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收益让群众满意!曹妃甸多措并举促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视角在线 2024-05-20 08:46:06

近年来,曹妃甸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全面实施《教育振兴五年行动计划》,切实打好组合拳,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全区高中高质量发展。通过努力,曹妃甸高中教育整体水平持续向好,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的京津教育资源,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年提高。

  ——坚持五育融合,提升办学质量,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品牌

探索五育融合实践路径。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五育”融合,既要做好引导与教育青少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这篇大文章,又要加快建立健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上下真功夫、实功夫,使广大青少年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敢担当的一代新人。

  规范高中招生秩序。公办普通高中原则上实行属地招生。将民办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纳入区教育体育局统一管理。认真落实《唐山市关于外地民办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办法》,坚决抵制和查处市外民办学校在曹妃甸违规招生行为。优化招生方案,防止优质生源外流。

创新优质生源培养机制。探索建立高中优秀生源培养机制,研究制定高中选拔和培养优秀生源招生办法,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留在曹妃甸就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定期组织初中学生到区第一中学、景山曹妃甸分校实地体验,观摩课堂教学、日常生活,增加初中学生对学校的了解。组织高中优秀教师到初中举行各类专题讲座,全方位宣传办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增强学校吸引力。

——强化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全力构建教学工作新生态

配齐配足教研力量。2021年,中学教研室进行机构改革,初中教研室与高中教研室分设,曹妃甸一中10位骨干教师、教研组被聘为曹妃甸区第一批高中教研员。高中教研室成立后,教研室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一方面要求不断加强教研员自身学习,提高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全面开展教研室工作,通过组织开展高三教师备考培训、高一年级新教材培训、下校指导等系列活动,为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作出重要贡献。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曹妃甸积极扶持区第一中学和景山曹妃甸分校,致力于构建曹妃甸教育品牌。同时,努力将区第三完全中学打造为独具特色的优质高中,并推动区第一中学、第三完全中学、景山曹妃甸分校等公办学校跻身全市名校行列。

不断加强优生培养工作。把优生培养列为重中之重工作,做好优生培养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制定优生培养方案,打通优生培养的纵向衔接,探索建立有利于优生培养的教学、管理、评价、保障机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全面助力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发展

曹妃甸区委、区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将教育行业摆在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位置,积极为教育部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提供坚定支持。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变化,及时对教职工编制进行动态调整,满足高中选课走班教学需要。教师招聘要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准的招录计划内制定工作方案,重点引进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和国家重点大学、省重点师范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确保每年足额补充一线教师。

近几年,在上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曹妃甸事业编制教师招聘力度空前,招聘教师优先满足高中教师需求,保证高中教学对师资的需求。截至目前,曹妃甸公办高中教师共计384人,充足的师资队伍满足了曹妃甸高中教育教学的需求,保证曹妃甸高中教学水平逐步提升,渐渐进入唐山市高考第一方阵。教师队伍主体处于“熟练期”“经验层”。其明显优势是学历水平高,专业基础扎实,有一定经验累积,对各个教学环节比较熟练。更主要的是占主体地位的30-40岁教师群体,正处于精力最旺盛,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强的阶段。如果善加引导,将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持续加大投入,坚持多措并举,全力推进高中教育改善办学条件

严格落实高中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财政拨款标准,保障学校各项业务活动的正常实施。区财政每年额外安排公用缺口专项预算资金,用于区一中、三中、景山分校补充公用经费不足问题及改善学校办学条件。2021年-2023年,区政府、区财政共计投入高中教育经费逐年增加,在区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人员经费、专项经费、公用经费都大幅度提升,保障了曹妃甸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发展规划,为推动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工作之基

提前谋划,新建十二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曹妃甸新城产业加速聚集,人口快速增长,住户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为应对社会发展趋势,曹妃甸于2022年开始谋划建设新城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8.9亿元的曹妃甸国开实验学校新校址将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其中设计高中部16轨48班。投入使用后,计划将曹妃甸部分高中部迁入该校,既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又能解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张问题。

统筹发展,规划注重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曹妃甸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高中教育的布局和规模。加强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衔接,形成教育体系的整体优势,注重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按每10万—15万人口设置1所普通高中,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计划,重点加强县域普通高中建设。

多措并举推动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序引导初中毕业生到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就读,总体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学籍转换,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公民办结构,扶持优质民办高中学校发展。探索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初中毕业未升学学生和从业人员完成高中阶段教育。

文章来源:

0 阅读:2

视角在线

简介:独特的新闻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