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在嘉兴

自由人老丁 2024-05-13 02:07:51

在网络上看见一句话,说是作家毛姆所作:心软和不好意思,只会杀死自己;理性的薄情和无情,才是生存利器。作家毛姆,我想一般爱好文学的人都知道,他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也是必读的作品。但是,这句话是不是他所写就不得而知了。近日在嘉兴的见闻就让自己也体会了一下,理性的薄情和无情,才是生存利器。

嘉兴,一个红色小船的故事,一个走向中国甚至是走向世界的力量在此崛起。传奇的城市在发展中有了自己的血脉传承:坚强、公平、正派,力量感十足。来到嘉兴已经两次,以前都是办理案件,第三次却是旁听庭审。第一次和普通人一样,经过安检后,安安静静的坐在旁听席,看待开庭。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程序,熟悉的公诉人、法官、辩护人。女公诉人铿锵有力的指控,辩护人有理有据的辩论,法官居中的主导,一切井然有序。

也许是案件比较复杂,一庭居然程序没有走完,需要再次开庭。当法官落槌宣布休庭,带走被告人的那一刻,他们的家属爆发了情绪,不能克制,哭嚎声一片。经过安抚和劝告,一一离开了法庭。但是,在我的心里已经不能平静。这样的情景曾经历历在目,更是不止一次。为什么以前总是能做到漠然待之,合理合法的处置,而现在却看不得这样的场面,只有自己尽快独自离开。是一个人心软了?还是同情心在上升?思考之间就明白了是自己角度的问题,或者说是角色的原因。因为以前都是坐在那个公诉席上,站在那个代表和维护法律地位的地方。所以,需要理性和无情!需要看不见眼泪!

一个人从事一个职业久了就会形成职业习惯,有的人贬义为职业病。有的人自始至终就做一个工作,那么他的职业习惯就比较单一。有的人更换了不同的工作,就会有不同的职业习惯的影子。从参加工作到如今面临退休,就更换过一次工作。从一个行政执法人员转变为一个专业的法律人士。职业习惯有着浓厚的管理和惩治成分。总是以怀疑一切的眼光看待工作中发生的事以及法律的相对人。对待嫌疑人、被告人总是合理合法,几乎很少合情。常年形成的习惯,合乎法律规定为第一,理性而公正的对待案件涉及的人和事。就记得刚刚做了法律人,最高检检察长张思卿那句话: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事。一句话就贯穿了近三十年的检察事业。如此,一直没有丝毫的后悔和怨言。

或许在退休之后又将更换一次职业。翻开那张已经泛黄的证书,抚摸着1995年取得的律师资格证,不得不回忆起往昔的努力和汗水。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又会走上法庭,却是公诉人对面的辩护席,因为不想看见更多的委屈的泪水。或许那时候才能从一个做事合理合法的人转变为一个合理合法合情的人。因为我始终相信:善良比仇恨更伟大,善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让人更高尚,善良会让你从事的职业一直欢愉有余。

0 阅读:7

自由人老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