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6纵历任4位副司令,3位升为军长,他在任时间最长反而没晋升

从阳化石 2024-05-20 06:58:31

东北野战军6纵是一支老资格部队,它是由新四军3师7旅,山东军区7师杨国夫部,以及李运昌部19旅组建而来。其中,7旅建军历史最久,是东北部队最老的一支,是南昌起义的部队,就连1纵在这支部队面前也要排后面。

6纵组建后,历任司令员是陈光、洪学智、黄永胜,李作鹏担任。副司令员先后由杨国夫、梁兴初、曹里怀、李作鹏担任。

这四位副司令员,梁兴初、曹里怀、李作鹏在6纵时间不算长,在此后战斗中被调离或留任,总之都当上军长了,只有资格最老的杨国夫职务反而没有晋升,长期是副职。

杨国夫是6纵主要领导,毕竟这支部队一半力量是他领导的7师改编而来。上级对于调陈光担任司令员,从历任职务、资历来说,都高于杨国夫,也是他的老领导,俩人一正一副也没有什么。

1947年初春,陈光因为身体原因加上与总部首长的意见不一致,而离开前线,洪学智担任司令员。杨国夫的职务不变。此时,1纵副司令员兼1师师长梁兴初调6纵,担任6纵副司令兼16师师长。

不得不说,梁兴初在东北战场上领导两支资历最老,战斗力最强的两个师。

上面我们讲了16师是南昌起义发展过来的部队,是资历最老的部队;而1纵1师的资历也很老,是红三军团改编过来的部队。这两个师是东北野战军的头等主力师。

1947年9月秋季攻势时,梁兴初调任到新组建的10纵当司令员,成为独当一面的指挥员,参加此后诸多战役,1949年调任38军担任军长。

梁兴初离开9纵后,上级调曹里怀担任6纵副司令兼参谋长,16师师长没有立即调配,而是由王东保代理师长,指挥16师参加秋季攻势、冬季攻势。

曹里怀在来6纵之前,一直担任地方军区司令员,把他调野战纵队为更好历练,日后另有重要。他担任副司令兼参谋长时间不长,在1948年3月,与李作鹏算是互调,曹里怀担任1纵副司令兼参谋长,1纵协助李天佑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随着部队南下中南时调任47军军长。

李作鹏到6纵后,担任副司令兼16师师长,之所以兼任16师师长总部对他说,16师是红1军团的部队,是林总曾经指挥过的部队,在东北没少打胜仗,也有些仗打得不太好,不如1师、5师那样打得出色,战绩显著,希望他能将这支部队带出新的起色。

他指挥16师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在南下中南作战时,洪学智调任兵团副司令员,他接替已经改编为43军军长。

从6纵组建到改编为43军的3年时间里,后来担任副司令员的梁兴初、曹里怀、李作鹏都成为军长,只有杨国夫从一而终一直是副司令。论在6纵资历,论对6纵部队的熟悉程度等情况,不仅比他们三位熟悉,甚至比后来担任司令员等洪学智、黄永胜都熟悉。

按照他的资历,6纵多次空降司令员,没有把他考虑在内,而且南下到中南后,被调离作战部队,到江西军区担任副司令;按说长期担任副司令员,在1949年也会调任军长,如曹里怀、李作鹏、方强、吴瑞林都是从副司令提拔为军长的。

没有当上军长,对他有什么影响呢?从军衔上看不出,可是从军级上就不一样了。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四野担任过军长、政委的一般都会被评为准兵团级,如梁兴初、梁必业、周赤萍、罗舜初、詹才芳、刘兴元、邱会作、方强、曹里怀、李作鹏、吴克华等;副军职一般会评为正军级,如胡奇才、吴瑞林、杨国夫、张天云、刘西元、周仁杰、晏福生、谭甫仁等。

四野部队副军职一般都是正军级,原因在于四野部队打仗多,而且部队建制与其他三大野战军不同。其他野战军一个军下辖3个师,三万人左右。而四野一个军下辖4个师,兵力在6万人左右,可以说一个军顶上其他野战军2个军的兵力配备了。

0 阅读:330

从阳化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