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连败于第7军,遭华野上下质疑,5年后陈毅将该军军长抓来枪毙

陶陶读历史 2024-05-21 12:37:03

1951年8月24日,原国民党第七军军长李本一被革命群众押送至安徽省皖北人民法院公审,在数万人的声讨声中,李本一最终被判处死刑,并于当天执行枪决。这个作恶多端的刽子手,就像一个破麻袋一般颓然倒地,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自红军时期以来,我军几乎从未处决国民党高级将领。而李本一,却成了这个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李本一还是三野司令员陈毅专门从四野那里要来的。那么李本一和陈毅以及他所率领的新四军、第三野战军,又有什么样的恩怨呢?

桂系第七军,是国民革命军的功勋部队,是新桂系起家的资本,也是李宗仁、白崇禧在军、政两界纵横驰骋的最大依仗。因其在北伐战争中的卓越功勋,第七军也有着“钢军”之称,与叶挺独立团所在的“铁军”——第四军交相辉映。

李本一是广西容县人,出身于一个贫苦人家。18岁时,李本一入伍当兵,他作战勇猛、经常身先士卒,所以他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手指皆被打断。而断指,也成为辨认他的主要特征。

因其功勋卓著,李本一得到了白崇禧的赏识和提拔,并被送往军校深造。到了抗战时期,李本一已是第171师513旅1026团的上校团长了。

在淞沪会战中,第七军在日军的炮火下伤亡殆尽,李本一的1026团几乎是“钢军”之中少有的还保存有战斗力的部队。作为后卫,李本一死守嘉兴不退,硬是让第七军残部撤出了战场。打到最后,1026团仅剩200余人。

淞沪会战后,第七军元气大伤,遂被,转移到大别山打游击,以图恢复元气。李本一先后担任过安徽省第5行政区督察专员,皖东游击队司令、第5战区第10游击纵队司令、138师师长、176师师长、第7军副军长兼171师师长。

在六年的大别山作战中,李本一打日本人打得猛,但对与新四军搞摩擦更为热衷。特别是皖南事变之后,李本一积极参与对新四军根据地的进剿。在摩擦之中,李本一对共产党的抗日军民毫不留情,采取了残酷的三光政策。仅在皖北,就有3万余新四军以及百姓死于他之手。

新四军军长陈毅曾多次嘱托张云逸致书于李本一,希望他停止摩擦,共同抗日。但李本一怙恶不悛,始终持有反动立场。由此,新四军与桂军结下了深仇大恨,从抗战胜利后到内战爆发前,新四军、山东八路军与桂军摩擦不断,战火始终没有停息。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军正式交手。为了逼蒋求和,毛泽东提出了南线出击的战略。根据这个计划,山东解放区将执行外线出击的战略,向南发展。秉承毛泽东的命令,陈毅决定先攻打由桂军第七军驻守的泗县。

泗县城只有两个团的兵力,城防也不算坚固,打起来有把握。而且参谋处普遍认为桂军是杂牌军,不像中央军装备那么好,是个相对好捏的软柿子。

然而真交上手却发现,桂军属实不好对付,装备虽然不是顶尖,但是强硬程度却远超中央军。而在泗县附近,就潜伏着陈毅的老对手——李本一。

根据参与攻城的山东野战军第八师指导员回忆:

“桂系虽然装备一般,但皆为老兵油子,枪法极准。”

战后被评为救护模范的卫生员孙伯启抢救了300多个伤员,这些伤员全都是一枪致残。

当时天降暴雨,道路泥泞,我军攻城举步维艰。桂军凭借着坚固堡垒,拼死抵抗,死战不退,我军虽伤亡累累,却始终打不开局面。

而就在这时,李本一带领援军紧急杀到,攻势完全逆转。敌军切断了第八师城外部队与入城部队的联系,全局陷入了被动。

山野参谋长宋时轮见状,只得命令攻城部队退出战斗,撤往江苏宿迁等地休整。是役,山野歼敌3000多人,自身伤亡2000多人,担负主攻的第八师伤亡最重。整个部队士气低落,师长、政委走到哪里,都有高声叫嚷:“丢脸啊,从来没有打过这种窝囊仗。”

张震后来回忆:“第七军是桂系主力,老兵多,老乡抱团,军官很有作战经验,真不好打。”

战后陈毅对此战进行了总结,并特意提到了桂军的顽强:

