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家人致信中央提要求,周恩来:有些可以答应,有些我无法答应

廖化聊历史 2024-01-10 23:41:31

导语:1968年1月,年过半百的颂公在家里摔骨折,年老体衰的程潜因此入院。这一次的受伤让他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同年4月9日,颂公因肺炎导致大出血,抢救无效最终宣布离世。

颂公去世一个月,程潜的家人致信中央,提了一些要求。收到信的周恩来并没有全部答应程潜家人的要求,并且回信:你们提出的要求我无法答应,这与程潜先生遗愿不符,他生前一直想用棺木,望遵从程潜先生遗愿,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可以给湖南方面拍个电报让他们送来。

除了这个要求以外,其他的一些要求周恩来还是满足了的。为什么周恩来会这样对待程潜的家人?程潜家人有哪些要求?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火葬与颂公遗愿不符

入土为安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土葬深深刻入中国人的脑海中,有许多人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准备身后之事,为自己准备豪华的棺椁,奢侈的下葬。

但是这种厚葬之风有百害而无一利,攀比导致人们轻养重葬,把面子看得比生活还重要,而且大量占地的墓穴也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为此,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就决定移风易俗,以火葬代替土葬。1956年,毛泽东、周恩来等151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签名倡议火葬。

这是新中国殡葬改革的一大步,也是毛主席等人以身作则的一大体现。在1956年之后,全国各地都开始推行火葬,一些有影响力的官员、文人墨客纷纷以身作则,起了一个很好的带头作用。

当然,在这期间有许多人还是受土葬影响较深,他们对火葬还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止是普通民众,就连一些高官也无法接受。

共产党人许世友、原国民党人何香凝都拒绝火葬,而是选择了传统的土葬,前者是邓小平批准的,并且批示“下不为例,不准立碑”;后者是临终前含泪恳求周恩来“不烧”,这才得到特批。

原国民党人程潜其实也是深受土葬的影响,他在生前不止一次表达自己想要土葬的想法。湖南这个地方土葬风气还是比较严重的,许多老人在生前就会为自己准备棺椁,湖南、江西至今都有这种风俗残留。

火葬倡议与颂公遗愿是冲突的,在这种情况下,程潜的妻子郭毅青主动向中央提出要求,要求把程潜的遗体火葬,不给中央添麻烦。

按理来说,人家家属同意了,正好响应火葬倡议,中央应该会批准,但是周恩来深思熟虑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要求,并且回复:“你们提出的要求我无法答应,这与程潜先生遗愿不符,他生前一直想用棺木,望遵从程潜先生遗愿,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可以给湖南方面拍个电报让他们送来。”

程潜想土葬的意愿十分强烈,程潜甚至都把棺材准备好了,周恩来实在无法想象程潜的家人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要求,甚至都在想是不是有什么人向程潜家里施压了,让他们不要有顾虑。

在收到周恩来的回应后,程潜家里开了一个小会,家人们就此事做出了一番商议,最终的结果仍旧是响应党中央的倡议,火葬颂公,再次上报中央。

周恩来在收到回应后,又一次拒绝了,并且再次要求程潜家人好好考虑此事,是否要遵从死者的意见。之后家人再上报,周恩来再拒绝,总共经过四次协商,周恩来最终同意程潜家人的要求,火葬颂公。

对程潜家人的照顾

除了火葬颂公的要求以外,程潜的家人还提出了几个要求,分别为:

1:现有的居所太大,开销也比较大,程家无力支付开支,所以请求换一个小点的居所;

2:程潜去世后,程家人没有额外收入,子女年纪较小,家里无法养育,还请政府照顾一下,为程潜妻子、长女安排一份能糊口工作;

3:程潜生前写过一首诗,这首诗是写给毛主席的,希望周总理帮忙转交毛主席。

如果只看这几个要求,可能会有读者质疑真假,毕竟程潜生前享受行政三级的待遇(月工资400余元),程家怎么可能窘迫到无力承担房屋开支。

但是有一说一,程潜与其他国民党将领不同,他在所有国民党将领中都是比较清廉的。在国民党时期,程潜就没有什么贪污腐败的记录,生活开支也没有多奢侈,与那些腐败分子的生活不说天壤之别,起码也是大不一样。

建国后程潜是起义将领,是有功之臣,所以他能享行政三级的待遇,但是他的亲朋好友则是无缘享受这种待遇,赋闲在家算是好的,有一些亲朋好友甚至还在功德林里面呢。

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有人上程家打秋风,程潜也知道他们的处境,要不是万不得已谁会这样做?为此,程潜经常仗义疏财,接济朋友,最后把自己搞得十分窘迫。

毛主席在听闻这个情况后,特批了程潜五万斤大米,让他接济亲朋好友:他(程潜)在军政界搞得久,旧部多,需要安插就尽可能予以安插。可能还会有人向他借钱,或者他想送一些钱给朋友、部下,免得他为难,现在决定由政府按月送他大米5万斤,任其开支,不受任何控制,让他过好晚年。

在之后,这个待遇是取消了的,所以程家并不好过,程潜去世后,程家的主要收入断了,养活孩子都困难。

考虑到这一点,也考虑到程家人的要求,周恩来和毛主席商议过后,决定照顾一下程家,答应了程家的一些要求(转赠诗,火葬程潜),但是有一些要求拒绝了(让程潜病妻、长女出来工作,换一个较小的房子)。

拒绝他们出来工作,但是这不代表不照顾他们,经中央批准,程家人每月能得到240元的生活费(少将级别的待遇)。

程潜的妻子是比较年轻,但是身体比较弱,说一个冷知识,程潜妻子郭翼青17岁嫁给54岁的程潜,在32年内怀孕16次。老夫少妻,多次怀孕,这就导致程潜的妻子身体较弱,无法负担强压工作。

程潜刚死,就把人家的房子给换成老破小,然后还让程潜的病妻和长女出来工作养家,这像话吗?这要是传出去,对岸指不定怎样议论呢。

这两个要求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无论怎样讲,程潜都是有功之臣,让三湘免于战火,不仅加快了解放军解放大陆的脚步,更是让民众减少伤害,这在历史上都是值得一提的功绩,如果就这样对待其家人,那未免太令人寒心了。

所以对程家的照顾是应该的,周恩来拒绝他们的要求也是体谅他们的实际情况,就算真的想要靠自己努力谋生,那最起码也应该等孩子成年之后再就业,程潜一生几起几落,对中国革命,对湖南省地方建设,那都是有贡献的,稍微照顾一下其家属也是合情合理。

而周恩来对程潜家人的照顾也让程潜家人深深的铭记于心,周恩来去世之后,有无数人前来悼念、送花圈,其中就有程家人送来的画圈。

1 阅读:44

廖化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