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绪、情感和感触?七情犹如天道,左右着人间的一切

人之书 2024-04-15 15:41:28

心灵世界,就是人的情感世界,就是人的情绪世界,就是人的心理世界。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轮转,意识生焉。以七情为基石,便可以构建出人类的情绪世界。

人类的万千情绪,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秩序分明的。七情便是它们的底层逻辑与圭臬。

七情对于人类的意义,就相当于阴阳五行和八卦对于自然界的意义。七情犹如天道,左右着人间的一切。

恐,也是七情之一。一般情况下人并不会有“恐”的情感反应,也不会有悲,也不会有惊。

生命体天生就只有喜怒两种情感而已。其它情绪反应都是在生长生存的过程中,在与其他生命体所产生的交流与竞争中,才诞生出来的。

七情都是人类的内在心灵对外在的一切,所做出的情感、情绪反应。

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交流对象、不同的竞争对象,需要采取不同的情绪反应去应对。

人生最大的错误莫过于在应对万事万物的时候,采用了错误的情感反应。

比如:不该恐惧的时候恐惧,不该悲伤的时候悲伤,不该得意的时候得意,不该发怒的时候发怒,应该思考的时候不思考,应该忧心的时候不忧心。

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类的七种情感都具有不同的功用,都可以解决很多特定的难题。

当人们用错了情绪与情感,也就会让解决问题的可能变得越来越小。

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一般途径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对于这种一目了然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为什么很多科学家、哲学家都可以轻易做到?而很多普通人却完全做不到呢?

其根源就在于,很多普通人并不懂得如何用心做事、如何用心发现问题、用心分析问题、用心解决问题。

只要心乱了,哪怕很小的问题都可能会变得困难重重。

所谓用心做事、用心解决问题,其实就是用正确的情绪去直面问题。

当人们能够用正确的情绪去直面问题的时候,那么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人的情绪有很多种,七情只是基础和源头,它实质上千变万化。假如没有较高的智慧、较高的心境,人怎么可能在面对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能够找到正确的应对情绪呢?

比如:在战场之上,两军相遇,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一种正确的内心情绪用以应对这种生死处境,那就是不恐惧。

然而人内心里的情绪情感是多种多样的,假如不能调出不恐惧的心理情绪,双腿如灌铅,双手颤抖,身体抖动如筛糠,脑袋一片空白,还谈什么解决问题?还谈什么消灭对手保存自己?

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就是找到正确的内心情绪。

又比如:学习、上学考试,为什么有的孩子学习好?有的孩子学习差?他们难道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同样是聪明伶俐的孩子,他们的学习成绩之所以会有巨大的差异,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在面对学习这件事情上,所抱持的内心情绪不一样。

每一个人的学习都需要大量的记忆和理解,因此面对学习这件事,人的内在心理情绪,过度嬉戏不行,有怒不行,忧愁不行,悲伤不行,恐惧不行,惊怖也不行,唯有静静地思虑才合适。

然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喜怒哀乐,哪有多少时间静静地思虑呢?这便是很多孩子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所在。

无聊时需要喜,受欺负时需要怒,拥抱理想时需要忧思,得意猖狂时需要悲,胆大包天时需要恐,颓废躺平时需要惊。

然而这都需要每一个人自己去主动调整自己的内在情绪。假如人们不懂得调整自己的内在心理情绪,很可能就会像无头苍蝇一般横冲直撞。

当你找对了情绪,还会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吗?可惜人的各种情绪在面临问题的时候,都是一起降临的。并不是只有最正确的那个情绪才会降临。

当你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把握自己内在心理的时候,才能逐步解决问题。

可惜人们大多都不明白心为何物,又如何能够掌控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呢?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每一种情绪都有其自身的价值,都能用于解决相应的问题。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种情绪解决一种问题。

当人们的内心情绪不对的时候,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甚至会让问题变得无法解决,这就犹如南辕北辙。

人活于世,面临一切问题,找到正确的内心情绪永远都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然后才是思想和智慧的发挥。