“桂军很顽强,是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硬不缴枪,真是蛮子蛮打,非打死不缴枪,伤兵还拿枪打你,伙夫挑起担子逃跑还骂“丢你妈”,你捉他,他放下担子就用扁担打。他们不做工事,一到村子排长就用刺刀在围墙上划几个圈圈,以重机枪架起来打,通通通都成了枪眼,十几分钟就把阵地摆好了,射击非常准确。”

“他们都是老兵,有些营连长还是黄埔时代的学生,他们把我们看作异族,封建团结很厉害。”

与此同时,他还咬牙切齿地提到了桂军军纪的败坏以及对人民的戕害:

“他们战术很好,但是纪律很坏,打开每个碉堡,都关着三四个老百姓的姑娘。”

如此凶悍的敌人,打垮他们一个堡垒,就要伤亡二三十人,消灭他一个营,就要伤亡四五百人,消灭他一个团,就要伤亡上千人,要付出巨大代价。

后来刘邓大军在大别山面对国民党军的围剿时,特意制定了减低顺序:“先打最弱之保安团,次打较强之中央军,最后打最强之桂军”。

粟裕也曾说:“要分清国民党军中哪些是精锐,一看装备,美式装备肯定是精锐;二要看口音,广西口音的部队一定也是精锐部队。如果既有美式装备,也有广西口音,那绝对是国民党军中最精锐的。”

桂军作战强硬。即便打了胜仗,我军自身伤亡也不会小,而且缴获还少,其俘虏的士兵更难以补入部队。因此在后来的战斗中,华东野战军都极力避免与桂军交战。

明明避免与桂军作战,但桂军却如跗骨之蛆一般追着你打。1946年8月,薛岳率领74师、第七军等数十万兵马,气势汹汹地向山东解放区杀来。薛岳此战的目的,是为了夺取山东解放区和华中解放区的连接点——两淮解放区。

按照薛岳的计划,精锐的74师将被拆分,配属于其他部队,到达作战地点时再会合,其主要目的是攻占两淮。而第七军则作为疑兵,佯攻泗县、沭阳,吸引陈毅、宋时轮的注意力。

到了战场上,陈毅果然被薛岳的计划所迷惑,以为国民党军将要北上山东,因此他忽略了两淮,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第七军之上。

而第七军完全把佯攻变成了“真攻”,仅用数天时间便攻占了泗阳县,就地组织起防御,堵住了山野南下的道路。就在这时,74师突然兵合一处,从第七军身后杀出,掉头南下,直扑淮阴。

刹那间,战局的平衡被打破。在74师如同排山倒海一般的攻势之下,两淮遭遇猛烈的打击。陈毅心急如焚,急欲南下救援,然而第七军就第四首,山野始终无法取得突破。而遭受猛攻的两淮根据地,也始终没有等来援军。最终两淮失守,华中根据地和山东根据地的联系完全被切断。

战后陈毅的指挥受到了很大质疑,甚至差点被徐向前所替代。在检讨两淮之失时,陈毅表示:“此次淮北作战,由于主观指导错误,贻误全局,五内如焚……”由此,陈毅与第七军以及李本一的仇恨,又加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爆发后,第七军再一次随大军参战。在孟良崮战役中,整编74师被围,离该师最近的第七军、整编25师和整编83师成了解围主力,然而三支部队各怀鬼胎,出工不出力,坐看74师覆灭,整编25师和整编83师的主官黄百韬、李天霞皆遭处罚。

但是蒋介石对于第七军却不好下手,因此白崇禧是国防部长,朝中有人。动第七军,容易落得个打压杂牌的名声。因此有人出主意,拿李本一开刀。原来李本一在抗战结束后,率先进入南京受降。一进南京,李本一就以“接收”的名义,收受了大量金钱和房产。对此国民党上下都很不满,诸将领纷纷要求惩办,但都被白崇禧压了下去。

这一次,蒋介石决定旧事重提,要狠狠地打压第七军一番。白崇禧考虑大局,最终决定丢卒保车,让李本一“归案”。于是李本一作为替罪羊,被免官,剥夺了所有的勋章,并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然而白崇禧如何舍得贬谪他的爱将,李本一仅仅坐了三个月的班房,就被白崇禧放了出来。短短几个月后,李本一还升官了。1948年3月,李本一接掌第七军,成为了这支“钢军”最后一任军长。

