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92岁母亲:去世前为3个智障儿子囤千斤粮食,担心死后儿子挨饿

阿智通鉴 2024-05-21 09:24:15

她是一位年过9旬的老妇人,却还是每天坚持去地里干农活,可以看到,她的脊背已经深深的弯了下去。

她不为别的,只因她有三个智力障碍的儿子,她害怕自己有一天去世,三个儿子该怎么生活下去?

为了给儿子以后的生活保障,她决定为孩子攒下一些粮食,到这位老妇人临死前,她足足攒了3大缸粮食,足足有1000斤!

一时间,这个消息传出,感动了无数网友,也不禁让人感叹: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婚姻不幸 诞下三个智力低下儿子

孟阿香出生于通山县一个富裕人家,自幼就深受家人的疼爱。

14岁那年,按照当时的旧习俗,她被父母包办嫁给了同族的表哥为妻。一开始的婚姻生活还过得去,两人年纪相仿,彼此也都对对方有一些好感。

可好景不长,第一个儿子出生后不久,孟阿香就发现孩子有些不太正常——动作笨拙,语言能力低下。

起初她还抱有期望,以为只是发育迟缓,等孩子长大就会好转。谁知第二个、第三个儿子相继出生后,均有智力缺陷的症状,令她万分痛心。

为了查清原因,孟阿香千方百计把三个孩子送往医院检查。

最终,医生判断他们患有不可逆转的智力障碍,并告知她这与近亲结婚有很大关系。一个噩耗,令孟阿香痛彻心扉。

不幸之事接踵而至,当三个孩子年纪渐长时,孟阿香的丈夫在一次意外中不治身亡。

瞬间,这个家庭失去了经济支柱。作为妻子,她哀恸万分;作为母亲,她愈加无助和焦虑。

"我们将来该怎么办?这三个孩子长大后怎么养活自己?"每每想到这里,孟阿香就痛哭流涕。

可哭过之后,她还是决定接受现实。"他们是我亲生的,我就是拼尽全力,也要把他们拉扯大!"

从那时起,孟阿香开启了她艰辛的养家生涯。白天,她在地里忙农活:晚上回家,就忙于照料几个孩子们的起居。

孩子们的一顿饭、一件衣裳、一件小事,全需她操心操劳。她拼命干活,省吃俭用,也不允许儿子们去他人家讨饭馒头。

为了教会二儿子乐建作一些生活技能,好在自己离世后照应弟弟和哥哥,孟阿香耐心千百次的示范如何做饭、洗衣、种地等。

乐建作的智力有限,每学会一个动作都费尽心机。尽管如此,孟阿香从未对他失去过耐心。

就这样,一年复一年,孟阿香扛起了一个母亲和父亲的责任,用双薄的肩膀撑起这个家。

她拒绝了政府将他们安置进敬老院的建议,也没离开过家乡这个小村庄。

用尽毕生精力将孩子养大

尽管时间无情地在孟阿香的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她对三个孩子的爱却从未减弱分毫。年过九旬的她,依旧挂着儿子们的终身大事。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孟阿香醒来时,感到浑身乏力。

她侧过头,看见四儿子乐建九正守在床边。见母亲醒了,乐建九连忙倒了一杯温水,搀扶着母亲起来了。

"娘,您终于醒了。昨夜我们还以为..."乐建九说着说着,泪水夺眶而出。孟阿香微微摇头,用手拭去儿子眼角的泪花。

"我的命还长着呢,昨天就是累坏了,我可不能这么快走,我走了谁来照看你的仨哥哥啊?"孟阿香说着,语气坚定有力,似乎一点也不像八九十岁的人。

乐建九听了,心头一阵酸楚。思绪回到多年前,那时母亲正值壮年,每天黎明就起身准备三餐,傍晚做完了地里的活,还要给三个哥哥清洗身体。

后来父亲去世,母亲成了一家之主,操劳加倍。可她从未叫苦叫累,脸上永远挂着欣慰的笑容。

九旬老人攒下千斤粮食

为了防止儿子们将来无人照应,孟阿香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囤积粮食了。

她吃很少,有时每天只喝两顿水饭。粮食自己种的少,就攒下女儿们送来的那一份。为了防止发霉生虫,这些稻谷都没有去壳。

一天,乐建九特意去探望母亲,结果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那里堆满了各种农作物,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个大缸,缸中盛满大米!

"娘,这....这些都是您攒的?"乐建九难以置信地问。

"是啊,都是我用这几年的功夫攒的。我一个老太婆,将来不在的时候,你们怎么能挨饿受冻啊?"

