩来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他对美国的态度作出了积极的回应。

当他收到中国驻波兰使馆有关美国要求恢复大使级会谈的电讯后,立即回电中国驻波兰使馆嘱其响应。

他看着发来的电报稿欣喜地对毛泽东说:“找着门道了,可以敲门了,拿到敲门砖了!”

为了表示中国对美国的态度,在周恩来的安排一下,1970年国庆节,周恩来请美国记者斯诺夫妇上天安门城楼,站在毛泽东身边,检阅国庆游行队伍。这就给中国人也给美国人一个明确的暗示,中美之间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

1971年,周恩来协助毛泽东导演了“小球转动大球”的精彩一幕。他们利用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举行的机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在比赛结束后来华访问。

小小乒乓球震动了地球对面的美国,也震惊了全世界。尼克松当天晚上就召开了特别会议。然后,16名美国运动员组成的代表队通过香港的罗湖桥,担负起“先遣队”的特殊使命。

4月,周恩来接见了美国乒乓球队,一开始就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表达他的欢欣之情,他充满信心地说:“中美两国,人民过去往来是很频繁的,以后中断了一个很长的时间,你们这次应邀来访,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伴随着巨大的宣传攻势,这次活动无异于给基辛格的来访注了一针兴奋剂。

7月9日基辛格这位神秘的西方人从伊斯兰堡起飞,开始了他的“波罗行动”。

到北京后,他和周恩来进行了17小时的会谈,基本上完成了尼克松访华的前期工作。

当他涉足中国国土时,不禁以一个初次来华的旅游者的口吻说:“中国是一片美丽的、但对我们来说却是神秘的国土。”

周恩来立即纠正道:“你会发现,它并不神秘。你熟悉之后,它就不会像过去那样神秘了。”

10月,基辛格第二次来华安排尼克松访华最后的细节,并与周恩来就中美联合公报达成了共识。他离开北京前,周恩来用英语对他说:“欢迎你迅速回来共享谈判的愉快。”

1972年2月17日,尼克松在北京冬天料峭的寒风中走下飞机,与周恩来握手。

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同尼克松就中美关系正常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实现了中美最高领导人的直接对话,也取得了他外交生涯中登峰造极的成就。

29 阅读:2703
评论列表

史说新域

简介:分享尘封史事中那些有温度、有趣味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