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伊拉克中央银行在官网发布声明,首次宣布将允许与中国的贸易直接以人民币结算,以改善对外贸易融资,稳定汇率。
声明表示,对华贸易用人民币结算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在中资银行开设人民币账户的伊拉克银行的人民币储备;二是,使用伊拉克央行在摩根大通银行和新加坡星展银行的美元储备,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伊拉克政府经济顾问萨利赫(Mudhir Salih)同日告诉路透社,“这是首次以人民币结算来自中国的进口(贸易),此前伊拉克来自中国的进口(贸易)一直仅以美元结算”。
路透社认为,此举对中国和伊拉克两国均有益。首先,伊拉克央行一直在采取措施弥补国内市场上的美元短缺,而这促使伊政府在本月早些时候批准了对人民币进行重估。同时,这也是人民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最新迹象。
伊拉克是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原油出口收入占该国财政收入的90%以上。
外交部资料显示,中国是伊拉克最大贸易伙伴,伊拉克是中国在阿拉伯国家中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伊拉克第一大原油出口对象国,伊拉克是中国第三大原油进口来源国。根据我国海关数据,2022年全年,中伊双边贸易额超537亿美元,较2021年贸易额(373亿美元)增长约44%。2022年,中国从伊拉克进口原油约5548.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