乐建九听懂了母亲的用意,泪水再次决堤而下。多年的艰辛和操劳,只为了能不让他这三个智力低下的哥哥饿着!母爱无私至此,乐建九再也说不出话来。

她还告诉小儿子:"记住,不许跟别人伸手讨吃的,那是丢我们的脸!"

乐建九一一答应下来,同时暗自发誓,定会好好珍惜母亲留下的这份厚望。

大儿子因高血压和生活不规律,身体每况愈下,终于在2016年5月撒手人寰。人生无常,大儿子的离世无疑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消息传到孟阿香耳中时,她悲痛欲绝,几天几夜不肯进食,就连儿媳的劝慰也无法让她放下悲痛。

接下来的几天,孟阿香的病情一直时好时坏。她好像已经有了预感,总是神色自若地等待大限来临。

有一天,她突然拉住乐建九的手,费力地对他说:"小九啊,等我走了,你可要搀扶着二哥好生照顾....别让哥哥冷着饿着...."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孟阿香的病情日渐加重,吃喝拉撒渐渐失去了自理能力。

乐建九只能日日守在床前,帮助老人家起居。他们其他兄弟姐妹也纷纷赶来,盼望母亲能多撑一会儿。

老母亲去世

终于,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傍晚,孟阿香的呼吸开始变得微弱。

室内一片肃静,只有她儿女们压抑的啜泣声。乐建九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无助地看着她渐渐阖上了双眼。

乐建九痛哭失声,其他兄弟姐妹们也都难掩悲伤。尽管他们早有心理准备,但母亲的离世仍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当世人得知这位92岁老母亲孟阿香的离世消息时,无疑都对她生前的事迹表示惋惜。

尤其是老二乐建作,虽然智力低下,却似乎对母亲的牵挂和思念格外深切。乐建九说,近日来弟弟总是独自怔怔出神,偶尔还会流下眼泪。

"他就那么坐在缸边,摸摸这个、啃啃那个。也不知道他脑子里在想啥。"乐建九对弟弟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

不难想象,在乐建作天真单纯的心智中,母亲必是无可替代的至亲。而当这个支撑他一切的亲人离去后,他所承受的失落之苦定远超常人。

大概半年之后,三哥也撒手人寰,四个兄弟一下就剩下小儿子和二哥了。

虽然三个儿子都有智力障碍,但二哥乐建作算是最聪明的一个。

多年来,孟阿香一直在尽自己所能,教导乐建作一些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努力终获果效,如今的乐建作不仅可以自己穿衣洗澡,而且还能做些简单的家务活。

如今,年近六旬的乐建作和乐建九,只有彼此能够互相照应。自从孟阿香离世后,乐建九就将照顾二哥和三哥的生活重担全部担在了自己身上。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资助下,历经沧桑的这一家人摆脱了长期的贫困境遇。乐建作和乐建九搬进了村委会安排的房子,住房条件一下子改善不少。

由于有了固定的生活补助,他们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

乐建作的身体状况也因为能及时就医而好转不少。虽然智力有缺陷,但有了充足的营养补给,他的体能正在一天天恢复。

而乐建九则彻底卸下了生活重担,专心照料乐建作。有了政府和社会的支持,这个曾几度陷入绝境的家庭终于重拾了希望。

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最纯洁、最不计回报的爱。它能温暖寒冬,润物无声,给人以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孟阿香一生的奉献和付出,就是母爱的最好诠释。尽管家境贫寒,儿子们智力有缺陷,但她从未对生活失去希望和勇气。

她用双手劳作,用心灵呵护,用自己的一切去爱护这些特殊的孩子。即便在生命将终的时候,她也惦念着孩子们的未来该如何生活下去。

母爱是一束温暖的阳光,即使在生活的最黑暗角落,也能给人带来希望的曙光。

它能融化仇恨,疗愈创伤,让人重拾勇气。孟阿香的母爱之光将永远照耀着她的儿子们,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引路明灯,指引着他们勇敢前行。

参考资料

1.9旬母亲病倒怕3个智障儿子挨饿 攒上千斤稻谷——中国新闻网,2016年5月31日发布

2.湖北“为三个智障儿留三缸米”老人今日过世,长子5月去世——澎湃新闻,2016年7月6日发布

3.92岁母亲去世,囤下1000斤粮食给“智障”儿子: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江苏新闻广播,2019年6月20日发布

0 阅读:12

阿智通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