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被处死后,雍正如何处理他的妻子、女儿的?

丁丁的慢时光 2023-02-27 16:57:01

提起大臣年羹尧,相信对清宫剧感兴趣的朋友们,一定不会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

《雍正皇帝》、《宫锁心玉》、《步步惊心》、《甄嬛传》……在众多清宫剧中,我们都能够看到年羹尧的身影。

大家都知道年羹尧可是一个传奇人物,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敢做敢当,打仗对他来说根本不在话下。

凭借优秀的作战能力和忠心耿耿,年羹尧屡立战功,成为了雍正皇帝最器重的大臣。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地位的升高,年羹尧一改往日的态度,变得嚣张跋扈了起来,甚至连雍正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这样目中无人的态度,不仅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还给自己的家人,也带来了无妄之灾。

雍正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年羹尧被处死,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众所周知,大臣犯了重罪,都是要诛连九族的。那么像年羹尧这样重臣犯死罪之后,皇帝会怎样处理他的家人呢?这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01

年少有为

年羹尧家族祖上世代为官,年羹尧的祖父年仲隆和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都是朝廷官员,年羹尧自然也继承了家族的优秀血脉。

在年羹尧很小的时候,家里的长辈就断定他将来一定大有出息。

年羹尧在家里排行第二,和上面的哥哥不同,年羹尧志向明确,那就是像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一样进朝为官。

为了能实现自己的志向,年羹尧自小便熟读诗书,为有朝一日能够顺利进入朝廷而做准备。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年羹尧考中进士,这个时候年羹尧仅仅只有二十岁。

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能够打败众多优秀的竞争者脱颖而出,年羹尧称得上名副其实的年少有为。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年羹尧又先后参加了会试和殿试,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中三甲第218名,凭借着这次的好成绩,年羹尧和其他几位新进进士一同进入翰林院学习。

这之后不久,年羹尧被派到四川做官,担任四川巡抚一职。1718年,年羹尧又升职成为了四川总督。1721年,年羹尧又成为了川陕总督,主管西南地区。

在四川任职的这些年里,年羹尧励精图治,把四川治理得井井有条,康熙皇帝非常赞赏年羹尧在四川的功绩,多次称赞年羹尧,年羹尧自然也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多次帮助皇上平息边境战乱。

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时候,正是因为多亏了有年羹尧才能顺利平息这场战乱。

在此次战争中,年羹尧的沉着冷静和骁勇善战,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也赢得了康熙皇帝的认可。

02

如日中天

1722年,康熙皇帝驾崩,远在外地的各位皇子,从各地赶来为皇帝奔丧,此后便是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

在此次夺嫡事件之中,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禛胜出,继承了皇位,也就是我们熟知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刚继位的时候,面临的困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对内面临着其他皇子的虎视眈眈,对外面临着边境的外敌入侵。

作为一个刚刚继位的皇帝,雍正皇帝在朝中没有雄厚的势力,皇位无法得到稳固。

就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年羹尧站了出来,在雍正皇帝夺得皇位和稳固皇位的过程中,年羹尧立下了汗马功劳,控制了十四阿哥的军队和粮草,铲除了重大的威胁,帮助雍正皇帝坐稳了皇位。

年羹尧拥立有功,雍正皇帝心中一直牢记着年羹尧的功劳,况且年羹尧是前朝的重臣,理应对其多加重赏。

于是,雍正皇帝封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管理西南西北边境的一切事务。

此后多年里,年羹尧多次平叛西部边境的战乱,帮助雍正皇帝立了大功,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战功牢记在心,封年羹尧一等公爵位,年羹尧多年驻扎在西部边境,深得雍正皇帝的喜爱和认可。

此时的年羹尧,可谓是如日中天,在整个朝廷之中,年羹尧是最得皇帝喜爱的大臣。

遇到棘手的事情,雍正皇帝还会主动找年羹尧商议,寻求年羹尧的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雍正皇帝对年羹尧的信任。

