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德国总理朔尔茨(社民党)此行标志着德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最近,一切都是为了

在德国的老中 2024-04-15 13:02:23

不排除德国总理朔尔茨(社民党)此行标志着德国对华政策的转折点。最近,一切都是为了减少依赖性和风险——关键词是去风险。联邦政府采取了中国战略,因此与布鲁塞尔保持一致。这段旅程看起来不再是去风险化的旅程。相反:他正在以前任安格拉·默克尔(基民盟)的政策为基础,寻求市场准入和秩序。半周,由三位部长同行——感觉几乎就像是政府磋商。

最重要的是,此次中国之行还有一个商业代表团。经理人对减少依赖性不感兴趣。汽车供应商博世正在增加其在中国的销售份额。朔尔茨总理对此表示欢迎,并参观了重庆的工厂。梅赛德斯CEO康林松表示,降低风险意味着在中国采取更多行动。他没有因此受到批评,因为他也是代表团的一员。朔尔茨是“务实的”;中国官方媒体还注意到,他本周开设了一个Tiktok账户。与此同时,布鲁塞尔对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公司提起诉讼。

这表明欧洲找不到一条一致的路线。只有这样,它才能赢得中国的让步。中国需要欧洲摆脱其产品——美国越封锁其市场,就越需要这样做。团结的布鲁塞尔将处于有利地位,能够推动北京在中国创造公平的条件或在欧洲创造就业机会。但如果欧盟没有统一的路线,中国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欧洲获得廉价商品,中国获得就业机会、税收和技术知识。朔尔茨让北京变得轻松。

压力总是有的。中国许多地方政府负债过度;下一家评级机构惠誉刚刚下调了对中国公共财政的展望。国有企业缺乏销售市场,各省份就缺乏收入。欧洲在技术上的贡献也比想象的要多:但如果没有美国,阿斯曼的芯片机器就很难成为地缘政治杠杆。

对北京报复的恐惧是不必要的。(。。。)北京需要逆势加大投资的外国投资者,尤其是德国投资者。

有效的中国战略必须是欧洲式的,并需要改变企业的计算。与中国的贸易必须变得更加昂贵,而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则必须变得更加便宜。到目前为止,联邦政府几乎没有做到这一点。大众汽车在中国销售了五分之二的汽车。与中国的世界市场份额相比,这个绝对数字很大。供应商和化工巨头的情况类似。

抱怨和指责北京的产业政策是没有什么用的。中国也只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能源、土地、官僚机构、基础设施和不断增加的人员等硬因素在中国更好。该国在发展新产业方面非常成功,以至于产能过剩。中国需要二十年的耐心才能成为电动汽车强国。欧洲现在发现这不公平。从长远来看,没有人能阻止欧洲增强其竞争力——除了欧洲本身之外,没有什么比它自身的实力更能降低风险了。

相反,反华情绪正在蔓延,这种情绪早已太过分了。研究部长贝蒂娜·斯塔克-瓦辛格(自民党)警告说:“每一位中国研究人员的背后都有党的影子。” 想象一下,如果它让非洲人而不是中国人受到普遍怀疑。仅仅因为你不了解中国内部的多样性,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否认这14亿人民的个性并将他们视为一个群体。

绝大多数中国人与(。。。)毫无关系,日常生活出奇地正常。与中国寻求交流并不能减少依赖,但确实有助于疫情后的相互理解。朔尔茨在此次旅行中明确表示,尽管局势紧张,但这种交流是必要的。

0 阅读:396
在德国的老中

在德国的老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