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法兰克福汇报》
正如跨大西洋的嘲笑者所说,德国的繁荣最终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美国的免费国防以及德国关键工业向中国的昂贵出口。
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不再可用,德国政府目前就国防预算争论不休,以至于联盟破裂。至少在过渡阶段,剩下的就是中国销售市场。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还前往北京、上海和重庆,以确保这里没有任何火灾,至少暂时如此。
因为与与中国脱钩带来的危险相比,从纯粹的经济角度来看,另外两个问题仍然显得无害。如果到了紧要关头,军备资金会以某种方式找到;预算缺口不到年度经济产出的百分之一。俄罗斯是一个传统的原材料经济体,人口不断减少,创新潜力不大,无论是作为销售市场还是作为供应来源,都不是很重要——除了石油和天然气,这两种全球可用的物质运输是一个问题。德国经济以相对稳定的方式度过了普京的能源问题——这起初令人惊讶,但现在却引发了对增长乏力的抱怨。
在中国,这不仅仅是德国的出口问题,即使领先的汽车和化工公司在过去十年中很大一部分利润来自中国。此外,这不仅仅是关键原材料或战略产品无法轻易替代,特别是在微电子领域。它还涉及绝大多数进口产品,从廉价玩具到工业中间产品。
今天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即在当前的全球政治危机之前,就已经在小范围内偶尔指出过此类危险。除了德国国内缺乏工人之外,世界其他地区人民的日益繁荣(他们不会永远为低工资工作)将导致老工业国家的购买力下降——尽管是渐进的、但过程很明显。
乌克兰战争爆发后不久,2022年夏天,慕尼黑Ifo研究所得出了一个看似无害的数字:如果“欧盟单方面脱钩”,德国经济产出只会萎缩0.52%。然而,这仅仅意味着关税或法规等贸易壁垒的设立,绝不意味着经济关系的停止。然而,将生产迁回德国将使德国损失约百分之十的经济实力。如果替换工厂位于其他欧盟国家、土耳其或北非,则仍为4.2%。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最近预测,如果贸易完全停止,经济将下降5%。这与2008年银行业崩溃后德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崩溃大致相同。然而,许多人怀疑该国能否像雷曼兄弟破产的后果一样快地摆脱危机。
因此,所有德国政府政客都反对在没有外部胁迫的情况下“脱钩”。相反,他们主张“去风险”,即主动避免过度依赖关键产品,如稀有原材料、微芯片或疫情期间的外科口罩。这还包括贸易伙伴、生产地点和供应来源的多元化。中国是“伙伴、竞争者、竞争对手”;政府去年批准了一份名为“中国战略”的文件时至少能够就这一模式达成一致。在谈话中,政府官员的说法比较随意。然后,他们经常逃避与北京的关系“极其复杂和多面”的说法,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明白“极其复杂”这个词的深层含义。
尤其是社民党和绿党对于中国战略中使用的词汇的理解截然不同。问题是伙伴关系在哪里结束,竞争从哪里开始,期望的风险降低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或者什么已经被理解为不受欢迎的脱钩。如果发生危机,欧洲是否有足够的微芯片和口罩?或者说,如果对华贸易冻结导致当地经济陷入困境,我们真的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吗?
