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太“忙”,成了“盲”道

齐鲁晚报 2024-05-19 09:20:23

记者 李静 见习记者 郭辰昊 济南报道

像全国1700多万盲人一样,36岁的焦玉桥不敢独自出门。他们走在盲道上,意味着会遇到更多的障碍。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记者实探发现,日常生活中,盲道被占、被损坏问题普遍,给视力障碍残疾人出行带来不便。盲道让“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敢一个人出门

每天早上,父母开着车送焦玉桥到济南市按摩医院上班。下车后,他凭借经验,慢慢走进医院。

焦玉桥今年36岁,按摩工作让他在失明的世界找到一份价值感。无奈的是,上班路是他最大的难题。

焦玉桥从小在潍坊长大,上五年级时,因为玩鞭炮,不小心炸伤了眼睛。“当时治不了,从那以后,我就完全看不见了。”

后来,他转到盲校读书。一个视力障碍的学生可选择的出路有限,在针灸推拿和音乐表演之间,焦玉桥选择了前者。“我希望有一技之长,给家人和社会减轻一些负担。”虽然一路上磕磕绊绊,但他一直在前行。

2019年硕士毕业后,焦玉桥到了济南市按摩医院工作。刚开始,他和同事合租,平时同事会带他一起上下班。除了到医院,焦玉桥平时不再出门,生活用品全在网上采购。今年,父母退休后到了济南,每天接送他上下班。

“我不敢一个人出门,外面的路走不了。”焦玉桥说,“一是,盲道连续性差,突然断开或者中间有破损的地方没有及时修缮。二是,障碍物太多,盲道被车辆占用。”

医院对面的盲道

从家到医院有三四公里路,他曾尝试过自己一个人上班。“原本走在盲道上会安心一些,因为盲道会指引方向。但是盲道上障碍太多,根本不敢走。”他还发现,医院门口右侧没有规划盲道,而医院对面的盲道“九曲十八弯”。

盲道成了“忙道”

近日,记者在城市主干道、商超、景区、地铁出站口等多地探访发现,一些盲道成为停车点,盲道被占现象严重,这给视力障碍残疾人出行带来很多不便。

在泺源大街辅路泉城广场门口一带,尽管已经规划了自行车停放区,但盲道还是被车辆占用。

在泉城路上,盲道被下水井盖、圆形石头路桩、服务亭等设施占用,导致盲道被阻断或弯曲改道。

在历山路地铁口等多个地铁出站口,盲道长期被车辆占据,几乎完全被车辆隔在内侧,无法通行。

此外,记者发现,盲道还有损坏情况。更严重的问题是,很多路口没有衔接盲道,交通信号灯也没有盲人提示音。

地铁口的盲道被车辆占据

被路桩“截断”的盲道

有市民表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盲道对盲人的重要性,常常随意占用盲道。

据悉,常见的盲道颜色多为中黄色,分为行进盲道和提示盲道。行进盲道是表面呈条形,使视觉障碍者通过脚感和盲杖的触感的指引,向正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提示盲道是表面呈圆点形状具有提醒作用的盲道。

盲道需要安全警示和提示处的地方应设置提示,其长度应与需安全警示和提示的范围相对应。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转弯处,应设置提示盲道,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m,且不应小于行进盲道的宽度。

盲道如何规范

盲道,是指引盲人出行的“眼睛”。如何让残障人士敢于出门,无碍通行?

其实关于盲道规划、建设和监管,早有条例可循。2019年,《山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办法》施行。其中提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侵占盲道、无障碍卫生间、垂直电梯、轮椅通道等无障碍设施,或者改变其用途。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明确,新建、改建、扩建和具备改造条件的城市主干路、主要商业区和大型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下通道,应当按照无障碍设施工程建设标准,建设或者改造无障碍设施。城市主干路、主要商业区等无障碍需求比较集中的区域的人行道,应当按照标准设置盲道;城市中心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和集中就读学校周边的人行横道的交通信号设施,应当按照标准安装过街音响提示装置。

和焦玉桥有一样想法的盲人不在少数,他们害怕路上的障碍,不敢出门。焦玉桥希望,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让盲道更通畅。“如果盲道无障碍,我也想出门。”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