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发根缓慢,增加“湿度”,加湿不是浇水,千万别搞混了

养身健康缘 2021-01-24 13:18:14

多肉发根缓慢,增加“湿度”,加湿不是浇水,千万别搞混了

养多肉最担心的就是不发根的问题,多肉上盆种好以后,根系长不出来,多肉吸收不到土壤中的水分,时间久了,多肉的叶片发生褶皱,缺水严重,因为多肉长不出根系,根系无法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它就会消耗自身叶片里的水分。

不发根的多肉,它会消耗自身叶片里储存水分,满足生长需求,从底部的老叶子开始逐渐向顶部叶子枯萎,老叶子会逐渐枯萎,如果长时间多肉不服盆,不扎根,多肉还会有干死的可能,因此想要把多肉给养好了,先决条件是把根系给养好。

一棵健壮的多肉,状态好的多肉,根系必然是长满花盆的,只有满盆根系多肉才能展现出最好的状态,根系满盆的多肉还不容易黑,不腐化水,在养护上要更容易,更轻松,更简单。

针对多肉上盆种好以后不发根,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理?

多肉不长新的根系无非就是僵苗,或者因为极度缺水的原因,根系向内紧缩,无法接触到水分,新根就无法正常生长,碰上多肉僵苗不长新根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将多肉从盆里取出来,进行修根,重新栽种。

多肉根系在较湿润的环境下更容易生长,我们可以使用“水诱法”,或者是增加栽种多肉基质的湿度,利用“湿度”引诱多肉发根,这里的湿度指的是花土的湿度跟环境的湿度,并不是土壤内部的湿度,很多花友一想到湿度就想到了浇水,这是完全错误的。

花土过于潮湿,会导致多肉的根系腐烂,不要采用浇水的方式给多肉加湿,重新上盆之前一定要把枯老的根系全部都剪掉,种多肉修根是很关键的一步,但是很多人都不去在意,根系不修剪,直接上盆栽种新根就无法在短时间内长出来。

修完根系的多肉,采用潮土上盆,花土摊开,用喷壶喷湿,土壤摸上去,手掌能感受到明显的湿度,然后再将多肉上盆种植,种好的多肉不要晒太阳,放在自然光下或者是阴凉地,养上半个月或者20天,这期间多肉肯定会长出新的根系,发根期间多肉仍然是不需要浇水的。

等到肉眼能明显的见到多肉长出新根,然后再进行浇水,晒太阳,切记多肉刚上盆的时候,不要一次性地把水给浇透,完全没有必要,等到能感觉到多肉明显服盆生长了,然后再把土壤给浇透。

0 阅读:122

养身健康缘

简介:关注我,每天更新健康养生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