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娃吃完薯片再结账,被要求5倍赔偿,宝妈高明的反击令人称赞

卡路里爸爸 2023-11-29 08:44:53

每到周末时间,我们全家会一起去超市大采购,孩子们很喜欢购物的体验,长了很多见识,也收获不少欢乐。

但带孩子逛超市也是很累的,这是很多当妈的体验,因为一不小心,孩子就可能闯祸了。

有一次在小超市里,我就亲眼见证了一场宝妈和售货员之间的纠纷。是一个宝妈带着2岁多的孩子来逛超市,在超市的零食区,孩子拿起一袋薯片,小手一扯就撕开了包装纸。

妈妈不想让孩子吃薯片,但是,她也很无奈就只能让孩子吃了,然后再去结账。

等到挑够需要的商品,收银台的小姐姐却一眼看见了孩子手里正在吃的薯片,她说:“还没有结账,孩子就开始吃了,这是偷盗商品,按照超市的规定要5倍赔偿损失。”

宝妈听了也非常生气,她说:“我一直带着商品的标签,又没有打算赖账,凭什么说我们孩子是偷东西,这是人格上的侮辱。你要求我们5倍惩罚,不知道市场管理局有没有这样的规定?你这才是违法的行为,我还要报警呢!”

超市的经理最后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妈妈正常付款,并没有5倍赔偿,周围的顾客也都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位勇敢又机智的妈妈,她没有推脱自己的责任,也勇敢地捍卫了自己的。

带孩子逛超市就是会有很多的麻烦,你不想给他买的东西,他偏想要,趁妈妈不注意,不是啃了水果,就是吃了零食。

但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要经常带孩子逛超市,逛超市也是增长见识,建立规则很重要的成长经历。

如果孩子在超市不听话,乱拿东西,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疑问。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父母应该有不同的应对措施。

3岁是孩子自主意识的一道分水岭,如果我们的孩子在三岁前,他们对于物品的所有权不是很清楚,这是孩子无意识的行为,不能算是“偷窃”行为。

我们只要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告诉他们这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的年龄在三岁以上,就已经有明确的物权意识,故意去拿别人的东西,就是有故意占有他人物品的动机。

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类似的行为,就要引导孩子改正,具体做要遵守3点原则!

第一,不要打骂孩子,父母和孩子一起面对错误。

孩子偶尔犯错是很正常的,我们不要打骂孩子,特别是在公共场合更不能打骂孩子。

我们发现孩子有拿别人或是超市东西的时候,如果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孩子身心受到伤害,很可能会以后有类似的事情,害怕受到家长的批评教育而隐瞒。

孩子有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我们首先应该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就是“小偷”。

父母不给孩子贴标签,和他一起面对错误,安抚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明白为什么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教育孩子改正和弥补自己的错误,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第二,鼓励孩子参与逛超市,教会孩子购物规则,学习合理购物。

我经常会带孩子出去购物,甚至是给他们钱,让他们自己计划买什么东西,教会孩子会购物也很重要。

带孩子逛超市太麻烦,但是,越是这样我们就越应该多带孩子出去,更要引导孩子学会合理消费。

比如,有的孩子一去到超市,就会乱拿东西,父母就没有办法控制。我们可以在去超市之前,和孩子计划要买的东西,拟一张计划表,然后按照计划去购物,孩子渐渐地就能学会理性购物。

父母不要轻易满足孩子不合理的购物要求,更要约法三章,不能允许孩子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或者破坏超市的商品。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最好不要让孩子先吃超市的东西再结账。

父母多带孩子购物,引导孩子做一个文明的顾客,教会孩子购物规则,孩子才能学会正确消费。

第三,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些父母溺爱孩子,对孩子的错误不闻不问,孩子也成为一个是非不分的人。

当孩子有错误的行为,父母首先应该告诉他们,你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还要解释这样做了以后,对别人有坏的影响。

帮助孩子杜绝乱拿东西的习惯,建立规则意识,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比如,有人拿了你最心爱的玩具,你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当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痛苦,也会慢慢理解为什么不能这样做。

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很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要言行举止文明礼貌,孩子也会效仿,成为一个有规矩、有礼貌的孩子。

互动话题:你家孩子学会理性消费了吗?

2 阅读:1482

卡路里爸爸

简介:两个孩子的妈妈,亲子达人,教你科学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