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
【唐代 鲁山窑花瓷腰鼓】
尺寸:长58.9厘米,鼓面直径22.2厘米
馆藏:故宫博物院
花釉瓷简称“花瓷”,是唐代北方瓷器的新品种。它所用的釉料由多种矿物原料组成,呈色能力各不相同;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烧造,严格控制氧化气氛后;经窑变就可以形成绚烂的色彩效果,出现美丽的花釉彩斑。唐代烧造花釉瓷器的重要窑口之一是河南的鲁山段店窑,主要生产罐、盘等(图4、5),花瓷腰鼓是其代表作品。
故宫博物院馆藏的这件传世瓷质腰鼓,与唐代文献《羯鼓录》关于花瓷腰鼓的形制(“头如青山峰”,大概是两头大)、斑纹等描述一致。因此,首先可以确定它是一件花瓷腰鼓。那么,为什么说它的产地是鲁山呢?这就与学者们在鲁山段店窑采集的碎片有很大关系。文献中记载,鲁山在唐代以产“花瓷”闻名。七八十年代,专家学者们前往窑址开展调查时,发现了5件花瓷腰鼓标本(图4)。这些碎片从器型到斑纹等细节都与这件传世腰鼓一模一样,从而印证了这件传世品为鲁山窑花瓷腰鼓。
它的特点是广口,纤腰,鼓身上还有7道凸起的弦纹。通体以花釉为饰,片片蓝白色的斑块点缀在漆黑的釉面上,彷佛一幅泼墨画,引人入胜。
资料来源:
[1]故宫博物院官网
[2]李辉柄,李知宴.河南鲁山段店窑[J].文物,1980(05):52-60.
[3]于文荣.浅析唐代北方陶瓷工艺成就[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02):91-106.
[4]许满贵.唐花瓷腰鼓释考赏析[J].东方收藏,2012(11):58-59.
图片来源:
图1-3 鲁山窑花瓷腰鼓
图4 黑褐釉乳白蓝彩斑腰鼓残片(腰鼓鼓头部分) 来源:李辉柄,李知宴.河南鲁山段店窑[J].文物,1980(05):52-60.
图5 鲁山窑花釉罐,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图6 花釉三足盘,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图1-3、5-6均为观察猿小七拍摄于故宫博物院
文 | 观察猿小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