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诗仙”李白会武功!而且还是个武林高手!

唐露 2024-04-19 10:09:33

文|唐露

大家伙儿看我这标题,定又是要讲我胡说八道了,这李白我们哪能不认识啊?他明明是个以诗文闻于世,“斗酒诗百篇”的大诗人,怎么和武功高手扯上关系了。诸位看客莫着急,今儿个且听我说一说这李白的武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话说李白,自五岁开始读书识字,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但他可不是一个只会埋头苦读的文弱书生,他擅骑射,更热爱武术,年轻时就渴望自己能以武功名震江湖。

若放到现在,就是电影《古惑仔》系列看多了,自己也想当威风凛凛的“老大”的“中二”学生。想当“老大”,可不是光读书就能成的,当然得练就一身惊人武艺,方可服众。李白见韩朝宗时,在他的自荐书中写道:“十五好剑术,徧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与韩荆州书》)李白为了能当上“老大”,自十五岁便开始习武,到了三十岁才做文章并有所成。可见在他心中,到底是孰轻孰重了。

《新唐书·李白传》道,李白“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这里讲李白十岁即通读诗书,至于为何他终生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皆因他罪人之后、商人之子的身份。

他自个儿当然不会提这档子事,他甚至从未在公开场合说过自己父亲姓甚名甚。他只对外宣称,自己才华盖世,根本不屑于这样的考试,实则是他全无考试资格。

益州长史见李白都觉得惊讶,这样一个天才青年,若再多学些知识,多做点学问,以后可了不得呀,直可同汉代的司马相如比较了。然而李白心不在此,他喜纵横术,学击剑,一心要当个游侠,不重财物,乐善好施。可不就是当个自由又阔绰的“老大”嘛!

当“老大”,李白不止说说而已。李白二十多岁就“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遍半个大唐。要知在古代一人出游,若无武艺傍身,所带银两财物,怕是早就被人抢了去,而李白游历数年,却相安无事,无半点损伤,亦可知其武功绝非平庸。

四处游览,自然十分长见识,但也花去不少钱财。李白为人仗义非常,单在扬州时,“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上安州裴长史书》)。出来混,讲的就是一个“义”字,李白深谙此道。是以但凡兄弟有难,他二话不说,就慷慨解囊,不到一年时光,就花掉了三十万,不过也没事儿,反正家里有钱。大概也只有李白李白才能讲出“千金散尽还复来”之句,寻常人哪有“千金”能够挥霍呀!

李白讲义气,除了对友人出手豪阔以外,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李白与好友吴指南结伴同游期间,行至湖南时,吴指南突患重病逝世。李白悲痛万分,伏其尸首前恸哭。恰逢猛虎来袭,倘若李白偷偷逃走,猛虎便会将吴指南的尸体撕碎食用。李白不忍好友死无全尸,于是硬着头皮与猛虎对峙,竟以手中之剑将猛虎给逼退了。

世人赞颂武松打虎之勇,可武松到底还需十八碗酒壮胆,况其又是虚构之人。李白彼时清醒异常,然依旧不畏生死,为保全兄弟尸首与猛虎搏斗,实乃勇气非凡。之后,凭借这一事件,李白迅速成为各大“新闻报纸”的头条人物,人人皆赞其胆识气魄,都欲与其交好。

那么李白的剑术又是和谁学的呢?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中他写道:“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为了增强剑术,李白背井离乡,到山东跟随裴旻学剑。这个裴旻来头可不小,他乃大唐第一剑客,人称“剑圣”,是个大将军,曾多次与番邦作战。《独异志》记载,裴旻“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

如此厉害的师傅,教出来的徒弟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且李白若无习武的资质,裴旻又何必收其为徒,自毁名声呢?既收了李白这徒弟,必定好生教导,使其将自己的剑术发扬光大。从此亦可知,李白之剑术定有所成,是以李白剑客的身份确凿无疑,但究竟武功如何,到底要看他做过何事,方能定断。

“古惑仔”除了吃喝嫖赌,就爱拿刀砍人打群架。李白也不例外,除了爱喝酒和嫖妓以外,平时就喜欢玩玩斗鸡、赌博之类的游戏,打群架岂少得了他?年轻人难免脾气大些,一言不合就动起手来,李白就曾在年少时杀过人。“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胆敢当众提刀杀数人,绝非寻常之辈。

且他从未因杀过人而感到恐惧与可耻,反以此为荣,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一诗中道自己:“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大概也只有李白这等狂而无畏之人,才能写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结客少年场行》),这等豪气干云之作。

李白这样一个有钱、有才又有勇的“风流浪子”,是极其吸引人的,尤其是年轻貌美、少不经事的少女,但凡见其诗作或为人的,没有不爱他的。即便是宰相之后,也逃不出李白的手掌心,李白的第一任与第三任妻子均是前宰相的孙女,可见其魅力迷倒万千少女不在话下。

你说武功高强之人,哪能没有徒弟的?这李白也有徒弟,名唤武谔。在《赠武十七谔》的序中,李白道:“门人武谔,深于义者也。质本沉悍,慕要离之风,潜钓川海,不数数于世间事。闻中原作难,西来访余。余爱子伯禽在鲁,许将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笔而赠。”门人即徒弟,此亦可知,李白的剑术已绝妙高超至有人慕名前来求学了。且李白的这个徒弟,武功也是高深莫测,他能将李白之子于乱军中救出,其勇其义,乃真英雄也。李白也赞武谔是个真正的仗义豪侠,“精诚合天道,不愧远游魂。”

许多文人都有侠客情结。其实莫说是文人,就是我这多读了几本书的小女子,也一心向往酒剑江湖的人生,奈何如今人间已大换了模样,哪里还有侠客的存在?就是这轻财重施,寻常人也是办不到的。但李白是一个真正的侠客,他一生狂傲不羁,行走江湖,从未曾将谁放在眼里过。除了他,还有谁能狂妄到叫杨国忠磨墨、叫高力士脱靴?除了他,还有谁能不图名利,即便是皇上圣旨传来,他照样喝酒不误的?

十五岁开始习武,二十几岁只身一人闯荡江湖,师傅是“剑圣”裴旻。徒弟能从乱军中救人,驱过虎、杀过人。诸位看客看到这里,是否相信了李白不仅会武功,还是武林高手?若不信也不打紧,只当是听人说了一回书,打发了无聊时光。

(完)

0 阅读:9

唐露

简介:娱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