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很努力,为什么总比别人差?
语文韩梅梅
2024-03-29 00:23:57
为什么有很多同学付出了很多努力,成绩却平平无奇呢?
他们上课学、下课学、熬夜学,成绩做的漂漂亮亮,但是成绩却总是不理想。如果同学们都出现了这种现象,那么多半是陷入了“假努力”的怪圈。
“假努力”是看似学习很努力,其实功夫完全没有用到刀刃上,看似在努力,实际毫无效果,最后也只是在浪费时间。
那么,怎样做才能突破“假努力”,实现“真勤奋”呢?
一、上课注意听讲,不做无效笔记
认真听讲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陷入“假努力”怪圈的同学普遍有一种现象——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在底下记笔记,恨不得把老师所讲的每一个字都记到笔记本上,实际上这完全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
出现这种情况,要合理分配做笔记和听课的时间,老师讲重点的时候,先听,然后简单记笔记,下课后进行补充,进行第二次巩固,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下花很多的时间进行笔记的誊写
很多同学觉得上课记的笔记不够完美,下课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誊抄,用各色颜色的笔把笔记做得漂漂亮亮的,但是只是整理而已,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脑图,这样的笔记看似认真,实则浪费了时间,效果也不好。
笔记不必那么完美,记到本上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到自己的心里。
三、远离“无反馈”学习,建立学习闭环
有的同学认为,学习就是输入和练习,他们机械地重复一成不变的学习行为,却不关心自己到底学到多少、学得怎样。例如:有的同学一味地刷题,却从来不整理错题本;有的同学复习就是看书,以为看过了就记住了。这样的学习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因为长时间得不到反馈而丧失继续学习的动力。实际上,能否有及时、持续的正向反馈,正是产生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
四、走出舒适区,寻求学习突破
还有一种“假努力”的现象就是疯狂刷题,但只刷简单的和自己会的题,甚至只学自己学得懂的科目,在熟悉而安全的领域里全情投入,拒绝挑战。
想要有所进步,需时不时地进行一些有挑战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虽有困难但完成的可能性比较大,更有机会得到成就感。
其实,做不会的题要比做会的题,高效得多,那么请走出舒适圈,寻求学些的突破。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