随着年羹尧的封官加爵,年家整个家族的地位,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年家上上下下,从老到少,从里到外,甚至连丫鬟和仆人,都得到了雍正皇帝的封赏。

就在这个时候,年羹尧的妹妹入宫为妃,成为了雍正皇帝最喜爱的贵妃,这对年家来说更是一件“亲上加亲”的大喜事,有了雍正皇帝当亲戚,年家可谓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此时,在整个朝廷之中,任何人都要对年羹尧礼让三分,任何人都要看年羹尧的眼色行事,就连雍正皇帝做事之前,也会顾及到年羹尧的颜面。

年羹尧可真是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03

跌落神坛

“山雨欲来风满楼”年羹尧虽然立了大功,在朝中的地位得到了大大提升,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年羹尧的嚣张气焰。

年羹尧的后期嚣张跋扈的性格,注定了他之后的悲惨命运。

或许是被自己的功劳冲昏了头脑,又或许是被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迷惑了双眼,年羹尧开始变得恃宠而骄,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甚至对雍正皇帝都曾多次出言不逊。

在和朝廷中的其它大臣交流的过程中,年羹尧的态度十分嚣张,把其他的大臣当作下人和奴仆一般使唤。

碍于年羹尧的面子,其他王公大臣对于这样的态度,是敢怒而不敢言,背地里都在暗暗抱怨。

除此之外,年羹尧还特意找人把自己的功绩都记录了下来,还装订成了册子,这远远超过了一个臣子所应该涉及的范围。

年羹尧的这种一而再再而三逾矩行为,无疑是在挑战皇帝的权威。

在面对皇上圣旨的时候,年羹尧时常不以为意,这让雍正皇帝对此感到十分不悦。

这样的行为,放在其他大臣身上早就应该被杀头了,可年羹尧有功在身,年妃又正得宠,雍正皇帝只能对其礼让三分。

年羹尧的举动,引起了整个朝廷的强烈不满,之前和他较好的大臣们,都纷纷远离了他,其他众多大臣也都暗自在背后议论他。

在整个朝廷之中,年羹尧失去了人心,也失去了日后为他说话的力量。

看到年羹尧的处境,雍正皇帝念及曾经的旧情,多次旁敲侧击地提醒他。

可此时春风得意的年羹尧,哪听得懂雍正皇帝的弦外之音,他的一门心思都扑在享受名利带来的快乐,岂能善罢甘休。

年羹尧入京的时候,廉亲王胤禩前来迎接,并要求前来迎接的百官都跪拜迎接年羹尧,这样的礼节,是仅仅只有皇帝才能够享有的,在场的官员虽不情愿,但也只能顺从。

年羹尧看到这样的情景,并没有受宠若惊,他没有急着让大家平身,也没有下马,只是默默享受着这一切。

见到皇帝之后,年羹尧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做派,不下马跪拜皇帝,反而在马上简单礼拜,直到雍正皇帝走到了他面前的时候,年羹尧才仿佛大梦初醒,拜见皇帝。

年羹尧这样的行为,引起了雍正皇帝的强烈愤怒,要知道,皇帝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尊贵的人,大臣一旦功高盖主,等待着他的就是天子的震怒和惩罚。

在此之前就有许多官员向皇帝进谏,请求皇帝处理年羹尧,灭掉他的嚣张气焰。

朝廷中的很多官员,虽然对年羹尧有强烈的怨气,但是碍于皇帝的情面,他们都敢怒而不敢言,雍正皇帝心中自然清楚。

雍正皇帝等待的是一个时机,等待一个能够顺理成章地处置掉年羹尧的时机。

不久之后,这个时机终于到来了。

在一次节日的文章中,年羹尧把给皇上的贺词写错了字,雍正皇帝就借着这个理由,彻查了年羹尧,列出了他的诸多罪状,揭发了他的行为,并因此降了年羹尧的职。

在年羹尧的罪状之中,有很多都是死罪,看到这些罪状之后,年羹尧心中自然清楚此次难逃一劫,等待他的结局必然是处斩。

1726年,年羹尧知道自己大势已去,选择了在牢狱中自尽。

年羹尧的死,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谁能想到曾经风光一时的年羹尧,就这样被曾经最信任他的雍正皇帝处死了。

