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精神是国民的劣根性而被当成负面教材!阿Q到底错在哪里?

萨沙讲史堂 2024-05-20 17:40:36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第518期

阿Q精神是国民的劣根性而被当成负面教材!阿Q到底错在哪里?

《阿Q正传》写的很精彩,因为它很真实。

阿Q同小说《活着》里面的富贵,虽然一个是清朝老百姓,一个是民国和新中国的老百姓,本质上没有不同。

他们都是,中国的一种底层平民典型人物。

阿Q是一个底层的雇工,没有任何社会地位,没有财富,没有文化,没有尊严,甚至没有住的地方。

好在,阿Q还算勤快,平时做短工能维持生存。

正常来说,这样一个人应该无地自容才对,奋力要求改变地位和生活水平,本能的反抗这个压榨他的社会制度。

阿Q恰恰相反,他根本不敢反抗,也非常畏惧地位比他高的人。遇到所谓官老爷,阿Q就不自觉的跪下。被地主没有理由的打了耳光,他也不敢理论几句,更别说还手。

正常来说,阿Q应该努力改变这个屈辱状态,要么去改变社会地位,要么干脆参加革命,但他只是逆来顺受。

他本能的厌恶这个压迫制度,却乐于去看“杀革命党”,还说“好看,好看”。

他知道反抗可能会落到同革命党一样的下场,做旁观者则比较安全。

阿Q最厉害的是,有一套自我催眠的精神胜利法。

他被人打了,不敢还手,却在内心深处说“老子被儿子打了”。

明明吃了亏,阿Q自我催眠为胜利了,这样心里会好受点。

说来说去,阿Q都是社会最底层,是被欺压和侮辱的对象,几乎没有人把他当作人看。

他却自我感觉良好,认为祖上比这些人都阔,认为那些不拿正眼看他的女人是淫妇。

这同样是一种精神胜利法。虽然改变不了任何东西,却可以让阿Q感觉好点。

别人欺负她,阿Q不敢反抗,就去欺辱更弱的小尼姑。

追求奶妈不成功被赶出赵庄,阿Q只能去县城打工,期间被迫参加了盗窃,捞了一点钱。

只是,这一切都不能改变他的地位。

最终阿Q被当作替罪羊,莫名其妙押到刑场枪毙了。

阿Q和《活着》中的福贵没什么不同。

相比阿Q,福贵更是逆来顺受,无论遭遇什么惨祸,只是顽强的活着,坚信好死不如赖活着。

在我们来看,福贵的生活根本就不是人过的:他的媳妇家珍因过度劳累伤痛得病去世,儿子有庆被黑心医生抽血抽死,女儿凤霞难产得不到救助而死,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夹死,孙子苦根吃东西撑死。

最后,全家只有福贵和一头老黄牛相依为命。

其他的尚且不谈,即便再窝囊的人,遇到家人被人害死,尤其是儿女遭遇惨祸也会拼一拼。

而福贵唯一的儿子有庆,因为县长夫人需要输血,血型又比较特殊,竟然被强制鲜血到死亡。

换成别的父亲,儿子这么被弄死了,最低程度也抄家伙将黑心医生砍死。然而福贵仍然选择忍气吞声,什么都不敢做。

福贵有的只是麻木,全家死光光了,他只用“一切都会好的”来麻醉自己!

人类都有委曲求全,忍辱偷生的天性,福贵却做到了极致。自然,无论什么统治者,都最喜欢福贵这样的顺民。

阿Q比福贵更无赖一些,牵挂更少一些,欲望更强一些。

因此,阿Q的心态不平稳,只能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

同时,阿Q多少有些斗争的心理,想要反抗压迫他的各色人等。

换句话说,阿Q比富贵的斗争性略强一些。

也就是阿Q多了些斗争性,落到非常凄凉的下场。

福贵最低程度还有自己一条命,而阿Q连命都没了,被人当作背黑锅的枪毙了。

阿Q和福贵都是中国人最大的劣根性,已经不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的底线。

不要说肉体上的反抗,他们连思想上的斗争都几乎没有,彻底麻木了。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抗战期间经常出现,几十个日军就能占领和管理一座中国县城的事情。

一个县城的中国老百姓,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就算排队给几十个日寇杀,也能累死他们吧。

为啥呢?很多中国老百姓都是阿Q和福贵那种顺民,只管自己埋头过日子。在他们来看,压迫自己的人无论来自中国还是外国,似乎都没有什么区别。

就算日寇有时候来烧杀抢掠,大部分顺民只是一味忍耐,不敢斗争。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1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