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婆留下156平房子,我哥让我借给侄子结婚,老伴说:不借只出租

华贵禅心 2024-05-14 13:48:47

【注:素材来自身边生活,如有类似经历,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我是苏慧,今年53岁,退休三年,每月2900退休金,独生女在外地工作尚未成家。

老伴比我小一岁,还有好几年才能退休,每月有7800工资,年底还有些奖金。

退休三年,我过得比前半生都煎熬,先是老公公生病住院,一年多走了。

接着婆婆生病住院,还有轻微的痴呆,一会儿记得我是谁,一会儿就不认识了。

婆婆唯一记住的是我女儿,她一手带大的孙女,当时我们只能生一个,她曾失落很多年。

老伴有个哥哥,年轻时还未成家,因车祸走了,所以,婆婆始终觉得没孙子对不起老辈人。

老公公身体不好的时候,就把他们156平三居室的市中心学区房,过户到女儿名下。

用婆婆清醒时的话说,不论怎样,孙女是他们家的后人,直接给孙女,他们也安心。

这个事情,我对谁也没说过,还嘱咐女儿也不要跟外人说。

婆婆过世,我家老伴累病了,在医院里自顾不暇,是我家哥嫂帮忙张罗后事。

老伴出院后,为了表达对我哥嫂的感谢,请哥嫂一家三口在外面吃饭。

我嫂子说我们这辈子不用发愁了,生的是女儿,不用想着买房,还有老人留下的学区房。

老伴没有接嫂子的话茬,而是询问侄子对象谈了几年,准备啥时候结婚。

我哥借着酒劲,拉着我家老伴的手说,妹夫啊,我现在跟你说这个,可能不大合适,但我也只能跟你们说说了。

老伴被我哥说得晕头转,而我已经明白哥嫂这顿饭里的来意。

嫂子羡慕公婆给我们留下的大房子,我哥想趁着这个机会说借房事情。

以前,回娘家看望老妈,我哥就曾说过这件事,说若我婆婆走了,能不能把他们的房子借给侄子结婚。

我告诉我哥,那是我老伴父母的房子,我没有权利支配。

老妈却说,留给你们,到时候,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情。

在老妈的心里,我的所有都应该给侄子留着,我家女儿早晚都是别人家的人。

看着我哥吞吞吐吐的样子,我立刻知道他要说啥,赶紧用话把这件事打岔过去。

我站起来,替我家老伴谢谢我哥嫂的帮忙,还说等侄子结婚,我们会给个大红包。

嫂子还要说什么,被有眼力的侄子给拦住了,他也说了几句后。

大意是等他有些能力了,再谈婚论嫁,现在主要任务是挣钱,将来好好孝顺家人。

一顿饭的时光,在我们各怀心思下吃完,我哥嫂始终没有说出借房的事情。

我以为自己已经很明确地表态了,我家老伴也心知肚明,不愿挑破此事。

哥嫂也就打消跟我们借房的事情,谁知,没过多久,他们夫妻居然买了礼物上门。

老伴赶紧开车去超市买菜,让我把哥嫂留下,他要亲自掌勺做顿饭感谢哥嫂。

我知道老伴的心思,他知道哥嫂来的目的,事情还是要早点说清楚,大家才能安生过日子。

老伴忙碌大半天,做了满满一桌子美食,还特意开了一瓶好酒。

我哥反而不好意思了,说来家里看看,还让我老伴跟着忙碌半天。

大家一番推杯换盏,几番客套话之后,我哥鼓足勇气,跟我老伴提出借房结婚的事。

嫂子小声地跟我诉苦,说侄子女友家,要128000的彩礼,还要88000的五金费用。

他们手里的存款本就没多少,给了这些钱之后,只剩下办婚宴的钱,连婚房的首付都没有。

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说,只是觉得我哥嫂做的不对,婆婆刚走半年,他们就着急借房。

况且亲兄弟明算账,他们跟我们借房,犹如“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我和老伴心知肚明,过往种种,我们只是不说而已,但我真不是“人傻钱多”。

老伴放下酒杯,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哥嫂,直接说:

“这套房是我父母留给我女儿的,也已经过户到我女儿名下。

所以,这套不能借给你们,如果你们只是暂时租一年半载,我还可以跟女儿商议下。”

我哥却说,小荣(我女儿的名字)不是在外地上班,她还会回来吗?

老伴说,现在年轻人的事情,我们也不好说,她回不回来,自己做决定就好。

随后,我嫂子还不死心,当着我们所有人的面给我女儿打视频电话。

女儿接了,闲聊几句,嫂子直接跟我女儿说借房的事情,女儿很干脆,就两个字“不借”。

说完就把电话挂了,过了一会儿,我就听到女儿给我发信息的专属音乐。

借着去厨房看看汤的工夫,看看女儿如何说?

女儿让我们一定不能借,哪有这样的亲戚,借房结婚,还在她奶奶刚走没多久。

我明白女儿跟婆婆的关系,女儿是想留着公婆的房子里的摆设,既是纪念也是追思。

我给女儿回复了一个表情包,头都快点晕的那种,让女儿放心好了。

回到餐厅,我哥已经开始说话不好听了,说我们没有亲情概念。

还说起婆婆过世,若不是他和嫂子顾着亲情,我和老伴都不知道如何办理。

嫂子接着说,我家女儿在外地,将来我和老伴的晚年还要指望侄子多些。

现在多积点善缘,将来侄子肯定不会不管我们的。

老伴早知道会是怎样的结局,不说话,只蒙着头喝酒,任凭哥嫂的讥讽。

我也不说话,安静地剥虾,听着哥嫂的亲情绑架。

谁都知道别人的东西好,谁都想把别人的占为己有。

但这样的事情,是借的问题吗?一句“借房结婚”就已经说明哥嫂的内心。

多少人不买房只租房就结婚了,我侄子就特殊,一定要借姑姑家的房子结婚。

若没有前半生的岁月经历,也许会看在亲情一场,我会劝说老伴借了。

现在看来,根本是不可能的,最初老伴说可以租给侄子一年半载,现在也是不可能了。

一顿饭吃得丢失亲情,也失去了亲人之间的互帮互助。

人与人之间走得太近必然是一场灾难,亲人也是如此。

(本文故事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请理性阅读。)

作者:华贵禅心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你有故事,我有茶,一起畅聊余生时光。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4 阅读:1889

华贵禅心

简介:退休阿姨聊中老年婚姻,感情,以及养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