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吃1果,赶小人,忌1事,传统民俗别丢,一年顺顺利利

市井觅食记 2024-03-05 01:44:35

春雷轰鸣,万物复苏。随着第一声春雷的炸响,我们迎来了充满生机的惊蛰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曰:“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岀走矣。”春雷犹如大自然的号角,让蛰伏在地下冬眠的虫子们开始探出巢穴,植物们也似乎听到了召唤,抖擞精神,积聚力量准备生长,寒冷漫长又寂静的冬季似乎从这一刻起彻底消失,变的温暖、喧哗、热烈。

惊蛰的来临,也标志着春季农忙的开始。南方不少地方开始准备耕田、播种、施肥,精心照料庄稼。在古代,人们对这一天格外重视,衍生出了许多有趣的惊蛰传统民俗。记住“吃一果,打小人,忌一事”,遵循老传统过节气,寓意顺顺利利的一整年。

吃一果,指的是梨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天气逐渐回暖,雨水增多,春意盎然。此时,沉眠的虫子也被春雷唤醒,变得活跃起来。这些虫子中,自然也包括了一些害虫,而在古代农耕时代,庄稼的收成直接关系到全家人一年的生活质量。人们希望虫害不要破坏庄稼,而“梨”与“离”同音,因此惊蛰这天吃梨,寓意着让虫害远离庄稼,希望五谷丰登,为新年讨个好彩头。

山西地区有句老话“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头”,梨甘甜爽脆,能补充水分和营养。这个季节正值冬春转换之时,干燥多分,多吃点梨确实不错,只不过为什么会流传下来惊蛰吃梨的习俗,很难做出考证,因为梨并不是一种耐储存的水果,除了东北地区,其他地方也没有将梨做成冻梨的习惯,所以古人是很难在惊蛰期间吃到梨这种水果的。

嫌梨寒凉的,推荐一种梨的吃法,嗓子干燥不适就喝这个

【金桔银耳雪梨羹】

食材:金桔、雪梨、枣、银耳、枸杞、冰糖。

1、银耳用清水浸泡至变软后,撕成小朵后,再次用清水浸泡至完全泡发。

2、金桔用清水冲洗后,对半切开,去除果核,大枣清洗干净,去除果核后切成厚片,雪梨去皮切成滚刀块。

3、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将银耳倒入锅中煮30分钟左右。

4、加入金桔和雪梨、红枣,盖上锅盖后,小火焖煮10分钟左右。

5、加入冰糖,煮至冰糖完全融化在汤中即可。

惊蛰要打小人驱赶霉运

《千金月令》曰:“惊蛰日,取石灰楼门限外,可绝虫蚁。”在古代,人们会在惊蛰当日手持石灰、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驱赶这些小动物和霉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驱赶霉运的活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打小人”。在港澳台等地,这一习俗尤为盛行。每年惊蛰那天,可以看到妇人们一边用木拖鞋拍打纸公仔,一边念诵着驱赶小人的咒语,寓意着驱逐霉运,迎接好运。

忌一事是不要过早脱下冬装

俗话说“春捂秋冻”,这其中的“春捂”说的就是此时,惊蛰前后的气温非常不稳定,倒春寒还时有发生,穿的薄了一不小心就会受凉引起身体不适,尤其是腿部、肩部等部位更要注意保暖,惊蛰期间先不要着急脱下厚厚的冬装,热一些比冷一些对身体更好。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一定要让身体逐渐适应季节的变化后,气温稳定后,再逐渐的减去衣物,换上春装。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迎接春天的到来,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我是市井觅食记,与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旧,兴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谱,分享市井生活,关注我,享受舒适生活不迷路。

4 阅读:1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