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展记##小猿看文物#
#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
【十二龙九凤冠】(明)
《邂逅•多彩大明1573——万历文物主题特展》展出一件十二龙九风冠,这顶十二龙九凤冠共用大小红、蓝、绿、黄宝石139块,宝石数量为定陵出土四件皇后凤冠之最。这些宝石究竟在当时价值几何?采集这些宝石又对当时的国家政局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据《甘露园短书》等文献记载,万历年间,祖母绿、猫晴等各式宝石每块约用银百两,红、蓝、黄等宝石每块约用银八十两。而万历年间,东西安门看守厂夫的工资不过一年七点二两白银,一斤面粉不过零点零零八两一斤。由此可以看出,这件凤冠上的宝石配置在万历年间是十分奢侈的,需要花费相当数量的钱财。
万历皇帝对于珠宝的采购,也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万历二十七年至万历二十九年,两年时间内,朝廷花费二百五十万两白银购买宝石,而当时大明一年的赋税也就四百万两白银。
凤冠上的宝石,有可能采自大明西南边疆。这些宝石的开采,也搅动着大明王朝的边疆局势。现今缅甸北部群山之中的小城抹谷,在明代仍属于中国版图内,由孟密的傣族土司统治。这里出产的红宝石享誉世界,傣族土司将这些宝石视为私产。六世纪崛起于缅甸南部的东吁王朝屡次试图攻入云南,到万历年间已成为明朝西南的劲敌。傣族土司的辖地恰好与东吁王朝接壤,他们是抵御东吁王朝入侵的缓冲力量。明王朝频繁的宝石开采激化了朝廷与土司之间的矛盾。万历三十三年,东吁王朝率军攻打孟密,孟密土司未经战斗便归顺了东吁王朝。自此,明朝失去了这片宝石产地。
参考文献:
仇泰格.一件明代凤冠背后的故事[J].紫禁城,2018,No.281(06):106-117.
文|观察猿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