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4-12岁提升孩子培养数学思维,这五个步骤不能少!

橙子育儿日记 2024-01-17 15:36:53

作为父母你们是否曾经在陪孩子写数学作业的时候有过一种难以置信的感觉,孩子难道不是亲生的?

举个例子,一道小学三年纪的楼层问题:

小明从一楼爬到三楼用时2分钟,照如此的速率,他从一楼到八楼需要多少分钟?

有些孩子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才郑重的写下了8这个数字,即使讲解了半天,孩子也没搞清楚为何爬8楼高只需要7分钟。

相同的难题,数学思维好的孩子,读一遍题就能看得出从一楼到八楼只要走7分钟。

那么造成【牛娃】和【普娃】数学差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01 重视培养数学思维

不少家长认为数学思维的启蒙不必太早,等到某个时刻孩子会「自动开窍」,而当前只需记住各种口诀表就足够了。

但「普娃」与「牛娃」如果在数学思维上存在明显的差距,孩子也容易因此受到各种压力。

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

不懂得举一反三?

只会掰手指计算,速度慢还总出错。

这些其实都是因为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被誉为“神童”的张恩铭在《最强大脑》第二季录制时年仅7岁,用6秒完成20个复杂运算题,轻松战胜计算器和20位高手。

15岁的谈方琳则成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的座上客,以“斐波拉契数列与贝祖数的估计”课题荣获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和主席奖。

这些例子看似与普通大众无关,但也表明数学不仅是简单的数数和运算,而是需要强大数学思维。这里的数学思维不仅包括运算能力,还涉及独立思考和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让许多孩子习惯掰手指计算,容易出错,对题型的变化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对数学失去兴趣。

什么是数学思维?

这是一种特殊的思维习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数学中要运用大量的符号、字母呢?

事实上,这是因为数学思维中存在一个隐藏的规则,即“简洁的表达”更好。尽管这一规则在数学中无处不在,但很少有老师明确向学生传达,需要聪明的孩子自己去“悟”。

不少孩子就吃亏在这里,在低年级学习中都还很轻松,但到了高年级就开始吃力。

这是因为小学高年级引入了一套新的数学思维,被称为“量和量之间的关系”。过去的计算题中,数字之间都是静态的关系。而现在,突然变成了动态的关系,孩子当然会不知所措。

因此,我们不妨先从建立数学思维开始,即便不刷题,也能学好数学!

02 六岁前培养逻辑思维的方法

数感是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基石,涉及数和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多方面。

建立数感有助于孩子理解数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并能够理解或表达具体情景中的数量关系。

如果孩子在6岁之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有趣的方法,使学习成为一种轻松而愉快的体验。

建议一:自然渗透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吃饭的时间数一数,例如数筷子的根数、碗的个数、椅子的数量等,将数学自然地融入生活。

建议二:感受数学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数字1代表一个人,一个苹果,一根香蕉等。通过感受数学,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数字的含义。

建议三:数学语言的运用

运用数学语言,例如一双筷子是两根组成的,10双筷子是20根组成的。或者数一数家里的绘本,5本一摞,10本一摞,培养孩子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建议四:发现数学规律

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事物的规律,例如衣柜里的衣服按照上衣和裤子区分排列,玩具按颜色排序,书籍按大小摆放等。

建议五: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学到的知识要应用起来,带孩子出去购物,让他算一算商品的单价,了解20块钱能买几个,还剩下多少钱等问题。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口头数数:让孩子变换口述数数的方式,如正着数、倒着数、跳着数,培养对数字之间关系的认识。

趣味小游戏:设计一些趣味小游戏,如使用扑克牌进行数字比大小、找相同数字、分花色区分数字,锻炼思考和互动能力。

数独:通过填充空格满足规则,锻炼逻辑思维、观察力、专注力和反应能力,是促进多方面能力发展的有效工具。数独的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让他们在游戏中享受数学思维的乐趣。

03 六岁后培养孩子数学逻辑

如果孩子已经开始上了小学,又该如何系统培养孩子数学思维呢?

第一,激发兴趣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趣味横生的数学情境、使用生动有趣的数学语言,甚至展示一些神奇的数学现象,以此来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解决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孩子观察身边的物体,如桌子、椅子、书本等,让他们观察思考这些物体的形状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第二,引导思考是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一环。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通过反问、引导、启发等方式。

例如,在做数学应用题作业时,让孩子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题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二者结合起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通过创设实际生活情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思维是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括很多,比如: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分类归纳、统计等,都是数学的范畴。

如果仅仅只把计算能力看得太重,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就会认为数学就是刷题,虽然海量刷题也能得高分,可是这样学起来真的太费劲了。

一门数学思维课程的补充就尤为重要。Mathplore新加坡数学的理念就是培养孩子的数理思维,最关键的是让孩子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Mathplore新加坡数学抓住了这个“数学化”的思考过程,将数学思维与生活联系起来,借助生活中的场景和实物来帮助孩子理解抽象的概念,让数学离孩子们接触到的真实世界距离更近,数学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和应用。

CPA建模教学法

Mathplore采用新加坡数学CPA教学法,通过建模,画图,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利用实物道具和符号,把比较难理解的数理问题“图像化”,让孩子动手动脑培养数理思维。

整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充满着创造与活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培养数感。

科学课程体系

Mathplore新加坡数学融合新加坡和美国顶尖小学主流教辅体系,在本土化方面,紧扣国内小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孩子在家也可以提高数学成绩。

课程知识点包含数与运算、逻辑推理、图形与几何与生活中的数学四大板块,符合国内小学生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方面培养 多维度发展

内容梯度螺旋式深入,帮助孩子培养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多种核心数学素养。知识点的讲解趣味化、形象化、生活化,题型丰富、难易度适中,易于孩子理解。

想要有趣有料又高效,真正体会数学的魅力,提升英语语言和思维,深入理解与表达数学理念,不妨试试Mathplore新加坡数学课!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