德国总理的立场很明确。 “我们不想减少与中国的贸易,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贸易,同时考虑到去风险和多元化,” 因此,朔尔茨认为,一方面与商业代表团进行友好的工厂访问,另一方面批评中国支持普京在乌克兰的侵略战争,这两者并不矛盾。后者很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功。北京对核升级的警告并不能掩盖这样一个事实。朔尔茨更感兴趣的是以温和的方式向南半球国家推广西方。
绿党有不同的概念。这是副总理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和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在少数几个问题上达成一致的问题之一,更重要的是:党内下一任总理候选人的竞争似乎促使他们两人的呼声比他们已经做的更大。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对外和对外贸易政策。直到朔尔茨两次访问北京之后,哈贝克才在六月份作为经济部长首次访华,而且他的语气可能不会那么乐观。他的官员最近试图确定中国对德国经济可能构成的风险,但受影响的公司对此反应谨慎。他负责贸易问题的国务秘书弗兰齐斯卡·布兰特纳(Franziska Brantner)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替代原材料来源,但这绝非易事。
毕竟:根据Ifo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去年依赖中国初级产品的德国企业比例下降至37%;而在乌克兰战争之前,这一比例为46%。然而,未来希望进一步减少进口的企业比例实际上已经下降。而因能源危机而在德国不再生产部分初级产品的化学工业甚至加大了对进口的依赖。
最终,问题仍然是德国在经济上实际上应该更担心什么:中国过于强大还是衰弱。这个国家乐观的经济精神一直受到德国当地政客的钦佩,就连前总理默克尔也从道德政治入手,警告欧洲人如果想与中国竞争就必须更加努力。完全脱钩的后果可能只有到了时机成熟时才能由企业和政府来应对。
用户74xxx95
德国本来军事上就阉割了,本来在默大妈带领下几乎经济要领导欧盟了,结果出了一些猪队友,放弃核电,纵容乌克兰挑事,旁观搅屎棍搅和,炸了北溪,交恶了俄罗斯。德国也就那么回事了,短时间再无可能与强国对话可能
用户16xxx12 回复 04-16 12:25
所以马克龙跳出来,想领导欧洲,如果其主导和谈,还真有可能,但是和俄罗斯对抗,结果大家看到了
成功情商 不败智商 回复 04-21 08:17
德国改启用煤发电和核电站。多大点事。又不是非天然气不可。卖气的卖不动了。
klaock
拿起筷子吃饭,吃完砸锅骂娘[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又想赚中国人钱,又想骂中国娘,德国佬快活日子过舒服了,不知道世道的险恶[开怀大笑][开怀大笑][开怀大笑]
用户14xxx30
美国的免费国防是要笑死人吗?德国每年给美国驻军交多少钱知道吗?德国自己每年也6-700亿欧元的军费,免费从何而来?
铁血青蛙
就算你打算和中国脱钩,我们拦不住,看看到底谁能自己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
山民
因为一二战影响,德国在海外的利益只剩下贸易了,所以它是一个更需要全球化的国家,现在全球化的代表是中国。
用户10xxx93
就算没有美国的国防,其他国家也不会主动招惹德国。德国目前以及长期最缺的就是廉价能源。降低初级产品进口,德国有点本末倒置了,进口原材料及初级产品,出口高附加商品及服务才是成熟国家应有的体现。
林天 回复 04-16 11:38
新能源太阳能电动车被中国碾压。德国损失很大的。电动车和汽油车并不兼容是互相排斥的
Sam 回复 林天 04-16 13:19
是车都相互排斥,买一辆中国车就会少买一辆德国车
Goalsj
你用的什么垃圾翻译软件?狗屁不通!
李勇
中国也要做好和西方完全脱钩的预案,因为西方早有此打算,别等到那一天和美国因为南海或者台湾打起来以后像俄罗斯一样被西方把资产都没收了。
歪理鞋说
免费的国防让其付出永世不得超生的代价,好比一个老实人,心里空有善良,却妄图其它人和他一样
星屑的记忆
德国从二战的废墟中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经济体时,中国连温饱都还没解决呢?所以为啥会有离开中国,德国就过不下去这种愚蠢的想法。德国的成套设备,精密机床,豪华汽车那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并不缺人要。
用户33xxx58
德国可以去开发印度市场,他们马上就是人口第一大国了[滑稽笑]
海纳百川
德国在中国身上赚大钱的时间不多了
顺其自然
下降0.53% 这数据怎么得出来的
秦北汉
中国14亿人,火灾按比例已经比较少了,西方媒体别盯着重庆偶发的火灾了,难道欧美国家及德国火灾还少吗?!!现在欧美日等媒体都是阴阳怪气的腔调,喜欢滤镜和言语夹带私货、带节奏!怪不得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在更多的中国年轻人出国一看,越来越瞧不起欧美日这些挂着发达国家的牌子的发展中国家了,欧美日现在很多方面甚至还不如中国。现在的欧美日就像晚年的大清,而现在的中国却像一百年前不断开放、创新变革的美国。
XJ
实际就是德国我可以当婊子你们不能限制我。
风风风
没了毛子的天然气欧洲人不是都冻死了么
Magic Yang 回复 04-17 17:16
人家是工业4.0,德意志是工业0.4,剩下3.6都跑别人家去了[捂脸哭][捂脸哭][捂脸哭]
风风风 回复 04-16 14:52
得了吧欧洲比山东还穷?笑死[笑着哭]
长空牧云
算了吧,乔布斯库克天天往中国跑,结果苹果去中国化也是最彻底的。[doge]
迎风沙
美国的免费国防?是怎样的玩意说出这样的话?
明德自在
资敌纳粹德国汉奸多