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头条上,有人引用王志文的一段话说:“人一旦历练到不想说话,不想争辩,不想巴结,不想讨好任何人,失去交友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沉默……那么你就悟透了人性,看透了人生。” 用这句话来使自己独立于群体之外,还大言不惭认为自己优秀,不与他人“同流合污”,认为自己就高洁了,就纯正了。 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自以为是的“假象”。 真正的高人是和光同尘的,是用自己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感化、引领、带动他人走向正途的。 如果,孔子不教育三千弟子,不引导七十二贤,不用自己的言行来规范这个世界的行为;如果李耳不讲自己的“道”,不给人留下洋洋洒洒五千言,那么我们在黑暗中会行走到哪里去,这是一个未知数。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仍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人生的三种境界。 王志文都感悟充其量来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 人生需要沉淀,需要历练,更需要挫折和打磨。有的人在打击中沉沦,有的在打击中成长,有的在打击中感悟,最厉害的人是在打击中成熟。 所谓“大隐隐于市”,只有在“市场”上人多的地方,嘻嘻哈哈,甚至嬉笑怒骂,而又用自己的光普照他人,用自己的思想感召他人,用自己的智慧帮助他人,这才是一名世间的智者、高人。 像去世的星云大师、曾仕强,以及现在视频上讲儒释道思想的郭继成,他们无不借助于视频平台的力量,来普及、普惠大众。 如果有了智慧,有了对世界正确的认知,就偏居一隅,独自修行,独自享受上天带给自己的红利,沾沾自喜,而不顾大众的无知和迷茫,那是自私的。 这个世界有很多圣贤,孔子说仁、孟子说义,佛陀说智,老子讲道,耶稣爱人,哪一个贤者不是大爱的存在呢! 孤独可能是一种境界,但分享更是一种境界,让自己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不是更香吗!
在微头条上,有人引用王志文的一段话说:“人一旦历练到不想说话,不想争辩,不想巴结
忆霜看历史
2023-04-11 14:22:26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