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安置新动向,一般人我不说!

三剑客 2024-04-28 19:30:18

剑客HYHY 三剑客

退役军人的安置是一个系统问题。既要考虑到国家的承受能力,又要考虑到社会的公平,还有考虑军人的获得感。

特别是军官的安置,方式越来越多,选择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比如,很多战友发现,去高校就挺好的。

文|剑客HYHY

题图|大唐

编辑|剑平

前几天,几年前转业安置到某高校的战友到我所在的城市出差,顺便约了个饭。

聊起当时回地方的经历,已经评上副教授的他感慨颇多:庆幸自己当时选了高校。

近年来,很多转业军官在选岗时都面临着公务员、参公和事业单位的纠结。

很多年轻干部更愿意去大城市、大机关的公务员岗,拿到行政编,无论是发展前景还是工作条件都相对理想,退而求次才会选参公或事业单位。

但却有那么一群人,悄悄地选择了高校。

那么,转业进高校,真的就好么?战友周干事是旅政治工作部的一名正连职干事,因为家庭原因申请转业,回到了湖北老家。

当初,他也是想进公务员队伍,尤其想再次穿上制服、转业进公安系统当个警察。

其父亲当初也是正连职军转安置,进了公安队伍的,从普通民警一直干到县公安分局政委位置退休。

缘于这样的家学渊源,其父也很希望他子承父业。

然而,在军转考试评分选岗前,他们当地出台了一项政策:技术团职干部及营职以下干部择优安置公务员岗位,但岗位数量不多。

当时,周干事名次靠后,只能遗憾告别公务员岗,安置进地方院校。

由于是省城,怎么都不会太差,当时还有另外14名跟周干事一样的营以下干部。当地相关部门给出了1个985大学、5个211大学、1个省属高校,共计18个岗位。

其中省属高校是一所警官学院(属于副厅级单位),虽然周干事初衷是当警察,但最终权衡后,他还是选择了一所211大学。

到学校报到后,周干事以行政管理人员身份进入了校办工作,并拿到了中级职称,各方面的待遇都不错。

周干事说,院校职务构成主要分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系列、辅导员系列、工勤系列。

行政管理人员分研究实习员(初级)、助理研究员(中级)、副研究员(副高级)、研究员(正高级、教授),晋升走职称评定;老师则分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晋升走专业技术。

对于军转干部安置后的定级,要是在部队没有取得相应的职称,则根据其学历年限来进行初定,规定本科满8年即可定7级职员。

大多数军转干部在部队都会干满8年以上,因此普遍定7级职员。

他初定7级职员(初级),工作满1年后参评中级。

而参评初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研究成果——

实际上,就是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达标即可。

他说,中级基本上都能过,但要是晋升副高以上则相对较难一些,除了有年限要求外,论文的要求也更高。但是,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

当然,也有战友进入高校以后,进入教师序列,走上教学一线。就前面说的那位战友,他就是从讲师干起,一步步评了副教授,而且按照他现在的劲头,以后完全有可能评上教授。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关心起高校的待遇问题。

总体而言,高校大多在大中城市,其待遇整体上和同城的机关事业单位差不多。

但从日常工作量和压力值的角度来看,高校要比一般的机关事业单位好得多。

毕竟一年有两个大假,平时双休都有保障。

如果在教学一线,时间也相对宽松,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赛道。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校一般对学历的要求较高。特别是教师,如果没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基本上没有发展的优势可言。因此,在选择过程中也要三思。

0 阅读: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