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我始终想不明白,中国靠什么维系了数千年的文明大统一

甄客百晓生 2024-05-21 06:30:10
前言

中华上下五千年,放眼全世界,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和我们的历史相媲美。

就算强如古罗马、古印度,它们虽然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但在历史的长河中最后也只能慢慢销声匿迹。

唯独中国经历过巅峰也坠入过低谷,总是能够从困境中重新崛起,发展到如今依旧辉煌!

然而这却让一位英国教授感到疑惑:

“中国的发展有悖常识,他们究竟是靠什么维系了数千年的文明大统一?”

其实答案很简单,但全世界估计也只有我们国家能做到...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请理性观看

华夏大地不养“闲人”

对于中国究竟靠什么才维系住了文明的大统一,相信大家内心肯定有自己的答案,而为了让大家对自己的选择有个更好的了解,我们不妨从华夏建立之初说起。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我们华夏先祖们也是因为水土原因来到了长江、黄河等附近有水的一带。

毕竟水对于任何一个生物来说都是生命之源,有了水之后才能发展出形形色色的文明。

不过因为早期的信息储存和发展并不发达,我们对祖先的了解其实并不太多,一般都是根据推测得到的结果。

就比如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许多专家学者就根据推测,认为来源有两个,而这两个来源,便是从黄河附近和长江附近发展出来的文明。

而我们的祖先可不打算就这样一直傍水而生,在他们的内心当中,是有领导族群走向巅峰的梦想的。

根据传说,在四千多年前,黄帝便凭借自己的实力当上了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手下民众众多。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黄帝也想带领自己的部落走向壮大,而要想增强自己部落的实力,就要团结一心。

都说“没有真正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黄帝能够团结一心,那便是和手下打成一片,虽然当时可能已经有了一些阶级矛盾,但在黄帝的领导下,黄帝部落的农耕、畜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首领为自己所带来的温饱、安全,民众都看在眼里,感激之心油然而生,这或许是让黄帝能够一直发展下去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这样,黄帝打败了炎帝、蚩尤等部落,之后和炎帝结成同盟,我们炎黄子孙的称号也在这之后产生。

“长江后浪推前浪”,黄帝之后便来到了尧舜禹时期,虽然说他们的版图还未十分庞大,但经过部落首领的征战与安定,他们的文明其实也是在慢慢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是因为黄帝统领部落的好处让族群中的人们看到了光明的明天,在之后的部落联盟中,族人一般都会选出有才能得人来担任自己的统领,颇有如今选举才能的风范。

就这样,在尧舜禹时期,部落的文明在持续发展,直到夏朝,“华夏”一词也开始不再空洞变得形象。

大家都知道“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的亲民故事,而实际上,大禹也在为扩张自己的版图而努力。

在那时,大禹即位便建都,并且希望和其他的诸侯达成合作,华夏大地分成了九个州,这虽然没能做到统一,但能够将一个个版图汇和起来,对之后文明的发展也是做出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因为大禹统领有方,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致力农耕,文明的发展也开始加快了脚步。

不过等到大禹离世,华夏的文明发展却变慢了脚步,这究竟是为啥呢?

于挫折中涅槃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三皇五帝时期还是尧舜禹时期,大家几乎都是通过“选举”找出一位具有统领于才能得贤良当做统领,但大禹的儿子启却打破了这个传统,自立为王,并开始实行“世袭制”。

这样做的后果无疑是在赌自己的孩子是否能够担此大任,但当时那些权贵实在享受手上的荣华富贵,所以也就并没有打破这个世袭制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世袭制一直持续了数千年,从夏朝开始,至清朝结束。

但万物“阴阳相生”,世袭制也并不是只有弊端,这种继承方式,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因为在这样的继承关系下,权力分配制度也开始发展起来,这不仅让下层机关明白自己受命于谁,了解自己的本职工作,也很大程度上对国家的领土安全做到了保障,并且要是诸侯王有继续发展自己势力的决心的话,也能更好地对外进行扩充。

这或许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文明发展的步伐,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其实加快了我们版图的统一。

就这样,我们华夏大地的版图越来越大,不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各地诸侯国的崛起,他们每个首领几乎都有了想要统一的愿望,战争由此而生。

这让百姓们苦不堪言,不过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加快了有关军事的发展。

而那些诸侯王开始各种改革,只希望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富国强兵身上,而他们早就有了“以农为本”的思想,但要想发展此事,就依旧要通过战争来扩张版图。