借着这个机会,雍正皇帝不仅铲除了年羹尧,连年羹尧的同党人员也一同铲除了,和年羹尧有关的人员,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除掉了年羹尧这个心头大患,雍正皇帝才真正的放下心来。

众所周知,年羹尧所犯的大罪很多都是死罪,甚至有一些需要株连九族的,那么雍正皇帝最后会怎么处置年羹尧的家人呢?

04

殃及无辜

很多人都觉得年氏家族此次注定难逃一劫,毕竟年羹尧犯了如此大罪,理应接受惩罚,但实际上年羹尧一家并没有株连九族,反而只有几个人被处死,剩下的人都只是接受了相应的惩罚。

这一切都还要归功于年羹尧的妹妹年妃,作为皇帝最宠爱的妃子,年妃在此次事件中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要株连九族的话,年妃必定也脱不了干系,雍正皇帝怎能让自己的妃子,受到牵连呢。

可是话虽这么说,如果年氏家族不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势必不能服众,雍正皇帝的威严也一定会受到影响。

这样的局面让雍正皇帝进退两难,最终他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那就是分开处置年家人。

对于年家的女眷和小孩子,雍正皇帝决定网开一面,毕竟这一切都是年羹尧惹出来的乱子,与家中的女人小孩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对于他们,雍正皇帝决定不为难他们。

年羹尧的妻子觉罗氏是名副其实的皇族,对于这位亲戚,雍正皇帝自然是不可能痛下杀手的。

年羹尧事发之后,雍正皇帝将觉罗氏遣返回了娘家,此后一生便在娘家安然度过了。

年羹尧的女儿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此之前,年羹尧的女儿与另一位门当户对的才子订了亲事,可是事发之后,对方马不停蹄地就把亲事给退了,此后也没有敢向她提亲的人出现,孤独终老了一辈子。

雍正皇帝对于家中的女眷网开一面,但是对于剩下的男丁,雍正就没有那么心慈手软了。

年羹尧一共有十一个儿子,但是除了几个儿子之外,剩下的儿子都还年幼。

对于幼儿,雍正皇帝自然是不会追究的,但是对于那些已经成年的儿子,雍正皇帝必然不会放过。

年羹尧的大儿子名叫年熙,从小便体弱多病,在年羹尧被处斩的前一年,年熙就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幸离世了。

对于这个长子,年羹尧一直心中有愧,直到临终前都始终保有遗憾。

年羹尧的二儿子名叫年富,相比较于大儿子年熙,年富更像自己的父亲。

年富从小便学习兵法,学成之后就一直跟随着父亲,辅佐父亲,对于这个二儿子,年羹尧十分器重。

不过这份器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害了年富,由于年富在年羹尧入狱期间,一直为父亲四处奔波,引得雍正皇帝勃然大怒,处死年羹尧之后,皇帝立刻就决定了处死年富。

年羹尧剩下的几个儿子,皇帝也没有过于为难,让其他的亲戚收留了他们,甚至连他们之后的仕途,也没有过度干预。

对于年羹尧一家,雍正皇帝可以说的上是有情有义了。

作为雍正皇帝最信任的臣子,年羹尧本可以尽自己的全部能力,全心全意辅佐皇上,而且他确实也有这个能力,如果按照皇帝给他安排的路线,他一定能够一辈子衣食无忧,享尽荣华富贵。

可惜的是,他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歪门邪道上,不但没能帮助雍正皇帝,反而处处与他作对,得罪了那个最欣赏他的人,这就注定了他的悲惨命运。

0 阅读:206
评论列表
  • 2023-02-27 21:18

    不想当皇帝的臣子不是好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