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遗体维护费达100万,大半民众要求下葬,普京:谁也不能动

罐子军史说 2024-05-20 12:21:53

在俄罗斯的莫斯科,有一个特殊的存在,它既是历史的见证者,又是苏联的奠基人——那就是列宁的遗体。近年来,随着维护费用不断攀升,民众对于维持这一传统的态度开始多元化。有大半民众认为,可以让列宁入土为安,这样能减少维护费用,利于其他方面的发展。然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此却坚定立场:谁也不能动。

列宁是国际公认的无产阶级革命伟大的精神领域,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一战时期,他带领了俄国十月革命,击退了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力量,成立了苏维埃,还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封锁。然而一次演讲时,却遭到了敌方的刺杀,2枚子弹击中了列宁,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却严重影响其健康。因为子弹有一颗靠近其颈部,当时的医疗落后,没办法安全取走子弹。

做了手术后,列宁在1922年5月开始中风,右侧偏瘫,但他依旧坚持工作。到了10月,其身体健康恶化,列宁还是坚持带病工作。直到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中风去世,其出殡时有90多万民众自动参加其追悼会,为了纪念列宁,牢记其对苏联的贡献,其死后国家决定将其遗体进行防腐处理,放置水晶棺供民众瞻仰。

二战爆发后,因为德军的大举进攻,列宁遗体被迫转移,因为条件落后,保存不当导致其遗体腐烂,最后只剩下头部了。二战后,苏联就用腊为其补充其他地方。但每年的维护费都是高昂的。而列宁,作为苏联的奠基者,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但对于他的遗体维护费用,却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因为苏联解体后,其遗体由俄罗斯接管。由于西方经济制裁,俄罗斯长期经济低迷。据报道,每年为维护列宁遗体所花费的资金高达100万,这一巨额支出引发了部分民众的不满和质疑。这些赞成下葬列宁遗体的人们认为,如今的俄罗斯已经不同于当年的苏联,维护这一传统并不再具有现实意义。他们认为这笔巨额支出可以用于其他更需要帮助的领域,比如教育、医疗等。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列宁的崇敬或许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普遍,因此保留遗体可能并没有意义。然而,普京总统的态度却是坚决的。在面对民众要求下葬列宁遗体的呼声时,他强硬地表示:只要我在一天,谁也不能动。对于普京而言,列宁作为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其身后的遗体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俄罗斯的荣耀和自豪。他认为,放弃这一传统,将是对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背叛。

普京的立场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支持者认为,维护列宁遗体是对俄罗斯历史的尊重和传承,是对国家根本道德价值观的捍卫。而反对者则认为,将列宁遗体下葬是一个现代化举措,有助于俄罗斯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场关于列宁遗体的争论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无论结局如何,列宁,作为一个传奇般的存在,他对苏联,乃至俄罗斯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0 阅读:488
评论列表

罐子军史说

简介:每日与您分享各种武器装备与军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