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蓝”守护“生态绿”绘就生态环境保护新图景

中工网 2024-05-13 00:40:14

原标题:“公安蓝”守护“生态绿” 绘就生态环境保护新图景

这是2024年3月13日在天津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候鸟。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5月12日电(隋福毅)初夏时节,渤海湾畔草木葱茏、生机勃勃。随着今年上半年的世界候鸟日(5月11日)过去,春季候鸟迁徙接近尾声,天津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的民警们松了一口气。

天津是全球8条候鸟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一站。每年春秋迁徙季,大量候鸟会途经天津,并在此停留、歇息。而每逢这时,天津公安有关部门的民警便会不分昼夜,驾车前往高危非法狩猎点开展巡查巡护工作。

“每年都有不法分子在候鸟迁徙期间非法猎捕鸟类。他们通常昼伏夜出,在凌晨设网捕获,清早转手出卖。”天津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四支队支队长郝崑说。

实地巡查,定点发力。围绕着重点领域、环节和区域,总队展开专项行动。与此同时,“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也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发挥作用。

今年4月,天津破获一起非法猎捕野生鸟类案件。郝崑介绍:“我们通过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大数据排查,发现可疑线索,并据此‘顺藤摸瓜’,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解救18只珍稀鸟类。”

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春季的候鸟迁徙期中,截至4月底,过境天津候鸟总数已超过80万只,候鸟种类和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为候鸟“护航”,为生态“添绿”,近年来,强化科技支撑、深化合作协同,天津公安机关与多部门一道,在津沽大地精心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生态新图景。

去年8月,首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天津市公安局侦破了一起非法收购处置废旧铅酸蓄电池污染环境案,捣毁收购、处置“黑窝点”5处,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查获废旧铅酸电池2000余块,涉案金额500余万元。

这一案件的侦破,离不开京津冀三地区域警务合作。天津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一支队支队长冯悦介绍,此案位于天津的窝点,是一处收购拆解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处理厂,而拆解后的冶炼工作,则是在河北等地。“发现线索后,我们第一时间联系了河北省公安厅,展开密切合作,最终将整个产业链打掉。”冯悦说。

多年来,京津冀三地致力于健全完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签订多项警务协同发展框架协议。2023年,在《京津冀打击环境领域违法犯罪警务协作框架协议》的基础上,京津冀三地重新修订协议内容,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打击污染环境违法犯罪队伍的合成作战效能。

京津冀警务合作打开了跨区域协同机制新局面。同时,天津市公安局还继续深化与生态环境、规划资源、水务等部门的协作。

“目前,我们与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部门已经建立起联席会议、信息共享、联合督办、案件会商等一系列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建设正在多方参与下初显成效。”天津市公安局环食药保卫总队总队长李建勋说。

打击只是手段,保护才是最终目的,“主动预防”已成为共识。据了解,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共同体建设方面,京津冀三地将继续推动信息数据共享,进一步打破警种、部门、区域之间的壁垒,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推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新华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