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接见代表,开国上将边鼓掌边后退,毛主席拉住他:到我这来

历史门前小个子 2023-12-05 12:52:59

1968年2月10日下午,北京工人体育馆座无虚席,一片热闹场景,来这里的人,都是我军几个大兵种的代表,此次前来,他们是要接受毛主席的接见。

不大一会儿,毛主席与其他中央领导走了过来,原本肃静的人群此时忽然爆发出了强烈的呼喊声,毛主席笑着与众人打招呼,各大兵种的负责人看到这一幕,纷纷鼓起掌来。

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工程兵司令员的陈士榘边鼓掌边后退,突然毛主席停住了脚步,趋步上前,一把拉住陈士榘:“到我这里来。”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我军所领导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井冈山,就是那星星之火。

也正是由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得全国各地的领导同志认识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路是正确的,所以,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譬如鄂豫皖,湘赣等。

井冈山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意义非常重大,影响也深远,而陈士榘能够成为井冈山的“山大王”,可见其能力之强,以及他与毛主席关系的亲密。

1909年,陈士榘出生在湖北武昌的一个普通家庭,少年时期,由于家贫,他早早就当上了童工,在杂货铺当学徒。

当学徒的日子,是相当苦闷且麻木的,整天做的是最累的活,吃的却是残羹剩饭,日复一日的压迫,让陈士榘迫切的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大革命运动兴起后,全国一片热闹的汪洋,很多底层老百姓都投身其中,陈士榘也不例外,他在家乡参加了农民协会,接着,由于他的表现优秀,他被推荐前往军事训练班学习。

毕业后,陈士榘被安排来到警卫团,成为了一名普通士兵,这个警卫团可不简单,其团长是卢德铭,而其他的干部,也都是共产党员,也就是说,陈士榘所在的警卫团,其实就是我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1927年大革命失败,卢德铭带着警卫团就要去参加南昌起义,但是走到修水,上级告诉他们南昌起义队伍已经撤走,要他们返回湖南,准备参加毛委员领导的秋收起义。

卢德铭不敢耽误,带着警卫团就重新返回了湖南,静候毛委员的到来。

秋收起义时,陈士榘还是一名普通士兵,但是在起义后,部队前往井冈山时,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这一切,都源于他的一个贵人,这位贵人,就是毛主席。

起义部队前往井冈山时,很多人由于路途遥远,天气炎热等原因离开队伍,陈士榘却是信仰坚定,无论如何都要革命下去。

部队来到永新三湾时,毛主席决定对部队改编,建设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随即,他将全师缩减为了一个团,下辖七个连,这些人就是我军最早的“精华”和骨干。

“三湾改编”后,毛主席决定发展一批优秀的士兵入党,陈士榘被选中,成为了六人中的一个,在毛主席的主持下,陈士榘光荣入党。

入党以后,陈士榘对革命更加上心,后来部队打下了茶陵,组建了工农兵政府,毛主席再次点名,要陈士榘作为士兵代表,成为县政府的一员。

一天,毛主席来视察茶陵,见到了陈士榘,打趣道:“陈士榘啊,你也当上了县太爷,是个山大王哩。”

陈士榘憨憨笑着:“毛委员,国民党不是正在骂我们是“匪”吗?我们为什么还要称“山大王”呢?”

毛主席耐心解释道:“我们这个“山大王”,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打家劫舍的“山大王”,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山大王”嘛......”

对于毛主席的解释,当年18岁的陈士榘一知半解,但是他知道,跟着毛主席走,总不会错。

在井冈山,陈士榘接连受到毛主席的信任和器重,最高成为了军级干部,可谓是“红军骁将”。

抗战时期,陈士榘不幸负伤,毛主席担心至极,亲自派江青送来慰问信和200元钱,信的内容文字虽然不多,但是毛主席的殷殷关心,让陈士榘感动至极。

后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陈士榘更是参与指挥了多场重大战役,甚至在淮海战役后期,都是由陈士榘指挥的华野,那个时候,陈士榘可谓是大出风头。

1973年,毛主席在与其他领导讨论军队领导班子时,回忆起往事,笑着对陈士榘说:“陈士榘,你出尽了风头,华东的几个大仗,打得都不错嘛。”

建国后,陈士榘作为工程兵司令员,又投身到了我国导弹,原子弹实验发射基地的建设中,最终,我国导弹研制成功,原子弹爆炸成功,功劳最大的,当然是那些科学家,但是陈士榘他们那些工程兵的功劳,却不容忽视。

1965年的新春联欢会上,毛主席拉着陈士榘和时任国防科委主任的张爱萍说到:“你们做窝,他们下单,我们中国人民说话开始算数了......”

尽管陈士榘深受毛主席的信任,但是到了特殊时期,他依然受到了冲击,毛主席得知后,心里有了想法。

1968年,毛主席在北京工人体育馆接见兵种代表时,看到了陈士榘,当即将陈士榘拉到了自己与林彪的中间。

在场的摄影记者们看到这一幕,纷纷举起手中的相机拍摄。

第二天,当这张照片问世后,陈士榘的环境好了很多,大家都明白,毛主席的态度是要保陈士榘的。

就这样,陈士榘之后,再也没有受过冲击,反而是继续被委以重任。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作为军委领导,陈士榘来到后,毛主席笑着对他说:“陈士榘同志,要说党内有山头的话,我们还是一个山头的哩,都是井冈山的嘛。”

听到这句话,陈士榘热泪盈眶。

毛主席接着问:“当年上山的人还有多少?”

陈士榘:“大概还有二十多人吧。”

毛主席听后感慨地说:“我们这些人能活到现在真不容易。”

陈士榘:“主席,都是托您的福啊。”

这次谈话,是陈士榘与毛主席人生中最后一次,1976年毛主席去世,陈士榘泪如雨下,非常悲痛。

1995年,陈士榘病重,临终前,他的妻子问他最爱谁?他说:“毛泽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穿过历史的尘埃,留给陈士榘的,是对领袖毛主席至死不渝的拥护与爱戴,让人敬佩!

41 阅读:4660
评论列表

历史门前小个子

简介:关注军事和历史,百家荟萃,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