所以战国之所以会被称之为战国,属实是因为当时很多诸侯国都不满足于彼时的农田版图,他们所希望的是不停地扩张,大大小小的战争也就频频发生,单单就两百多年见,他们所爆发的战争就有230次左右,可以说他们不是在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

在这之中,秦朝的变法可能最为成功,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嬴政开始布局自己“统一天下”的伟大梦想。

而凭借其出色的实力,六个诸侯国纷纷拜倒在了秦朝的脚下,五百年的纷争,最后是以秦朝的胜利而结尾。

在那之后,我国的版图出具成型,为后人继续在此地发展做出了接触的贡献。

嬴政在统一之后,自命为“始皇帝”,而之后的各个国家统领,也是以皇帝自称,不过因为世袭制的不确定性,有些朝代的君王还是让军民难以忍受,便产生了自主意识开始奋力反抗,一各个朝代也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更迭。

说不好听一点,这其实也是“适者生存,择优而论”的一种,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的文明朝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所以世袭制的缺点也是能够从这里弥补,而从侧面我们也不难看出,上到皇帝,下到乞丐贫民,他们都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想法,至于国家统一,在他们看来这是常识,而在自己有能力之后,他们所想的也是让自己的版图更加庞大。

不可否认,秦始皇对之后朝代能走在这样正确的道路上影响颇深,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秦始皇的统一之后的“统一”。

就比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货币等等,这无一例外都让国民对心中的文化更加坚定,毕竟只有一个了,不去坚持自己不就成了异类了吗?

其实虽然都说嬴政之后实行暴政让百姓苦不堪言,但他所做的统一之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为百姓的便利着想。

所以说,我们华夏大地能够做到文明的统一是因为秦始皇的开创,而做到长足稳定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为民思想与为国争光

这两点大家应该很好了解,早在秦汉时期我国的版图上就生活着很多的民众,不去体恤一下民情,百姓可不答应,而一些权贵也恨自己未逢明主。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华的文明更新迭代,他们也在思考上一位君王是如何没落的,总结出的这些经验也能够做到对我国各种的统一。

就在这样的经验之下,就算在那之中我们依旧出现过没落的形势,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坚定地保持着一个思想:不断地发展,并且让百姓过上美好的生活。

而因为我们军事实力早在数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发展,所以对于我国的统一而言,其实大多情况都是内斗,不然的话随便打打就能打服周围不顺眼的小国,直到清朝。

它们在清末实在时太过腐朽,一没有做好体恤民情的工作,二也没有重视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三便是外患借机开始入侵。

但清朝的国君自诩天朝上国,也不害怕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直到一次次失败,才让他们一次次后悔。

而国民此时也开始想要学习之前“去其糟粕”的想法,但奈何清朝的国君太过腐朽,不仅不去处理那个外患,还将其联合把自己人打的落花流水。

所以在这时候也没有做到过真正的“去其糟粕”,但这其实也加深了人们对这种昏君的痛恨,为之后的反抗也埋下了伏笔。

所以在19、20世纪的时候,即使我们受尽了屈辱,但全国上下依旧有统一祖国、驱逐外辱和让国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决心。

而有这样坚定地信念,我们又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而在解决了这些屈辱之后,我们也开始深深的反省之前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才让我们这样苦不堪言。

那些挫折就变成了激励我们前进的经验与动力,我们对于文明的统一与发展认知也就更加明确,发展到如今,我们也才能更加繁荣。

小结

总的来说,我们国家之所以会做到数千年屹立不倒,一是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有“上进心”,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发展国家利益。

而在发觉领导层管理不周之后,很多人也会因此产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让我们国家做到良好的发展。

二是我们许多国君深知“以民为本”的事情,让我们的同胞更加团结,拧成一股绳。

就这样,我们一直走在文明发展的康庄大道,我们的实力也在一点点的变强,同胞也越来越团结。

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祖国在各方个面能够重回世界第一,到那时,我们或许会让全世界都明白,中国才是众望所归。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东西问丨李治安:沧桑五千年,中国如何成长为统一多民族国家?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3426124750139924&wfr=spider&for=pc

新观察国际-强大如拿破仑,野心如希特勒,为什么没能统一欧洲?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3529716178092484&wfr=spider&for=pc

环球网-关凯:中华文明何以传承千年而始终统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524026063611299&wfr=spider&for=pc

中国历史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5%8E%86%E5%8F%B2/152769?fr=ge_ala#1-1

世袭制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96%E8%A2%AD%E5%88%B6/8608085?fr=ge_ala#1

0 阅读:0

甄客百晓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