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以技术助力防灾减灾成效斐然

新黄河 2024-05-13 15:10:50

5月11日,在青岛举行的 2024“防灾减灾:从基层做起”论坛暨青岛市应急管理协会二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记者现场见证了海信网络科技公司数字政府事业本部总经理盖健发表的精彩主题演讲。

据悉,海信积极投身于新型智慧应急体系的构建,且已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震灾害、浒苔灾害等多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智能预测灾情发展,并自动生成科学合理的处置方案。

在防汛抗旱场景中,通过应用大模型技术,汛前可依据雨情、风情信息精准预测积水风险点位及积水等级;汛中能自动生成应急预案结果,同时在地图上呈现推荐路径及路况信息;汛后还可利用语音智能调取处置各环节过程记录,便于复盘和问题溯源,事件发现和处置效率均大幅提高 30%。

面对夏季浒苔灾害,海信研发的监测预警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事前结合遥感识别的浒苔图斑与风场、海温等要素,实现对浒苔生长与漂浮范围的精准预测。事中依据预测结果进行打捞布防,并利用视频智能感知及时派发事件,保障打捞船只作业安全。事后通过最新遥感监测数据、预测数据和海上气象数据,全面研判浒苔整体态势。

在森林防火场景中,可快速构建火灾蔓延模型,预测火线长度和蔓延面积,预测准确率高达 85%以上。地震灾害场景中,50秒即可自动生成烈度速报图,10分钟内提供人机交互地震烈度速度图,为快速抢修提供有力参考。而在综合指挥场景中,海信已成功落地100余个指挥中心建设案例,在青岛打造了市-区-街道三级协同、建管服一体的应急指挥中心。

盖健指出,在数据方面,基于与60余个应急联动部门的对接经验,海信提供5类不同的数据采集方式,创新支持自动化采集,还制定了详尽的数据标准以满足共享共用需求。在业务模型方面,提供风险识别、监测预警、趋势研判、总结评估等 4 大类50余种算法模型,有力推动应急管理智慧化。在去年某市夏季防汛期间,基于海信的预警模型,原本需要 30 分钟生成的预案,现在仅需3分钟,实战效果处于领先地位。在辅助决策方面,海信自研了行业首个“省-市-区”三级一体的应急领导驾驶舱,让预测更准、预警更快、预案更实,辅助决策更高效精准。

近年来,海信在智慧应急领域不断积累沉淀,牵头成立了国内首家“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创新空间”、全国首个“智慧云脑制造业创新中心”,主导了“国家综合应急通信终端研发与产业化科技项目”,已为30余个省市提供智慧应急产品和解决方案,赢得了客户的充分信任与支持。

校对:高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