笱信不继,盟无益也——桓公十二年

东阁读史书 2023-03-11 15:11:12

【经】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公会宋公于虚。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郑厉公在宋国人的支持下即位,自然要投桃报李,在即位后按照宋国的要求,多次给宋国送去了财物。

可惜,宋国的胃口太大,不断加码,终于把郑厉公给惹毛了,两国的盟约破裂。

这里要提一下宋庄公这个人,要知道在前面的华督之乱中,郑庄公可是帮过他的,如今他不但插手郑国昭公、厉公之争,而且贪得无厌的向郑国索要财物,德行实在不怎么样。

前面,鲁桓公因为在援助齐国一事上差点和郑昭公打起来,如今换上厉公,迫切想和郑国改善关系,于是出头做和事佬,想要举办一场盟会,让郑、宋和好。

当然,这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齐国当年就是靠这一手逐渐坐上了今天的位置。

但是,天不遂人愿,尽管鲁桓公先后在句渎、虚地、龟地三次会见宋庄公,但宋庄公的态度始终反反复复。

鲁桓公一气之下,和郑厉公仔武父结盟,盟约后便带军队进攻宋国。

不说以前宋、鲁一直联姻,算是传统盟友,就在郑厉公在即位前,也是和宋国有过盟约的,然而如今还是说翻脸就翻脸,可见盟约这东西到了春秋诸侯这里,已经变得一文不值。

《左传》评论说“笱信不继,猛无益也”,意思是说:如果已在不讲信用,结盟毫无意义。

楚国在继续扩张,这次进攻的国家叫做绞,

楚国人驻扎在绞的南门,采用屈瑕的建议,没有派兵护卫到附近砍柴的后勤人员。绞国人趁机从北门出来俘虏了三十多个砍柴人。

于是,第二天,绞国的军队纷纷出城,赶着楚军派出的砍柴部队近了山里。于是,楚国人派兵守住北门,断了绞人的后路,又在山中设伏,大败绞人。最后,绞人,无奈和楚人订立了城下之盟,楚国人才退兵回国。

莫敖屈瑕

楚国人在讨伐绞国时,有一支部队度过了彭水。附近的罗国人想要偷袭这支楚军,三次派人偷偷清点了楚军的人数。

这个举动为第二年(桓公十三年)楚国人的伐罗战争埋下了伏笔。

0 阅读:6

东阁读史书

简介:读史书,看故事,人生不过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