在白崇禧刻意地破坏之下,桂系势力并没有过多参与国共决战,而是选择了保存实力。李本一带领部队在信阳和孝感一带整训。因此国民党五大主力以及傅作义第35军在辽沈、淮海战役中灰飞烟灭之后,唯一保存完整战斗力的第七军,成为国军之中最强的部队。而桂系也压倒了中央系,成为了国军中最大的实力派。国民党向来是谁的拳头大,谁当老大,由此李宗仁升任“代总统”,桂系执掌了国府中枢。

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后,狡猾的白崇禧命桂系军队一路后退,四野大军追之不及,仅在信阳歼灭了第七军的一个团。桂军就如同一条缩起来的毒蛇,随时准备对解放军来个“致命一击”。

不仅如此,李本一故意让官兵在路上留下标语,到处张贴“钢军硬,八路不敢和我碰一碰”一类自吹自擂的话语,看得我军战士气愤不已:“什么钢七军,非把他砸成一滩烂泥不可”。

第七军撤到了衡阳,最终决定不退了,湖南南部丘陵密布、地况复杂,正是善于山地战的桂系军队最熟悉的战场。

秉承白崇禧之命,李本一在青树坪设下了埋伏,结果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使我军损失了数千人。这虽然是一场无碍大局的战斗,但白崇禧和李本一却把自己的部队吹上了天,大肆夸耀第七军的战斗能力,宣传即使四野也打不过他们的广西“王牌”部队。

青树坪之战失利后,毛泽东和四野首长总结了教训,最终定下了大迂回、大包抄的战略方针。

1949年10月6日,四野主力与桂军主力在衡阳地区决战。此战中,李本一统一指挥第七军以及48军之138师和第176师。就在四野大军与桂军鏖战之时,战场却陡生变化,我军第135师竟神不知鬼不觉地插到了桂军的腹心之中,不仅白崇禧没想到,四野首长也没想到。

四野首长当机立断,立即电令135师归自己直接指挥,而四野各军则全部出动,向桂军猛烈扑来。在135师的阻击之下,桂系各军根本无法像以前一样快速撤离,最终桂军四个主力师被全歼,第七军军部被端掉,李本一见状不妙,化妆成普通士兵没命地逃亡。就这样,第七军精锐尽丧,再也没有昔日“钢军”的风采。

李本一作为光杆司令逃回了广西,但白崇禧并没有过多地责怪他,而是将其升为第三兵团副司令,令其重建第七军。李本一吸收了广西几个地方民团,重新搭建起171师和172师的架子,随后又吸纳了衡宝战役中未受损失的224师,李本一似乎又有了一些底气。

然而当解放军攻入广西后,这支部队根本就不堪一击,224师首先覆灭,172师在百寿起义,而李本一所在的171师也博白被全歼。在乱军之中,李本一再次化装逃脱。

这一次李本一决定先逃回老家容县,然后再拉起一支部队和解放军继续打游击,毕竟李本一打游击战的经验是相当丰富的。

李本一身着一身青衫,一口广西话,看似毫无破绽,但是他残疾的右手却出卖了他。四野早就将李本一的体貌特征下发至全军。最终李本一被41军121师363团的一名战士抓获。李本一被俘后,提出三个要求:一是有马骑,二是吃米不吃面,三是不要照相。

对于这三个要求,我军只同意了前两个。李本一叹了一口气:“好吧,照一张狼狈相吧”

听闻李本一被俘,三野司令员陈毅立即急电四野,要求将李本一引渡至三野。李本一对新四军、华野以及皖北、山东犯下了太多罪孽,不得不进行重惩。陈毅甚至表示:“我想亲自毙了他。”

1950年冬,李本一被移送皖北军区军法处。1951年3月5日,皖北人民法院在合肥召开万人大会。在会上,定远县人民控告团一一历数李本一的罪行,军队代表也列举了李本一的罪行。最终,李本一被判决死刑,立即执行。

公审打灰后,李本一被押上一辆美国吉普车,开到苗圃广场西北角的乱坟岗城墙边,由皖北军区军法处执法排战士对李本一就地执行枪决。

作为军人,李本一是勇猛的,是合格的。他胆色过人,大多数战役都亲临前线,即使手榴弹扔到他面前也不肯挪动半步。当导火线燃尽而没有爆炸时,他连叹两声:“不错,你还认得我是李本一”。在抗战之中,李本一立下了很多功勋。

然而坏就在坏在,李本一打鬼子很猛,在杀害抗日将士方面更在行。他放纵士兵,残害百姓,犯下了滔天罪行,也最终迎来了不光彩的结局。

0 阅读:10

陶陶读历史

简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