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次出手,华为只用了一招:“一哭二闹三上吊”赢不了科技战

三叔科技 2024-05-20 23:40:47

四年前……

任正非带队走访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继续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

在访问期间,他提到了基础研究。

任正非表示。

有如土耳其Arikan教授一篇数学论文,十年后变成5G的熊熊大火;

有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苏联科学家彼得·乌菲姆采夫发表的一篇钻石切面可以散射无线电波的论文,20年后美国造出了隐身的F22;

有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吴仲华教授的三元流动理论对喷气式发动机的等熵切面计算法,奠基了今天的航空发动机产业……

同时,他也再次提到关于美国的制裁。

我们公司也曾想在突进无人区后作些贡献,以回报社会对我们的引导,也想点燃5G这个灯塔,但刚刚擦燃火柴,美国就一个大棒打下来,把我们打昏了,开始还以为我们合规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在反思;

结果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打下来,我们才明白美国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们死……

在美国制裁华为初期,其实不光是华为公司自身,外界的对于华为质疑的声音也有很多。

他们是在西方媒体抹黑报道下的美国公民;

他们也有不明真相,被引导、被情绪化的国民,与上者有所不同,他们会在每年的9月,噤声几天。

当然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特别不喜欢赚钱的华为。

前面说到。

在制裁初期,即便是华为也出现了短暂的愣神,怀疑自己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从开始的寻求通话,到各种鼓舞士气的声明,再到高管的抗议性发言,最后才发现他们希望华为死……华为也并非从一开始就是“十全十美”的斗争派。

放弃所有幻想的华为,在2020年推出搭载业界首款5nm SoC的Mate 40系列,当时被外界称为“麒麟芯片最后的绝唱”。

“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

那一年,Mate系列灵感来源于胡杨。

2022年9月时隔一年的Mate50开售,对于华为的忠实用户而言,这一代产品有亮点。昆仑玻璃、卫星信息、超光变XMAGE影像……然而这并不能掩盖它高通4G芯片的“瑕疵”。即便如此,Mate50 系列的销量还是在短短几个月里突破了680万台。

后来就是“万象更芯、重构非凡”的Mate60系列……

对于Mate60系列的横空出世,很多人没有准备。

美国没有准备,是他们搞不清Mate60的“内在”是究竟怎么搞出来的。

同样没有准备的还有国人。

那一天,罕见的各大平台停止了争吵。

没有那个国产品牌更领先于友商,有的只是赞美,以及华为生生不息的感动。

这是对于三年前,“麒麟芯片绝唱”担忧的一种担心落地,同样也是对于长期以来面对不公的一种情绪的释放。

还有,就是对于华为以及中国科技自主研发的一种强烈的再期待!

之后美国对于华为的打压再次收紧,但收获却越来越小。

2024年5月7日,美国再次收紧了对华为的出口限制,撤销了美国芯片企业高通和英特尔公司向华为出售半导体的许可证。

很多人知情人士、媒体分析,此举将会影响到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包括华为手机、笔记本、平板等业务。

然而对这一切早已习以为常的华为,再也没有如之前那般强烈的舆论反击,有的只是见招拆招。

于是,华为开启了麒麟扩充之路。

Mate60的9000S、nova 12麒麟9000SL、麒麟8000,还有Pura 70系列、MatePad Pro、MatePad 11.5S的麒麟9010、麒麟9010L、麒麟9000WL、麒麟9000W、麒麟9000S1、麒麟9000SL、麒麟9000WM...

这还没完……

自研PC处理器也来了,麒麟9000C。

华为擎云W515x和W585x

相较于几年前的应对的“慌慌张张”,此时的华为更为淡定,这主要源于这几年研发投入的产出。

从1.3万颗元器件实现自主可控、4000电路板的反复换板开发,RF射频芯片、逻辑控制芯片、电源管理芯片、WiFi芯片……到如今各个消费终端芯片的完全自主替代,还有鸿蒙操作系统,自研了手机操作系统欧拉、高斯数据库、编译器方舟、编程语言仓颉(char)、EDA设计软件成功实现了国产化……

华为如今的从容淡定,同时也是一场又一场“攻坚科技战”的必然结果。

1 阅读:200
评论列表
  • 2024-05-21 06:14

    华为,你是国人的骄傲[点赞]

  • 2024-05-22 05:29

    生生不息,我有华为!

三叔科技

简介:解析最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