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
如今的我们,站在东亚的中心遥望巴以,颇有一种看着过去的中国的悲伤。
当初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数不清的烈士留在了土壤之中。
那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才最终换来我们如今的和平。
尤其是抗美援朝。
当时,志愿军唯一的防冻措施,就是在脚底板上涂油,天冷,地冷,只有血不冷。
太多人牺牲了……
所以,历史上接替沃克的李奇微退败,而彭老总却不追击的举动,让很多人不解。
虽然老话说“穷寇莫追”。
但是新中国需要一场彻底的胜利,一种迎头而上的政治态度。
美国惨败,难道不是好机会吗?
要明白这个问题,还得从李奇微讲起。
美军救星首先,李奇微不是华裔。
他不是姓李,而是姓李奇微,全名是马修·邦克·李奇微。
当时的美国中,黄种人和黑人一样是下等公民,不可能担任陆军上将。
他到战场上够,很快明白,沃克留下的是一个惊天烂摊子。
李奇微问上将要怎么带领第8军,麦克阿瑟只露出一个神秘的微笑。
“现在,第八军已经是你的了!”
于是,李奇微走进美军的营地。
看到就是毫无纪律的士兵:见到将军,他们甚至连站起来行礼都懒得做,已经完全被志愿军打得没了士气。
20世纪50年代,美国处于冷战焦虑期,麦卡锡主义盛行。
在当时的美国国内,一切不利于国家荣誉感与国家发展的言论,通通不允许出现。
哪怕这些士兵,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伤亡惨重。
他们的损失,也不会被美国国内的民众,还有他们的父母知道。
当时的美军非常“人性化”——或者说人道主义是西方一直宣扬的。
美军有过圣诞节的物资:巧克力,各种酒,烟,肉类,他们还可以给国内的亲人写信。
这群美国大兵一开始上战场的时候,麦克阿瑟宣称:“在12月25日之前,就能结束战争并回家”。
可是,志愿军和朝鲜军奋勇无比,玩了命地打,把美军打得连连退败。
李奇微接手的时候,距离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已经过了一年零四个月。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些在二战期间一直打胜仗的美军的遭遇。
盟国日本,根本没有说过中国军队有多难打。
他们始终不承认,是输给了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只承认是输给了奥本海默的原子弹。
所以,麦克阿瑟的错误估计和信口开河,给军队太高的期望。
这样的期望在战争中是致命的,就如同假如你不曾知道光明,那么黑暗也可以忍受。
可是,这群美军期望圣诞节就回家。
希望破灭时对士气的打击,就如同拿针去刺鼓胀的气球。
然后,他们寄回家的信,一开始兴致高昂,充满了对国家的信任和对指挥官的赞美。
在发现盟军南韩部队毫无抵抗力,在指挥官沃克堪称耻辱地死亡后,士兵们的信还能寄到家人手里吗?
寄不到的,所有从军队寄出去的书信都需要审核。
而家人寄来的信,又全然不知他们的惨败。
这样的压力与心理打击下,李奇微不得不在上任第一天,就对士兵进行体罚。
可是,李奇微也只能整顿美军。
不靠谱思密达李奇微与彭老总针尖对麦芒。
他通过提拔可以为自己卖命的年轻人,快速地整顿军纪。
并在第六感的驱使下重点布防,把自己在这次战争中的第一次,亮相放到了汉城。
可他没有想到,东亚除了有宁死不屈。
打出一条血路的中国人、疯狂创死全世界的日本人,还有非常会审时度势的韩国人。
当时还是南韩。
志愿军没管李奇微,让李承晚加急做的防御性工程。
我们直接拿大炮轰韩国驻军地。
一般而言呢,我们参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
第一天死了那么多人,盟军最终还是成功了
这场战役成为了二战的转折点。
汉城大概也算一个转折点——在汉城,李奇微亲身体会到,南韩这所谓的友军有多不靠谱:
南韩军四散溃逃,毫无组织纪律性。
比起军队,更像是临时把老百姓抓起来逼他们上战场。
据说,当时李奇微就站在路中央希望韩军停下,结果韩军直接绕开他继续逃。
李奇微突然释怀地笑了。
虽然韩国人靠不住,但他作为指挥官,而且是接任指挥官,是不可能直接一走了之地。
哪怕汉城之战,已经没有反败为胜的可能。
美军依然在他的指挥下,顶着志愿军炮火坚守。
李奇微则趁机做了一些布置,也可以说是陷阱。
就是在这个战役中,他让人把自己的睡衣,钉在汉城指挥处的墙上,并且留下了一句称赞志愿军的话。
他的称赞可能是发自真心的,但钉睡衣却另有用意:
不自然,暗示有可能回来,又挺私密,好像他已经彻底溃败。
彭老总收到这个情报的时候,志愿军士气高涨,斗志昂扬,想要乘胜追击:
彭老总选择守汉城,不出击。
一是,当时志愿军的后方补给,一直供应不及时。
全靠将士们的信念支持着,就是凭着一股气打到了汉城。
如果追击,有可能死伤惨重。
二是,彭老总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和军事素养,判断这有可能是美军诱敌深入的计策。
所以,彭老总最后顶着巨大的压力,选择了不追击。
后续证明也是如此——美军的物资与后续补给,是不会停的。
当时的杜鲁门让美国的民众“为了战争做一切事”,有强大军事与经济供给的美军实力没有变弱。
如果彭老总追击,志愿军会有更多的生命,留在朝鲜半岛那冰冷的泥土中。
写在文末每每回顾历史,都对当下的国际形势更加唏嘘。
新中国的成立,给了所有被压迫与发展中的民族希望。
读书的时候,不明白这话的重量。
如今才发现这里面不仅有沉甸甸的血,红灿灿的信仰,还有一双双至今深陷战火的人民向上挣扎的手。
彭老总当时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看,会发现这是历史的一个小小的事件。
正是这些关键小事件,才构成我们如今的生活。
为当下,为正在受苦的民族,牢记历史,不忘初心。
圝圣言圝
朝鲜战争最主要的就是分寸。即要打疼美国,又不能把美国打急眼了。彭总分寸掌握的正合适。不然逼美国使用核弹,连苏联也没办法收场。如果换泽连斯基,必然以悲剧收场。普京就如彭总一样,不断试探美国底线。缓慢收缴乌克兰地盘。美国一旦和俄罗斯谈判,普京必然以实控线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