宇宙有天地人三才。人也有属于自身的天地人三才:情绪如天,思想如地,最后才是各种行为与行动。

人皆有心,心分魂魄。魂魄就是人心的内里。情绪就犹如魂,思想就犹如魄。

人魂心情拥有七种最基础的情绪变化——喜怒忧思悲恐惊。每一种情绪都有其巨大的价值,并不存在毫无价值的情绪。

然而对于某一件具体的事物而言,往往只有某一种情绪反应,才是最适合的;其它的所有情绪反应几乎都是用来添乱的。

人有多种情绪,人们解决问题的前提,就是处理好一种情绪与多种情绪的关系。一件事最好只能有一种情绪作为主导,这就叫做“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然而普通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大多都会是各种情绪纷至沓来,很难找到最合适的那种情绪。

假如情绪不对,人们在交流和处理问题的时候,可能就连最基本的语言沟通都会变得很费劲。

在生活中,很多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而是有些人冷漠以待罢了。冷漠就是人的一种情感态度。

人类是一种有情感的动物。一切生命体或许都有各自的情感与情绪吧。

情绪如丝如线,情感如点如面。

点、线、面,是平面构成三要素。情绪如丝,就相当于线;情感就相当于是一个面。人们对万事万物都会有一个整体而又笼统的情感态度。

对于具体而又微小的每一个细节,人们也会有不同的感触。感触就犹如点。

情绪、情感、感触,其实都是一回事,只是描述的大小范围不同而已。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心理情感世界的点线面。

情感,可以看成是一种整体感触;情绪,可以看成是对于某一段、某一部分的感触。它们都属于人的心情感受,都来源于人的内心深处。

所谓纲举目张,假如人们看不透人心的本质,不明白七情的基础地位,就很难真正捋清自身千变万化的情绪与情感。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它们皆是人心。面对任何人或事,假如人们抱持着错误的情绪与情感,人们就很难正常的做人、正常的做事,更何谈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呢?

什么是恐?为何恐是七情之一?

怕、惧、怯、懦、惊吓、慌乱、畏、怵、惮、惶、骇、怂、悚,都是指恐,它们只是恐惧的程度不同而已。

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恐的情绪对于自己来说,就是致命的缺陷;

在面对亲人友人的时候,恐的情绪反而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误会与冲突。

人生在世,就应该:该怂的时候怂,该勇的时候勇。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就应该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去应对。这就叫做恐惧心理学。

需要恐惧的时候恐惧,不需要恐惧的时候不恐惧。

老子说:“勇于敢者则杀,勇于不敢者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

恐和不恐,敢和不敢,勇和不勇,都有它们各自不同的好处和坏处,关键还要看你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人或事。

有时候勇敢能带来好处,有时候退缩也未必是坏事。

人们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先入为主地认定某一种情绪或情感,就一定是不好的。

世人都以为思想智慧很重要,以为智慧应该就是人类最高的追求了,殊不知内心的情绪才是一切的源头,才是一切的根本,才是更高一级的追求。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殊不知这只是在人间层面的道理,这句话也只有在人间才会真的适用。所谓的天时地利,也只是指那些已经能够被人类所利用的天地规则罢了。

在大环境大自然的维度,无论谁掌握了人和,最终还是要遵从天时,顺应地利。

在人类自身维度,情绪情感就犹如天时,思想智慧就犹如地利,行为行动就犹如人和。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皆是人的情绪与情感。

对于人类来说,恐惧就犹如拦路的猛虎,当你畏惧它的时候,便很难逃出生天;当你冷静面对它的时候,未必就没有生还的可能。

当人们拥有正确的心理情绪的时候,人们就可以由内而外爆发出巨大的力量;

当人们拥有错误的心理情绪的时候,人们就会陷入自我精神内耗与精神内卷。

心灵世界,就是人的情感世界,就是人的情绪世界。

七情如天时,智慧如地利,行动如人和。无论地利还是人和,最终都要遵从天时。

情绪如天。天地常清静,万物生焉。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