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发生了连年战事,汉武帝一改前任的和亲政策,开始厉兵秣马主动进攻匈奴。 放羊娃出身的卜式上书,愿意拿出家中财产的一半来捐助边防军备。 河南郡人卜式从小放羊,积累了许多放羊的不少放羊的经验,他能与羊进行思想上的沟通,懂得羊生活的秘密,因此他放得羊膘肥体壮,繁殖率极高,也因此积累了大量财富。 虽是一个放羊娃出身,但他位卑未敢忘忧国,愿意支援国家边防建设。 汉文帝对这种作风大加赞赏,但又怕他沽名钓誉,想借此来升官发财,于是派遣使者询问卜式是否想做官?如果卜式想借此捞取政治资本,那就不好意思了! 卜式却这样回答说:“我自小牧羊,哪里会做什么官,再说也不习惯做官,这不是我想要的。” 使者将此情况禀报汉武帝,汉武帝大为感动:如果我朝百姓都有如此高的觉悟,岂不是很快实现国泰民安! 你越不想做官,偏让你做,于是汉武帝让卜式做了中郎,赐给他左庶长的爵位,田地十顷,并把他的先进事迹布告天下,号召全国人民来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卜式不愿意做郎官,说:做官不是我的强项! 武帝说:“我在上林苑有自己的羊群,既然你不喜欢做官,就干老本行去放牧羊吧!” 卜式虽然身居郎官的地位,但是身穿布衣、脚登草鞋,又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业了。 一年多后,羊长得肥壮也繁殖得很多。 卜式很高兴能做自己喜欢的做的事。 一天,汉武帝打猎经过他牧羊的地方,称赞他工作做的很好。 卜式说:“不仅牧羊是这样,治理百姓也和牧羊一样的道理。 管理羊群也要使其按时起居,不好的羊当即就要除去,不要让它破坏羊群。” 推而广之,治理一县、一郡、一省也是这样的道理,要在游戏规则办事,破坏了规则就要及时制止。 汉武帝认为卜式说出这道理很惊奇,打算试着让他做官治理百姓,便拜卜式为缑氏县令,结果缑氏县的百姓因为卜式的治理得到了利益。 看来放羊娃也是有本事的,用管理羊群的方法来管理百姓,照样行得通。 皇帝见他很有些本事,就调任他做了齐王的太傅,再后来又提拔他做了御史大夫。 从一个放羊娃到国家高官,仅用一个道理,就实现了人生转折,达到了如此的高度,佩服! 不过,开始的奉献精神是主要的,再加上人家不以升官发财为目的,这样才能以无染著之心获得大利益,这就是所谓的“不求自得”吧! 其实,我们也应该这样!
汉武帝时期,汉朝与匈奴发生了连年战事,汉武帝一改前任的和亲政策,开始厉兵秣马主动
忆霜看历史
2023-04-10 15:16:07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